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北和谈的正式开始,历史的车轮似乎正在悄然转向。
在一间宽敞而庄严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三位重要人物齐聚一堂。他们分别是革命军的领袖黄兴、北洋新军的第一军军长冯国璋,以及张人骏。
张人骏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得意和挑衅:“冯将军,想不到吧,当初你意气风发地来,现在却灰头土脸地来谈和。”
冯国璋的老脸闪过一抹不自在的红晕,但很快,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他轻蔑地笑了笑,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屑:“胜败乃兵家常事,张人骏,你也别高兴得太早。现在,让我们来谈谈真正的条件。”
张人骏心中暗自冷笑,“真是个老狐狸,不过我有的是法子让你破防”,随后他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从公文包中抽出一份精心准备的文件。
他坐得笔直,声音清晰而坚定,开始宣读文件上的内容:“既然冯将军如此直截了当,我也就不拐弯抹角。我们的要求如下:”
“此次战争的所有损失由袁世凯方面所承担。”
“袁世凯的军队全权撤出武汉,由我方进行管理。”
“袁世凯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我方宣战。”
“应向我方赔款500万两银子。”
………
“第21点,任何从我方辖区出发的商队,在你们境内都应受到保护,不得受到任何土匪、民团以及地方保安团的袭击和劫持。”
洋洋洒洒,张人骏一直说到了21条,每一条都直指袁世凯方面的核心利益
冯国璋坐在那里,身体前倾,聚精会神地听着张人骏念出那些苛刻的条件。他的眉头逐渐皱起,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
随着每一个条件的念出,他心中的怒火便愈发旺盛,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
而当张人骏终于念完所有条件时,冯国璋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他突然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地盯着张人骏,破口大骂道:“张人骏,你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吗?要是真把这些条件全都接受下来,等袁大帅知道了这件事,别说是凌迟处死,我冯某还有什么活路可言?”
“你要是还想继续打下去,那就痛快点说出来,老子绝对不会退缩,大不了就陪着你们血战到底!让我接受这种条件,那还不如直接让我叛变算了!”
冯国璋毕竟在军政两界摸爬滚打多年,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儿。面对张人骏提出的条件,如果他胆敢全盘接受,那么不仅会丢尽脸面,恐怕连自己的政治前途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此事要是传到袁世凯耳中,他肯定也没有好果子吃。因此,对于这样的条件,冯国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
此时,张人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心想着“看看,这不就破防了吗”。
“冯将军,稍安勿躁。”张人骏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戏谑的意味。ot不过既然已经成为失败者,就应该坦然接受失败所带来的觉悟。ot
他稍微顿了一下,接着说:ot而且,这件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条件本身就是用来供双方商讨的筹码,而不是引发无休止争吵的导火索。不然,我们为什么要召开这个会议呢?难道只是为了比较谁的嗓门更大吗?ot
冯国璋听了张人骏的话,心中的不满之情更甚,忍不住发出一声冷哼。尽管他的情绪仍然十分激动,但至少暂时没有再爆发出来。
他不再理会张人骏,而是转身面向黄兴,语气严肃地问:ot黄兴,你们有什么条件?ot
黄兴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他紧握着手中的稿子,似乎把它当成了圣经一般。他抬起头来,开始郑重地宣读他们的条件。
“冯将军,我们南方的条件如下:首先,必须承认各起义省份的合法地位,这是我们继续和谈的基础。其次,任何形式的战端必须停止,国家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安宁。另外,对于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北洋政府必须负责他们的后续事宜,包括但不限于抚恤金和荣誉认可……。”
冯国璋听着黄兴的条件,他的眉头紧锁,尽管这些条件没有张人骏那么离谱,但也不是轻易能够答应的,每一条都是往他身上割肉啊。
“黄兴,你提出的条件我会认真考虑。”冯国璋选择了一个中立的态度,显示出他在这件事情上还需要仔细权衡一下。
随后,冯国璋正准备提出自己一方的条件:“好,接下来是我方的要求。首……。
就在这时,张人骏却突然打断了他,大声地喊道:“败者哪有资格提条件,还是请冯将军终止您的讲话,回到原来的地位上,继续我们的和谈吧。”张人骏摆出这副姿态,很明显就没把冯国璋的要求当回事儿。
这句话像一根刺一样扎进了冯国璋的心中,让他感到极度的愤怒和侮辱,猛地站起身来,双拳紧握,脸红脖子粗,仿佛随时都要冲上前去与张人骏扭打在一起。然而,多年的政治和军事生涯教会了他自制,在这种关键时刻,任何冲动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他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冷冷地回应道:“即使在战场上我方遭遇了挫折,但在谈判桌上,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我方的要求必须被听到。”
随后他扭过头自顾自的宣读道:“我方的要求很明确:首先,将我方的俘虏士兵以及段祺瑞将军交还给我们;其次,各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建国,我们仍是一国;……最后,各方的名义需要统一归到袁世凯大总统旗下。”
随着他话音刚落,现场立刻陷入一片激烈的讨论之中。南北和谈的前三天,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气氛紧张而又胶着。
特别是民国名义上的代表政府,各方代表们为了争夺这个名头,纷纷展开了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然而,张人骏对于这场名义之争似乎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其实,张人骏的心思远比这些表面的文章要深远得多。他之所以对这个名义上的政府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他早已得罪了大部分的外国势力。
就在他当上两广总督的这几年内,他不知道把多少外国佬抓进监狱。
这些个列强以前打仗赢了,得到了很多特权。他们以为靠着这些特权就能吓唬住张人骏,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横着走了,但他们大错特错了!
