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战之悲壮征途 > 第18章 狙击战术(一)

第18章 狙击战术(一)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以后,对建立一支现代化国防军的需求日趋迫切。以当时国家的军事实力,蒋介石认为光靠国内的资源还远远不够,便把目标瞄向了日、美、英、德、法、俄等军事强国。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英、美、法三国在中国的势力盘根错节,俄国自蒋介石清共后两国关系进入紧张时期。就只剩下了德国进入了考虑范畴,蒋介石对德国素来抱有好感。德国自一战战败后,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军事发展受到了制约,加上对中国稀有金属的企图,德国军事顾问团来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提到德国军事顾问团,就不得不提到施密特。施密特是猎人出身,从小就展露了非凡的射击天赋,在狙击战术领域有很深的研究,但此人极为自负,很难与其打交道,作为德国军事顾问团的一员,顾问团的成员都一致认为,施密特是一个“难缠的家伙”。不过,施密特此人又极为执拗,但凡他认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李恪他们这一期学员的竞赛,施密特作为德国军事顾问团的代表,将会作为考官,全程关注竞赛的进展情况,并会选取竞赛综合成绩排名前十的学生,传授他引以自豪的狙击战术。此次中央军校第十期学员的竞赛,将会按五公里武装越野、土工作业、射击、拼刺、格斗的顺序展开。

    之所以这么安排,中央军校的教官是有深远的考虑和盘算。拼刺和格斗安排在最后,是因为考虑学员如果在拼刺和格斗中受伤,无法参与后续的竞赛。战场情况千变万化,学员在经历五公里武装越野和土工作业后,体力应该是最大化的消耗,这个时候还能进行射击比赛,就足以说明学员可以适应将来的战场。因此,中央军校才对竞赛顺序做了这样的安排。

    在前三项竞赛中,李恪不出意外地拔得头筹,引起了施密特的重视。施密特虽说很难相处,但对工作却极度负责,当下就调看了李恪近一年的各项考核情况。经过仔细的查阅,施密特对李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后两项的竞赛,拼刺和格斗,李恪一路过关斩将,笑到了最后,施密特对李恪的兴趣和重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甚至在赛后,施密特还和精通德语的李恪做了愉快的沟通。

    施密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做事不喜欢拖泥带水。赛后第二天,施密特就组织了李恪十人开始了狙击手的培训。这十人组成的学员组当中,除了李恪,还有周礼和徐枫二人,剩下的七个人也是中央军校第十期的佼佼者。狙击手,在当时的十人学员组看来,不属于国军的正式编制,应该就是所谓的“神枪手”或者“特等射手”。施密特没提,中央军校的教官没细讲,学员组也就是这样理解的狙击手。

    “小伙子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在完成正常的军校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接受系统和全面的狙击手培训……”施密特看着站成一排的学员,开始了他的开场白,“你们的培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军事理论,包括弹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军事气象学等;第二部分是实训操作,包括多种轻武器的操作与使用、擒拿格斗、伪装潜伏、武装越野等;第三部分是野外生存训练,这也是检验你们学习效果的时候。李恪!”

    “到!”李恪立马回答,声音干脆、有力。施密特微笑着看着李恪,“小伙子,从今天开始,你担任学员组的组长,同时你也要在受训期间兼任我的翻译”。的确,施密特就一个人,旁边既没有翻译,也没有助手。

    “是!”李恪立马回答,并跑步上前,后转一百八十度,把施密特刚才的话翻译给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