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55章 拒绝前往

第55章 拒绝前往

    溥仪登基的消息像一阵旋风一样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这个消息让每个人都感到震撼和兴奋,但对于张人骏来说,却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多年来,张人骏一直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心头压着一座沉重的大山,那就是最高层政治斗争的阴影。如今,随着溥仪的登基,这座大山终于被移除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两广地区无可争议的霸主,可以毫无顾忌地施展自己的权力。

    不再担心被卷入那些激烈的争斗之中,也不必害怕因为政治立场而失去地位。现在,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再受到束缚。

    面对年幼的皇帝和相对弱势的载丰,张人骏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满足。因为这让他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话、决策,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管理两广地区。

    他站在书房的窗前,目光穿透重重宫墙,望向远方的京都。虽然心中很想见识一下皇帝的葬礼是怎么样举行的,但张人骏更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带领华夏民族崛起,是他不能放弃的使命。一旦离开,一方面这片他倾注心血的土地可能会陷入混乱,另一方面可能会卷入到更大的政治旋涡之中。

    于是,他拿起笔,沾满墨水,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了一份电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光绪皇帝的哀悼与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清朝深深的忧虑与关切。他写道:“惊闻先帝龙驭上宾,臣心如刀割。然地方事务繁忙,一时难以脱身,不能亲赴京都致哀,深感愧疚。在此,臣谨代表两广百姓,向京都方向遥寄哀思,愿先帝在天之灵安息。”

    “臣虽身在边陲,但心系京都。愿新君登基顺利,大清朝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电报已经发出,仅凭简短而庄重的文字完美地表达出了皇室的敬意和对两位大清帝国巨头逝世的哀悼。

    “总督大人,您的决定真的明智吗?”刚刚才入城的梁武站在他的身旁,低声问道。作为张人骏的心腹,梁武对于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支持,但这次,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张人骏转过身,面对梁武,眼中闪过一丝坚毅:“广州城刚刚经历了政变,京都方面也是混乱不堪。我若此时离开,只怕是一去不复返,恐怕会给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以可乘之机。”

    梁武点了点头,张人骏的担忧不无道理。广州城虽然在他的铁腕治理下逐渐恢复了秩序,但暗流涌动,各种势力仍旧在暗地里角逐,寻找着机会。

    可是,朝中的反应如何呢?梁武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张人骏已经明白了他的担忧所在。然而,张人骏只是微微一笑,似乎早有对策。

    他回到书房,立即开始撰写给朝中大臣们的信件。在信中,他详细而巧妙地编织了自己无法离开广州城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诸位同僚的深厚情谊和尊敬之意。写完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信件封装好,派人送往京城。

    然而,这仅仅是张人骏计划的第一步。紧接着,他根据实际情况,暗中派遣亲信前去贿赂不少关键人物。通过这种方式,他确保自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能够安心发展自己的势力。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的朝堂之上,收到张人骏信件的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那些收受贿赂的人自然对他的决定表示支持;但也有一些人暗自不满,认为他这是在推卸责任、逃避困难。

    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然而,张人骏并不在意这些议论,而且他也听不到啊。他心里明白,权力斗争这玩意儿,就像是打麻将,你得会算牌,还得会看人。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可不想去凑那个热闹,搞不好就成了别人的炮灰。

    他自嘲地想:“在这个大舞台上,我可不想成为那些装逼不成反被打脸的笑柄。”于是,他决定暂时收敛锋芒,退居幕后,静静地观察着朝堂上的风云变幻,等待着时机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