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清爽的早晨。
徐远今天没设提前起床的闹铃。
反正店铺里就剩一些香油,豆子之类的零星货物。
来到农贸市场时,那场面顿时把徐远吓一跳。
市场大门口人多得都快要挤不进去了。
看来很多市民都意识到新闻报道里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昨天粮食涨价,大部分人都还在观望阶段。
今天是彻底等不及了。
徐远从运货通道进到市场,特意在市场里绕一圈。
走过几个还有大米供应的粮油铺,看到大米价格已经来到十元一斤,还每人每次限购十斤。
限购表面上可以防止人们抢购大米进行囤积。
实际上,在没有外界粮食的输入的情况下,限购之后造成更大的恐慌。
官府昨日发布的稳物价公告这回算是失效了。
没办法,官府也不能过多干预市场,眼下供不应求造成的价格暴涨,单靠几张公文怎么可能压得下去。
除非把储备粮投入市场来抑制物价。
徐远一开店铺门,便有一帮人围过来。
可看到空寥寥的货架,又全部散开。
徐远在店里待了快两个小时,父母也没见进货回来。
所剩不多的货物也全部卖光了。
这时,三个戴着“市场管理员”袖标的人在人群中冒出来。
徐远认得他们中的两个,站在首位的就是黎辉,在他身后是小六。
“年轻人,你这是在卖货架嘛?呵呵。”黎辉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上来就开玩笑。
要不是提前知道眼前这家伙是什么货色,徐远还真被他的表象给蒙骗了。
徐远也假意道:“有人出高价收的话,我不介意卖的。”
小六在后面道:“都锈成那样子,卖废铁价还差不多。”
三人都呵呵笑起来,看来心情不错。
他们也没停留多久,又去下一家视察。
徐远发现那三人专挑断货缺货的粮油店“访问”。
而那些还在卖货的,他们都直接绕过。
徐远数了一下,农贸市场内还有八家粮油铺还在正常营业。
又一个小时过去,徐远山夫妇终于回到农贸市场。
徐远看到父母那沮丧的表情,就猜到这进货的事是黄了。
“谁能想到批发市场那边也关了一大半的商铺。”
李芳看着店外熙熙攘攘的购物大军,自己却没货可卖,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那剩下的一半批发店也买不到大米嘛?”徐远问道。
“人家现在只给分销商供货,散户根本不卖。”徐远山停好摩托车,进店说道。
“我们也想签分销协议,可人家说我们市场已经有八家分销商,名额满了。”李芳显然也看见有几家粮油门前仍挤满人。
“果然是那八家”徐远暗忖,“刚才黎辉经过这几家店时连看都不看一下,太反常,他们该不会是一伙的吧。”
“哎呦,大米都到十三元一斤啦,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只能这样眼巴巴的看着,好心痛啊。”李芳伏在柜台上,撑着下巴,有气无力地说道。
徐远山还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家里的存粮最多能吃半个月,如果粮食一直这样涨价的的话,恐怕我们后面还得买回这些高价粮。”
“惨咯,再这样下去,我们卖粮的都要没粮食吃哟。”李芳一激灵,站了起来,“早知道昨天留一点大米!”
“老爸老妈,我有大米。”徐远一脸平静地说道。
可徐远山夫妇都觉的自己听错了,也就没在意。
“要不我现在去对面铺子买一点?”徐远山看着东面的铺子。
“我们那上千斤大米最高才卖八元一斤,现在却要去买十三元一斤的,你买来,我吃不下。”李芳不同意。
“老爸老妈,我手里有大米。”徐远加大音量。
两口子这回确定是没听错了,都疑惑地看着儿子。
“你有多少?都留着自家吃吧,能撑到路修好就阿弥陀佛咯。”李芳认为儿子应该是中秋节时得的一些礼品装大米。
“还有一个月,海山市本地大米也要得收割了,到时新米上市,价格肯定会下降,咱们省点吃,加上小远的,应该能撑够一个月。”徐远山猜测儿子手上的大米,也就二十斤这样。
徐远张开一手掌,说道:
“我有五万斤大米。”
“啥?!”两人皆被吓一跳。
“我说我有五万斤大米。”徐远把手掌在父母面前晃了晃。
这下徐远山夫妇不淡定了。
李芳甚至上前摸了一下徐远的额头,看有没有发烧。
“小远,这个时候不要开这种玩笑。”徐远山显然也不信。
徐远将和苏氏粮油批发点的合同拿了出来。
“老爸,不好意思,拿了家里的公章。”
徐远山赶紧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起来。
“你这大米是还没封城前就买下啦?”徐远山看到合同日期。
“是的。”
李芳半信半疑地走过来看合同。
越看脸色越惊喜。
“小远,你”徐远山还想说什么,就被李芳打断了。
“老徐,先别管儿子怎么猜到粮食涨价的,这可是五万斤大米啊,还是两元一斤买的,这要卖掉,那得赚多少钱啊。”
徐远山倔脾气上来了,他没理会李芳,接着盘问道:
“你哪来的钱买大米啊?!”
徐远知道父亲守规矩的性子,特别在这次被诈骗之后。
如果这进货的钱来路不明,父亲真的会坚决不给在他店里卖这批大米的。
于是徐远便把手机里的各种“宝”打开,让父亲看到他借钱的证据。
这回徐远山算是接受了这批大米的来路,当下也激动起来。
以目前的差价,净利润能达到五十多万啊。
他活了一辈子,也才赚到这么多钱。
李芳更是急着拉着徐远的手道:“小远,赶快把大米运回来吧,咱们现在就赚大钱,嘿嘿。”
“不急,后面还会再涨价的。”
这是徐远结合当前形势,做的一个预估。
海山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官方给数据是约一百八十万。
以每人每天平均消耗半斤大米计算,海山市每天大米需求便是九十万斤。
现在海山市通往外界的主要公路铁路损毁,市区内的存粮只会越来越少。
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只会节节攀升。
当然,他也没贪心到,一定要吃顶部价格。
差不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