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丧尸危机:我花百亿改造监狱 > 第0031章 首要目标——活下去!

第0031章 首要目标——活下去!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处在晨雾中的翠岭湖已经醒了。

    早班的人早早地爬了起来,大家要去劳动。

    特殊时期,翠岭湖生活区实行了计划经济。

    里面的物资实行计划分配,工作劳动也实行计划分配。这样的分配制度在现代社会会导致生产力极度下滑,但好在翠岭湖安全区目前只有几千人,能够做到分配相对公平公正。

    除了孩子、老人及生病了人外,所有人都要定岗参加劳动,就连鹰隼和黑狼大队的官兵们,每天也都要参加劳动。

    人太少了,机器也太少了,油料也少,几千人的生计,吃喝拉撒都需要处理。

    每个人都干起了体力劳动,从打扫卫生,到生火做饭,再到其他的劳动生产,翠岭湖本着不养闲人的原则,给每一个成年人都分配了劳动岗位。

    当然,这种大锅饭的劳动方式必然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很多人划水,不过目前秦大河却没有较好的激励措施。

    他的主要精力是在防御上,至于激励措施还要等到安顿下来后,才能慢慢制定。

    现在首要的目标是——活下去!

    尽管尝试着公平公正,但劳动岗位的差异,也会招致一定的不公。

    这一点,秦大河下发规定,脏累重的活减少上班时间,轻松的活增加上班时间,同时在粮食配比上,对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进行补贴。

    这样相互之间也就平衡了一些。

    在吃饭上,所有人禁止生火,都到食堂集中吃饭。

    食堂主要分为两个,一个是监内食堂,这个有收监的犯人进行做饭,民警现场监督。生活区和办公区的人都到外面的大食堂。

    大食堂原有的员工继续从事,只不过没有了燃气,少了电后,他们只能劈柴,或者用煤烧火做饭。

    吃饭上,秦大河以身作则,他每天带头去到食堂吃饭,绝不开小灶。

    饭菜是按照个人定量领取,每个人每天缴纳三张票,然后到窗口取饭菜。饭菜都是按照不同的人进行定额发放。

    例如成年作战人员每月是50斤米面,均到当月的天数上,再均摊到每一天每一顿。

    每日的菜谱十分简单,除了米饭和馒头外,顶多就是一个炒菜外加一碗汤。一日三餐基本固定,早上是稀饭配咸菜,中午是米饭配炒菜。因为蔬菜不多,每天的蔬菜都不一样,有时候是土豆丝,有时候是大白菜,还有的时候是各种野菜。

    晚饭相对来说更多样一些,因为除了米面外,翠岭湖仓库海储存了大量的杂粮,因此晚上时常可以吃到二米饭、杂粮馒头和玉米粥等等。

    几千人的吃饭问题不是个小数目,秦大河选拔了一支由二十多人组成的伙食委员会,还选拔了男女不同的司务长。

    他们除了本职工作外,就是监督伙食发放等问题。

    丧尸危机来之前,秦大河虽然让人囤积了不少粮食,可禁不住人多。

    现在的人口比之前将近增加了一倍,先前生活区加上民警和武警中队,不过一千多人,现在这个数字却增加到了两千。

    尽管监管的犯人数字在下降,可这仍旧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秦大河粗略算过,加上监管区里面关押的犯人,他们这里每天的粮食消耗都在5000斤以上,储存的粮食并不能撑很久。

    指望着储存的粮食不是长久之计,秦大河考虑的是如何开源。

    眼下,他对那个军事基地虽然很关注,却不敢轻举妄动。

    沈万年说得对,现在不清楚那边的情况,倘若那里被一群武力充沛的坏蛋占领,贸然过去岂不是给自己招致祸端。

    不过也并非没有途径,随着一阵秋风起,一阵阵稻香飘了进来。

    外面的稻米熟了,到了开镰收割的时节。

    秦大河想到,收割稻米来解决粮食问题。

    若是能够收割那地里的水稻,眼下的吃饭问题将会得到缓解,到时候,他才有时间缓缓解决进攻军事基地的问题。

    收割粮食需要大型机械,沈万年说,监狱农业公司现在已经外包了,所有农机设备都在保护区外面的一个仓库里,想要弄过来有点困难。

    秦大河却觉得,这是必须要干的。

    外面的丧尸固然可怕,可这么大几千人没有生计将更加可怕。

    众人表示赞同,他们最终决定派出一支队伍和二十余名会驾驶联合收割机的犯人,出去抢农机。

    抢回农机后,再对农机进行加固,然后对周边水稻进行抢收。

    外面的稻米就算收割回来一半,也是数以万吨计算,最起码两三年粮食不用发愁。

    这一次,郝连长和张虎主动请缨,说是自从上次被救下来后,没有做过什么贡献,这一次说什么也要拔头筹。

    秦大河理解郝连长的这种心情。

    郝连长带回来的几个战士都被编入了黑狼中队。

    这伙久经实战考验的战士和原来的弟兄格格不入,相互之间瞧不上。

    这让郝连长等人十分不爽,不过都是爷们,在黑狼大队这个雄性占据主要力量的世界里,小人招数会招致所有人的鄙视,他们知道,想要赢得尊重,必须得靠实力。

    郝连长决定,带着兄弟们和七八个会开农机的犯人出去,把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都开回来。