张人骏可不是吃素的,随着他对地方的控制程度逐渐加深,他渐渐地用各种手段,明里暗里地把这些特权给否绝了。
谁要是敢在明令禁止之后,还接着明目张胆的使用特权,那就视为挑战他的权威的人,对于这种不识时务的人,张人骏的态度是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抓去监狱。
而且在张人骏看来,那些被吹嘘得天花乱坠的所谓“特权”,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就如同一张毫无价值的废纸。他深知,手中掌握的枪支弹药以及民众的拥护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而在外国佬的眼中,张人骏绝对是个让人头疼的硬骨头。他们觉得此人极难驾驭,绝不可能成为那种任人揉捏、唯命是从的软弱角色,想用钱来让他成为买办资产阶级基本不可能。因此,即便是曾经与其关系最为紧密的德国,此刻也逐渐对其产生不满情绪。
张人骏又何尝不明白自己在国际上的尴尬处境呢?所以,此次会议中,他并未将过多精力放在争夺那徒有其名的位置上。相反,他更关注的是如何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非为了取悦洋人们而再次将这个世界的民国推回到曾经那宛如地狱般的黑暗时代。
对于那些只关注个人名利的政客们来说,这种务实的态度或许有些难以理解。但在张人骏心中,这才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想做的事情。
尽管张人骏对这次争夺并不感兴趣,但是他不介意在这场争夺中“拱火”,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毕竟,这两个争夺名义的势力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都没有什么道德底线,其中一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将国家的主权拱手让人,只为了换取一些金钱来满足他们的战争需求以及奢侈无度的生活。
而另一个人,则低声下气、奴颜婢膝地向外国势力谄媚讨好,只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丝一毫的赏赐。在张人骏眼中,这样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被称为领导者,而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或者败类。
随着这斗争不断的和谈的进行,局势出现了新的改变。
此时黄兴如同一只斗胜的公鸡,昂首挺胸地站在众人面前,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他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中华民国名义上代表政府的地位。然而,这份胜利的背后,却是沉甸甸的代价——汉阳的管理权。
张人骏站在不远处,一脸冷漠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祝贺的意味,反而充满了深深的轻蔑和嘲讽。此刻,他正注视着黄兴那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模样,心中对其行为嗤之以鼻。
黄兴似乎察觉到了张人骏的目光,他缓缓转过身,直面张人骏,嘴角挂着一丝挑衅的笑容,说道:ot张大人,看来这次是我赢了。我成功拿到了民国的名义,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啊。ot他特意强调了最后几个字,语气中透露出得意之情。
张人骏闻言,不禁冷笑一声,随后站起身来,步伐稳健地走向黄兴。当两人面对面时,张人骏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黄兴,脸上满是不屑之色,淡淡地说道:ot荣誉?我看这更像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吧!难道你真的认为凭借这个所谓的汉阳换来的名号,就能够指挥我和袁世凯那个老家伙吗?真是可笑至极!ot
黄兴听到这番话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满脸不悦地质问道:ot你这话是什么意思?ot显然,他对张人骏的态度感到非常不满。
然而,张人骏依然保持着冷漠的表情,平静地回答道:ot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这场所谓的胜利不过是一场权力的空壳游戏罢了。而你,却为此付出了实实在在的代价。ot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讥讽,仿佛在嘲笑黄兴的天真与幼稚。
黄兴被张人骏的话吓了一跳,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很快又恢复了自信:“时代已经改变了,张大人。如今,即使只是名义上的支持,也能带来真正的力量。”
张人骏嘴角的冷笑变得更加明显,他摇了摇头,眼中充满了不屑,仿佛看着一个幼稚无知的孩子:“黄兴,你错了。真正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于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声,而是来自于人心和枪杆子。”
黄兴被他那副高高在上、教训人的样子气得够呛,心中的怒火顿时爆发出来,直接开骂:“张人骏,你别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有种你自己去争取这样的荣誉,然后再以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跟我说话!”说完,黄兴便转过身,快速地离开了房间。
张人骏看着黄兴离去的背影,并没有阻止或回应他的辱骂。相反,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大声喊道:“黄兴,你等着瞧吧!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谁是真的是在裸泳而已。”
不久之后,远处传来了一道模糊不清的骂声。
“放你的狗屁!”
这道含糊不清的骂声立刻引起了和谈室内其他人的一阵哄笑。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使得整个场面显得有些滑稽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