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 第80章 气血丹

第80章 气血丹

    “你小子藏的挺深啊,我现在才知道你竟然当过志愿兵。”

    楚河笑呵呵的看着眼前的青年,丝毫不吝夸赞。

    “三年前,那会儿你才十七吧,想不到你已经是守护过人族的英雄了。”

    杨慎行并没有因为楚河的夸赞而沾沾自喜,他反而询问对方学校是如何查到这件事的。

    “当然是政审啊,高考之前教育部会仔细审核每一个人,而且这时候的教育部权限极高,每个部门都需要配合。”

    楚河理所当然地说,高考做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这期间所有事情都要给高考让路,杨慎行的一切过往都都会被记录在案。

    然后,楚河又取出一份文件递给杨慎行,示意他看。

    杨慎行接过来一看,文件叫做“关于高考加分政策详细条例”。

    他借着往下看,不久后就找到了和自己相关的条例。

    高考文化考试加分政策第四条:担任过志愿兵的之人的子女,高考文化课统一加十分,如果父母牺牲,则加十五分;如果考试本人为志愿兵,高考文化课加十五分,并且各高校需优先录取。

    杨慎行惊讶,参加志愿兵的一般都是离开校园多年之人,没想到连自己这种罕见情况国家都考虑到了。

    果然,当楚河再次开口时,果然说的是这件事。

    “看到这条政策了吧,呵呵,如果不是看过你的信息,我都差点忘了这条政策了。你的武道修为我很放心,但你的文化课成绩虽然不错,但还不能稳定进入名校。而有了这个加分,你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武一中虽然是专门的武道高中,且每年进入普通武大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但考取名校的人数还是寥寥无几。

    名校一共就那么几个,招生名额也就那么多,想要进入其中肯定是困难重重的。

    而杨慎行是这一届最有希望的,之前楚河还在担心对方的文化课成绩是否可以,眼下有了这个加分和优先录取,看来他们武一中今年非常有可能多一位名校学生。

    有名校学生的名头,相信来年他们学校不论是名气还是招生优势都会大大增加。

    当然,因为青川省这么多年来只发生过寥寥几次小规模战役,楚河又是一毕业就进入了学校当老师,所以在他眼中杨慎行的志愿兵证书只代表着有加分,完全不了解其他的意义。

    “后天的考试我不担心你,相信以你的境界基本手拿把掐,我要嘱咐你的是六月份的文化课考试,希望你能好好利用加分政策,冲刺一下名校……”

    楚河忍不住多说了几句,那可是名校啊,能从中毕业之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他们学校虽然有其他学生也有一定机会,但只有现在的杨慎行机会最大,楚河可不希望这么一个好苗子出了差错。

    等楚河说话的间隙,烦不胜烦的杨慎行赶紧告辞离开。

    而当他回到班级的时候正好上课铃打响,于是他赶紧回到座位上。

    现在是最后的复习阶段,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做最后冲刺,老师只是坐在讲台上盯着纪律。

    这时,坐在杨慎行前面的钱廖鬼鬼祟祟地转过身,在他桌子上放了一张纸条。杨慎行打开一看,里面写着:

    行哥,中午我要去买气血丹,你和温喻要不要一起?

    气血丹,并不是增长气血的丹药,想要增加气血唯有日积月累的修炼突破才行。它的真正作用是可以帮助低阶武者保持巅峰状态,可以全力发挥。

    而且高考是不允许使用任何功能任何种类的药物的,唯有气血丹这种保持状态的丹药才没有遭到禁止。所以有很多学生都会提前去购买一颗,以求考试时不受到影响。

    当然,因为很对高考学生的需要,所以这种丹药虽然作用鸡肋,但还是卖到了五万一颗!

    杨慎行想了想,他的余额还有不少,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决定也去买一颗。

    随后,他又将纸条递给同桌温喻。

    温喻拿着纸条看了看,陷入到了纠结当中。

    他的武道修为还凑活,但文化课成绩非常优秀,这种情况还是有机会冲刺名校的,所以他很心动。

    但温喻也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家中还真不一定能拿出钱来购买五万一颗的丹药。

    温喻就在这种纠结的心情当中熬到了下课,等老师一走,他就迫不及待地询问杨慎行该不该买。

    “嗯……我觉得吧,以你的成绩是有希望考取名校的,但你的武道并不突出,所以买一颗还是很有必要的。”

    温喻家中没钱买修炼用的丹药,但他这几年硬是凭借努力将武道提升到了四次淬体的境界。

    而武大又不是全看武道的,也有专业对武道要求不太高而需要更高的成绩,所以杨慎行的建议是不如搏一搏。

    “唉,我也知道啊行哥,可是你也知道我们家,这五万块钱实在是不好拿。”

    这时,钱廖举手:“这样吧,我借你,等你以后后还我。”

    “这……不好吧,我知道你是想帮我,可着借钱买丹药,万一我要是考不上……”

    “怕什么,我相信以温喻你的智商就算没有名校录取以后的成就也不会低。你就当我提前投资了。”

    说完,钱廖就取出一张纸,当场写了个借条。

    “反正你也成年了,咱们签个借条,这样你总能安心了吧。”

    最终还是不甘的心思占据上风,温喻一咬牙,在借条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他又找其他同学借了印泥,在上面按了手印。

    就这样,中午下课的时候,杨慎行、钱廖几人结伴前往武道药店。

    路上,杨慎行打开一个名叫“杨慎行小课堂”的群,告知里面的人以后将停止开课的决定。

    这家店杨慎行常来,已经和里面的人认识,所以虽然其中有不少人,但其中一个店员还是先给他们拿了丹药。

    几人痛快地付钱,各自装好后走出店铺。

    余文锦看着手机群中杨慎行的消息,默默叹了口气,终于还是结束了,这三年自己在杨慎行的教导下的可谓是进步神速,不过这段经历还是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