    秦大河被郝连长的勇气所感染,决定也跟着过去。

    沈万年等人上前劝阻,秦大河却一摆手道:“我也是纪律部队出身,今年才三十出头,冲锋陷阵我肯定得上。”

    众人不再劝阻,秦大河带上对讲机,说:“如果我遇到不幸,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说着,他便毅然决然地上了车。

    天刚亮没多久,雾气还没有散去,运载着这支小队的两辆剑齿虎装甲车便朝着不远处进发。

    无人机已经率先侦察,警航大队也随时准备,以作支援。

    两辆剑齿虎警用装甲车从监管区出来后,穿过监狱厚重的铁门,又穿过整个翠岭湖安全区的铁丝网大门,再通过吊桥越过壕沟,算是出了翠岭湖安全区。

    秦大河回头看了一眼,他们的身后,吊桥升起,大门紧闭,兄弟们目送他们出去了。

    目送的人群中,有一对拉着粪车的父子,他们就是杨家父子。

    一大早,二人换上一身满是臭味的衣服,穿上长筒胶鞋,拉着一辆同样臭气轰轰的拉粪车,顶着星光开始了一天的掏粪工作。

    杨父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严,此刻他们成为了“所长”,负责整个生活区的公厕卫生打扫。

    翠岭湖生活区共有两个公厕,每个公厕二十个蹲坑,一字排开,中无遮挡,赶到人多的时候,一群人撅着大腚一起排泄,甚是壮观。

    病毒危机之前,这些公厕鲜有人光顾,毕竟中间没有什么遮挡,大家一起坦诚相对,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自来水断了之后,生活区和监管区用水只能依靠水塔和水井,水塔的水主要供应生活区楼内的自来水,每天不定时会停水,这样,想要打水就要去到生活区的压水井排队拎水。

    获取方式的改变,导致水资源自然变得紧张起来。

    不少人为了节约用水,选择不在家里上厕所,大小便都到公厕,这就让原本无人问津的公厕开始每天坑位供不应求,有的甚至还要排队。

    自然,这给杨家父子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两人每天起早贪黑,打扫干净后还要掏粪池。

    今时不同往日,以往粪池都是通过污水管道直接排走,厕所管理员不过只是冲刷一下厕所而已。

    现在不同了,现在安全区外,虽然有十万亩良田,可那毕竟在铁丝钢网的外面。目前,还没有人走出去这铁丝钢网,谁也不知道外面有什么东西。

    被铁丝钢网围住的生活区和监管区,还有办公室之间的小块空地,都被安排种了各种蔬菜。

    少了化肥,蔬菜生长很慢,这时候才有人向秦大河提出来,要积粪堆肥。

    秦大河同意,并安排人员专门堆肥。

    因此,每天杨家父子除了打扫公厕的卫生外,还要掏粪。

    掏完粪后,他们把粪堆在生活区西北角的一片空地上进行晾晒,然后再拌上草木灰,这样就成了种地使用的农家肥料。

    这些农家肥料被分配给后勤部,用来种菜的时候使用。

    杨家父子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掏粪男孩。

    掏粪的工作辛苦,杨志杰抡着粪勺子一点点开始掏粪,他几次被熏得干呕起来。

    杨志杰气得把粪勺子摔在地上,破口大骂:“狗日的秦大河,竟然让老子来扫厕所,我非杀了他不可。”

    杨父也气得摔了扫把,嘴里骂骂咧咧,说是要找秦大河讨个说法,不信他能把自己怎么样?

    “就是,他还能怎么坑我们?我们父子俩已经被安排来干最苦最累的活了,我这就去找秦大河,日他妈的!问问他我这一身本领,到底是不是只能拉大粪?!”

    杨父这时候也恢复了往日的神气,他也跟着说:“要搁在以前,我动动手就能捏死这样的小蚂蚁,不曾想今天却可以骑在我的脖子上拉屎撒尿。

    “爸,好像在里面看见秦大河了,他也出去了?”

    “你看清楚了?”

    “没错,我看清楚了。”

    杨父心生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