就在张爱玲在欧洲的谈判显得十分顺利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两广地区,张人骏正面临着一场截然不同行动。他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焦虑和决心。时间紧迫,距离一战仅剩不到两年,这对他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不能迅速采取行动,他将失去在这场全球性战争中的机会。
因此,张人骏必须尽快筹集足够的资金,以此来建造更多的军工厂,以便在未来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于是,他开始派人四处奔走,与银行家、商人和一些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旗下的军阀进行密切的交涉,用各种方式借款。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些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火器上,例如老旧的滑膛枪、火绳枪、三眼铳和鸟枪。这些曾经驰骋沙场的武器,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显得有些过时。然而,对于国内的一些军阀来说,这些武器却像黄金一样宝贵。
这些军阀虽然掌握着一定的兵力,但他们的武器装备却远远落后于时代。他们的士兵手中大多只有传统的刀剑和红缨枪等冷兵器。面对张人骏出售的这批火器,他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迫切的需求。他们需要这些武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他们对这些过时的火器展现出了一种近乎争抢的态度,希望能够抢占先机,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随着这些过时火器的出售,一笔笔款项不断到位,一座座军工厂在两广地区拔地而起,烟囱耸立,机器轰鸣。这些工厂的建立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寻求生计。原本的荒地变成了热闹的城镇,人们开始过上安稳的生活。
然而,随着军工厂的兴起,也出现了一个现象——人口迁移。许多来自北方的居民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向南方,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摆脱贫困的生活。他们带着家人和行李,穿越山川河流,历经艰辛来到这里。这些移民们大多数都是农民或手工业者,他们来到南方后成为了工人,开始学习如何操作机器和制造军火。
而随着移民潮的到来,是大量的食物需求,这些勤劳的工人每日需要摄取大量的食物以维持体力。因此,两广地区的本土农民所种植的粮食以较高的价格售出,他们的收入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他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变得更加富足和舒适。
在解决了工业的问题的同时,张人骏也开始对其他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例如大规模的选拔和培养特务人员。这些特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情报收集能力,还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坚定的忠诚度。他们将被派往各地,执行不同的任务。
第一项便是审查和监督保安团的运作,确保他们不会变成新的军阀势力。
但只有监督是不够的,为了防止保安团演变成军阀,张人骏必须还要有其他的措施来从根本上预防军阀的产生,因此他实施了军官的年度轮换制度。这一制度规定每年都要对军官进行重新分配,使得每个军官都有机会到不同地区任职。这样一来,即使某个军官想要与当地势力勾结,也会因为频繁调动而难以得逞。
第二项便是监督各个官员。为了防止权力的腐败,张人骏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监督体系。
这套体系的核心,是对高级官员的全方位监控。随着官员等级的提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受到更加严格的审查,潜伏在他们身边的特务将会越来越多。特务们以各种身份潜伏在这些高官的周围,他们可能是仆人、书童,甚至是亲信。他们的存在,就像是一张无形的网,覆盖在官员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些特务的任务,是记录下官员的一言一行,从他们的谈话中寻找任何可能的贪腐迹象。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将立即上报给纪检部门。让纪检部门迅速行动,对涉嫌贪腐的官员进行调查和处理。一旦证据确凿,这些官员就会面临一场残酷的“清洗”——从肉体到精神都将被彻底抹去。不仅如此,他们的家人也无法逃脱这场风暴,他们所占据的职位将会迅速被新的人选取代。
这种铁血政策让那些心怀不轨、心术不正的官员们整天都提心吊胆,生活在恐惧之中,就像背上插着一根尖锐的芒刺一样,坐立难安。
但对于那些真心实意为百姓服务、以民为本的官员而言,这样的制度无疑成为他们最为坚实的依靠和保护。
尽管有人以个人自由和隐私权为由,对从政的束缚感到不满,因此拒绝担任公职,甚至出现无人做官的现象,但这样的情况真的会发生吗?张人骏对此并不感到担忧。毕竟,在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中,从来不乏那些对权力满怀渴望的双手,以及急切地想要踏入官场的脚步。
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中,总有人愿意为了那顶桂冠,接受所有的束缚和挑战。权力的诱惑,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那些渴望掌控和影响他人命运的人。他们愿意为了那一丝荣耀,放弃一部分自由,甚至牺牲一些隐私。所以无论不管出现什么理由,这项制度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