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仙吗,舒心就好 > 第77章 继续砍柴 捉野毛兔 请长辈吃饭

第77章 继续砍柴 捉野毛兔 请长辈吃饭

    舒星和孔家人吃完早饭后,休息了一会儿,就又准备去柴山砍柴。

    孔父也去砍柴,因为昨天农药已喷洒完,孔母仍然是去守牛,重复昨天的事。

    舒星、孔父、孔宁萱三人来到昨天的柴山。

    这里还有好几捆昨天砍了的捆好了的柴。

    舒星:“叔叔、宁萱,今天我就先搬柴,把捆好的柴都搬回家,搬完了我再砍。”

    说完,舒星就搬起两捆长条子柴往回走,而孔家父女相视一笑后就各自去砍柴了。

    很快,舒星就已把两捆柴送到家中,接着又返回柴山搬柴。

    四捆长条子柴已搬完,那边还有三捆短条子适合背篓背的柴。

    短条也可用肩搬,不过不太好搬,于是舒星砍了一根较直的柴,两头削尖做成千担。

    把千担扎进两捆短条子柴的中间,这样就像用扁挑挑东西一样,舒星用千担把两捆短条子柴挑回了家。

    送柴到家后,返回柴山的途中,舒星铺开神识到处查探,一会儿看到了一只灰毛野兔。

    舒星潜行过去,不费力就把灰毛野兔捉在手中。

    之后,被捆住四腿的灰毛野兔被舒星送进玉佩空间,放在木房子的堂屋里。

    舒星在附近的野兔道上布置了几个小提套,利用山野藤蔓,在找到弹性较好小树和树枝绑上藤蔓稍稍压弯小树和树技,然后用剩下的藤蔓在地面布置几个小陷阱。

    如果有任何小动物在此经过,只要用脚踩了小陷阱就会触发机关,立马就会被藤蔓锁住被小树或树枝提到空中。

    这种小提套适合捕获小型动物,而大型提套可以捕获麂子、野猪这些大型动物。

    不过布置大型提套,要好几个人进行,有好弹性的树木也不太好找,所以现在大多用捕兽铁夹这种捕猎工具。

    今天晚饭,孔父要请同族长辈吃饭,有了这野毛兔就又多道野味菜。

    布置的这几个小提套能捉到野兔就好,捉不到也有先前那只备用的,到时把那灰毛野兔的一只兔脚伸进提套陷阱就行。

    伪装真累人,不伪装还不行,修仙的事还是不能暴露。

    舒星再次来到柴山,孔父和孔宁萱砍的柴还没有整理捆好。

    和他俩打了招呼后,舒星从背后抽出柴刀找个地方也砍起柴来。

    砍了一阵柴后,三人还到附近有水的地方喝了一次水,并在喝水处歇了一阵子气。

    歇好气后,就到码散柴处开始整理木柴进行捆柴。

    有舒星加入后,长条子柴有七、八捆,短条子柴有三捆。

    舒星又开始往回搬柴,回到家,看到孔母在做中午饭。

    又搬了一次后,快到中午了,三人于是各自搞一捆柴回家吃中饭。

    三人到家后,开始洗手洗脸,吃午饭时第一碗又是退凉的锅巴稀饭。

    吃饱饭后,休息时孔父说:“晚上要请同族长辈吃饭。等下我去搬捆柴回来就不砍柴去了,留在家里炒菜。”

    “叔叔,我清早搬柴看到了野毛兔的踪迹。于是在野毛兔的路上布置了几个小提套,等下去看看有收获没,有的话,又能加道菜。”舒星在一旁说道。

    “哦,如果套得野毛兔了,那确实是一道好野味。”孔父说道。

    休息好后,舒星和孔家三人一起去柴山。

    到柴山后,孔父和舒星开始搬柴,孔母则和孔宁萱一起砍会儿柴。

    走到半路时,舒星把柴靠后坎放好,对走在前面的孔父说:“叔叔,你各走,我去那边看下小提套。”

    “好的,小舒。”孔父继续向前走。

    舒星来到小提套处,果然猎物不是那么好捕获的,几个小提套全部落空未触发。

    留了一个未触发的小提套,其它的都被舒星拆了。

    舒星从玉佩空间取出先前捉的那只灰毛野兔,抓住兔耳,解下四腿上的藤蔓,用一只后腿触发留下的那个小提套。

    灰毛野兔被弹起的小树锁住后腿提在空中,在空中荡来荡去,野兔也在挣扎。

    舒星上前,用柴刀砍断藤蔓,留下一小截锁住野兔腿的藤蔓提在手中并把后腿绑好。

    灰毛野兔就这样被舒星倒提着来到刚才放柴的地方。

    舒星把灰毛野兔绑在柴上后,搬起两捆柴就走。

    不一会儿,舒星就赶上了走在前面的孔父。

    赶上后,舒星就说:“叔叔,运气真好,几个提套得了一只灰毛野兔。”

    孔父搬着柴转过头向后看了一下,果然看到了绑在柴上的野毛兔。

    “那确实运气好,有野鸡、野毛兔,再炒一截腊肉,这很好了,是一顿大餐。”孔父高兴的说道。

    到家后,舒星首先取下灰毛野兔然后码好柴。

    舒星把灰毛野兔递给孔父,然后走进厨房舀了瓢水喝。

    再次来到柴山的舒星开始砍柴,砍了会柴,孔母说要背柴回家。

    孔母就是来给她女儿作伴的,舒星上前把一捆短条子柴放在孔母的背篓上。

    孔母背柴走后,舒星就和孔宁萱挨在一起砍柴。

    两人一起砍了一个多小时,中间也歇了一次气。

    因为今天家中要请客,于是两人决定早点收工。

    两人开始捆散放在地上砍好的柴,之后孔宁萱背了一捆短条子柴,舒星则搬起两捆长条子柴。

    两人回到家后,码好柴,歇了会气就开始洗手洗脸。

    这时堂屋里有四个人在一起讲话,孔父、孔母则在厨房忙活。

    孔宁萱带着舒星到堂屋去认人,那两个七十多岁的是孔宁萱爷爷辈,是孔家在寨子上辈份最大的一两人。

    还有个近六十岁的人是孔宁萱的伯伯辈,还有个四十多岁的是叔叔辈。

    这些都是堂的,不过都是寨子上一个孔家祖宗的后代。

    孔宁萱的爷爷、奶奶早已去世,他们有一儿一女。

    孔宁萱的父亲是老大,另一个则是孔宁萱的姑姑,已嫁到凤鸣镇的另一个村子,她的三个姑姑生有三个儿子,都比孔宁萱小,是表弟。

    介绍完后,舒星就按孔宁萱的叫法喊他们,就是公公(爷爷)、伯伯、幺幺(叔叔)。

    几人交谈几句后,孔宁萱被孔父叫去,让她去寨子上的小卖部打酒去。

    舒星跟了上去,走到小卖部,打的酒是苞谷烧。

    舒星又买了四包香烟,每包十块龙国币,这是这个小卖部最贵的烟了。

    这四包烟给那四个长辈,而孔父是不吸烟的,这个舒星早已问了孔宁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