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后,礼官就联系明天去接亲的人。
礼官已拿到女方发轿的时间,就是明天上午五点钟,天还没亮的时候。
所以这边要提前出发,开车过去要近两个钟头,加上去之前还要吃餐饭,差不多要半夜两点钟来舒星家集合。
接亲去的人,有提马灯的两位婶娘、舒安、舒勇两兄弟。
礼官和“八仙”是少不了的,还有其他舒姓的一些堂叔伯和堂兄弟。
马灯上面也贴上了红双喜,并由舒母上满了灯油,接亲队出发时会点亮马灯。
晚上睡觉时,舒星要找一个比自己年纪小的童子身和他一起到新床上睡觉,这是这边的习俗,舒星找的是舒勇。
五月二十日,半夜近三点钟的时候,吃了饭的接亲团在鞭炮声中出发了。
舒星也在家准备迎接新娘,首先是洗澡,这次舒星没有用清洁术,而在卫生间淋浴。
然后就穿衣服,内衣、内裤、袜子、鞋垫、鞋子等都要穿新的,最后穿上新的传统婚服。
最后还用丈二红布中间部分扎成一朵大花戴在左胸前,两头在背后系上,就像单肩斜挎背书包那样。
舒安的接亲队四点多到了小溪村孔家,舒安这边放了鞭炮,孔家的接待人员看到了马灯就出来迎接。
马灯后面要由孔母添加满灯油,并看两盏灯的火焰是不是一样大。
最后在“八仙”的三次吹打中,发轿吉时到了,孔宁萱穿着传统婚服由她请假回家的弟弟背着出门,后面大量的鞭炮燃放着。
孔宁萱父母在后面跟着,送到朝门口,看的出来母女俩都哭过。
孔宁海背着姐姐跨过朝门口点着的火把,之后孔宁萱下地走,有一个她叫伯娘的在她头顶打着红伞把她送到车上。
这车就是舒星那七座车,孔宁萱上车后,那伯娘收了伞,把伞递给了孔宁萱。
之后是孔宁萱的二舅和一个叫伯伯的族人上了车,这两人是送亲的,再就是两个提马灯舒星叫婶娘的人上车,马灯是一直点燃着,最后舒安、舒勇上车,舒安开车。
“八仙”也吹打着上了中巴车,车队在鞭炮声中离去。
女方这边吃早饭后,事情算是办完了,之后就会送还大桌子、长板凳和一些炊具。
舒星这边看到车来了,就开始放鞭炮,这回鞭炮放的特别多。
舒家接待人员也出来了,舒星来到车前打开车门把孔宁萱接下车,其他人员接待两位送亲人员。
舒星牵着孔宁萱的手来到堂屋,堂屋的神龛下已铺好席子,席子上面铺了床折成长条形的铺盖。
两人在礼官的引领下,先是上香,然后两人跪在铺盖上对着神龛磕三个头。
石塔村这里没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一套,但要对着神龛拜下先人。
拜完先人后,舒星牵着孔宁萱的手去了新房。
这时有人叫舒安用新脸盆打盆热水再放一条新毛巾端到新房去,让他嫂子洗脸。
等他嫂子洗脸后,再把洗脸盆端下来让家人用同一盆水和毛巾洗脸,这叫洗和气脸。
这寓意一家人和孔宁萱以后会和和气气不会闹矛盾。
男方这边的早饭就是这次婚礼的正餐,红烧肉、肉丝、扣肉、鸡肉、鱼这些菜都会上。
不过吃饭之前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新人给长辈穿鞋子和吃红红蛋,这叫吃茶。
孩子是千层底的布鞋,要穿鞋子的都是大亲戚,但也要提前预定,以前都是自家人和请的人一起做布鞋,现在都是直接购买。
再就是一碗炒米,炒米上放着两个煮鸡蛋,煮熟的鸡蛋用可食用的红色色素染色,称之为红红蛋。
比舒星年龄大的平辈人也可以吃红红蛋,穿鞋子、吃蛋的都要给钱,称之为茶钱。
舒安、舒玲这些比舒星年纪小的弟弟妹妹也可以吃红红蛋,但必须要孔宁萱叫他们幺幺(叔叔)、大大(姑姑)。
这样叫是替未来的孩子提前叫,而舒安和舒玲则要给大额的茶钱。
其实吃茶时就是舒星带孔宁萱认识舒星这边的亲戚,这茶吃完后再休息一会儿就正式吃酒席。
孔宁萱的二舅和那个叫伯伯的人会分别安排在两桌酒席,由舒星的家人和能说会道的人陪着吃饭。
送亲的人饭吃满意后,会叮嘱孔宁萱一些事后便回去,舒星安排舒安开车送他俩回去。
今天早上,舒星单位上和舒安、孔宁萱学校的也来了一些人,不过学校的老师去孔宁萱家的人多一些。
他们随礼吃饭后就会回单位,而其他的人还会吃一餐夜饭。
远来的亲戚会多坐一两天才回家,“八仙”的工钱由舒父出,而驾校车队的钱就由舒星出。
吃完早饭后就是闹洞房时,以前年轻人多时,新郎会被人抬起来打油,四脚四手被人抬起,用头去撞新娘或新郎的父母。
现在大多数是小孩,给他们一些喜糖和葵花、花生,很好打发。
石塔村的风气很好,不会那些从打工地学来的恶习,如把新郎用胶带绑在电杆上,身上涂些油彩。
有的还要新郎和新娘用板车拉着新郎的父母游街,哪怕是冬天也要新郎只穿一条短裤,边走还边用鞭炮炸新郎。
晚上当然就是入洞房,两人也忙了一天,先是沐浴一番,之后舒星反锁了房门,又用上了隔音符。
第二天,孔宁萱已成人妇,舒星则为人夫。
起床后,舒星给孔宁萱喝了一杯稀释过的灵泉水以缓解身体的不适。
两人洗漱后就下楼和家人一起吃早饭。
舒安、舒玲、舒勇、舒霞、舒萍他们明天会返校。
而舒星和孔宁萱明天回门,就是去孔宁萱娘家,回门后,结婚所有的流程走完。
第二天,早饭后,带上早已买好的礼物,舒星带着孔宁萱去回门,舒星开车。
这次带的礼品除了糖、酒等,还有先前为孔宁萱父母买的衣服。
到了孔家后,舒星看到孔宁萱的两个舅舅和姑姑都在,和她家血脉较近的那四家也有人在。
这次回门孔家是要办一个小宴席的,邀请亲朋好友来和女婿一起吃饭。
下午,舒星和孔宁萱返回石塔村,由于舒星喝了酒,就由孔宁萱开车。
其实酒对于舒星来说喝多少都没事,而且可以随时散去。
回家的第二天,舒星挑了一根担子,孔宁萱拿着一只大公鸡,两人去媒人张婶家谢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