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宅子很大,却没有一个人。
而有人在此生活的痕迹,却无处不在。
顾娇想起大华寺养鬼的那个妖僧,道:“也许是这里的人,都被当作了养鬼用的食物,或是人傀的容器。”
虽说顾娇猜测这里也许跟惠文那个妖道有关系,但惠文并未在此留下什么痕迹。
她低头想了想,道:“该去问问城隍了。”
“咦,京城也有城隍的吗?”
宁宁觉得有些稀奇,问了一句。
不怪她问,前几回顾娇来京中,从未提起过城隍,宁宁还以为,京城中,是没有城隍的。
顾娇笑了笑,道:“应当是有的,不过以前顾冥在这里的时候,京中群魔乱舞,城隍大约是缺位的吧。”
城隍作为人间的神官,是需要人间的皇帝诏封的。自然有些城隍无需皇帝下旨,他们多是生前护卫了一方百姓的英雄名士,百姓们感恩,自发给这位英雄立上牌位,早晚三炷香的参拜祈福,时日久了,香火足了,他便也能成为一地的城隍,护卫当地百姓。
而京中的城隍,向来是由德高望重的名臣或是名人担任,必然是要皇帝下旨册封的。不过,先帝晚年时,由顾冥把持了京中神鬼之事,那时候即便有过城隍,大约也是被顾冥弄得不敢现身。
如今新帝登基已经十年,京中重现繁华光景,城隍,必然是有的。
“我还未去过城隍老爷那里呢!”
胡小郎君有些好奇,“不知道城隍老爷凶不凶。”
对鬼怪来说,城隍老爷是可怕的。
作为天庭放在人间的神官,他下可通达冥府,上可报奏天庭,一城的妖魔鬼怪,都在城隍的管辖范围之内,早年胡好好还是只小狐狸的时候,族中长辈就再三告诫她,不可作恶,不可伤人,因为作恶的妖怪,多数是要被城隍老爷抓走处置的。
顾娇看了胡小郎君一眼,道:“放心吧,不凶的。”
一个城隍罢了,一个千年大妖就能压得他抬不起头来,有什么凶不凶的。
不过,城隍的事姑且放一放,既然已经找到了宁宁,得先回皇城去,跟东仓君知会一声。
不然老头儿只怕几根白毛都能愁得掉光了。
三人离开那处古里古怪的大宅子,往皇城而去。
……
东仓君果然愁眉苦脸。
它甚至连马车都没有出,一个鼠蹲在黑漆漆的马车里头,车马处有不少小鼠儿来看它,它也提不起精神。
等到了下半夜,它才听到外头有小女孩的笑声。
是宁宁!
它忙从车帘下头探出头去看了看,果然就是!
因为白日里的惊险一幕还留在东仓君的脑海里,它不敢立刻就出去,等它看到顾娇跟胡小郎君的时候,才算彻底放心了!
“宁宁!”
东仓君哽咽了一下,说不出话来。
枉费它往日总觉得自己很疼宁宁,却把个假冒的货认作了小丫头,老头儿内疚得不得了,都不敢正眼看她。
宁宁见大老鼠目光闪烁,有些不敢看自己的样子,圆圆大眼滴溜一转,就明白了。
“东仓君,我回来了,你怎么不高兴?是不是因为我乱跑,让东仓君担心了?”
她凑过去,握住东仓君的两只前爪儿,摇了摇,带了几分撒娇道:“我不是故意的,下回不敢了,东仓君原谅我吧。”
“宁宁……”
老头儿被小丫头晃了好几下,忙道:“好孩子别晃悠了,头晕头晕。”
胡小郎君在旁边“噗呲”一声笑了出来,过去跟宁宁一块儿晃老头,道:“东仓君,都是我不好,我眼神不好,是我的错。”
老头儿终于被她们两个晃的头晕眼花,连连点头道:“好了好了。”
看东仓君终于笑了起来,宁宁也笑了,亲亲热热的拉住它,道:“累了一天了,我们先跟着娘子去吃点好的。”
建武帝早就吩咐人准备好了宫宴,准备给胡娘子和宁宁接风洗尘,因为要去见太后,胡好好也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两个小娘子拉着大老鼠,一路往太后的宫里去。
半途中,有不少宫女太监们都看到这一幕,无不惊讶万分。
但宫里头都是聪明人,谁也不敢多嘴,听说那位黑衣的顾娘子是神仙,那神仙身边有只比猫大的老鼠,又有什么稀奇的。
等到了蓬莱阁,萧太后看到胡好好跟宁宁,更是喜的合不上嘴。
胡好好嘴甜机灵,给太后行过礼,便拉着宁宁给太后凑趣说话。萧太后虽然心里喜爱顾娇,但顾娇是个沉默寡言的,虽然住在宫里,多数时候也是一个人闭关修行,甚少上太后这里来。
萧太后年纪大了,眼睛里看到活泼娇俏的小娘子,就爱得不行,说了一会儿话,就对身边的宫女说,“我记得还有一套西域那边进贡来的首饰,宫里头的妃嫔们一个二个都爱讲究个端庄大气,那样怪模怪样的首饰,我看也只有胡娘子戴得。”
宫女赶紧下去,不一会儿,捧了一个盒子来。
打开来一看,竟是一套灵蛇模样的金臂环手串,还有配套的耳环戒指,做得极为精巧,蛇眼是红宝石,连蛇身上的鳞片都看得出来一片片的,纤毫毕现。
太后给胡好好看,对她道:“不是什么好东西,胡娘子戴着玩吧。”
胡好好心花怒放,忙谢过太后,就拿起一个镯子套在手腕上,给太后看,“娘娘看,好不好看?”
太后连连点头,皓腕如雪,金子跟红宝石戴在上头,还能不好看?
给了胡好好,不能不给宁宁。
太后又吩咐人找出来用珍珠攒成的珠花,同样是镶嵌了红宝石的,给宁宁戴在头发上,正好两个包包头一边戴一个,也是十分可爱。
宁宁跟胡好好两个谢过太后,喜得手拉手去照镜子,半天不肯回来。
可惜顾娘子不讲究穿戴,不然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衣裳首饰,能把她打扮得贵气逼人,每天都不重样——萧太后心中十分遗憾。
两个臭美的小娘子终于照完了镜子,回来一起用完饭,建武帝便起身告辞。
他还有许多奏折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