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蚂喽逆袭:从现代蝼蚁到绝世强者 > 第15章 投身赵将锋芒露,巴蜀留名万世殊

第15章 投身赵将锋芒露,巴蜀留名万世殊

    余玠站在白鹿洞书院的门口,望着那熟悉的门匾,心中感慨万千。虽然他并不太喜欢读书,但这里确实是他追逐梦想的地方,因为杨志,他从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成了一名白鹿洞书院学生。在协助皇城司办理金国密探的的案件后,杨志和余玠都得到了林悦、周武推荐去皇城司的机会,只是杨志的目的就是来白鹿洞书院读书的,所以他决定继续读书。但是余玠却不得不踏上未知的新征程。因为当街斩杀了纥石烈铎及墨澜茶社的金国密探,虽说是协助皇城司办案,但他的模样已被众人看到。他明白,自己不能跟着杨志留在白鹿洞了,否则会给书院带来麻烦。

    带着沉重的心情,余玠匆匆离开了白鹿洞。他甚至来不及与兄弟杨志告别。

    在皇城司的日子里,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很快就崭露头角。他参与了多次追逃和追查蒙古密探的行动。在一次边界的行动中,余玠与淮东制置使赵葵的队伍不期而遇。

    当时,他们都在追踪同一个蒙古密探。余玠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巧妙地分析密探的行动路线,带领皇城司的人步步紧逼。而赵葵也被余玠的才能所吸引。赵葵一眼就看出余玠绝非池中之物。

    在共同的行动中,余玠和赵葵的队伍紧密合作,最终成功地抓住了蒙古密探。赵葵对余玠更是赞赏有加,他看到了余玠身上的潜力和抱负。

    余玠心中一直有着一个理想,那就是做个将军,在战场上正面杀敌,为国家保卫疆土。赵葵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实现这个理想的机会。而赵葵也看出了余玠的心思,便向他发出了邀请。

    没有丝毫犹豫,余玠毅然离开了皇城司,投身到了赵葵的麾下。

    赵葵给余玠安排了一个职位,让他管理军垦、后勤和修城挖战壕等工作。余玠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他与士兵们一起劳作,不怕吃苦,不怕累。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士兵们的认可和尊重。在军队站稳脚跟后,余玠给杨志写了一封信,希望杨志能来与他并肩作战,共抗外敌。可是信寄出后,却如石沉大海,让余玠心中充满了失落。

    不久,蒙古军进攻安丰军。余玠在战前认真研究蒙古军战术,制定作战计划,向赵葵献策。战场上,他奋勇当先,率领一小队士兵突袭蒙古军侧翼,打得蒙古军措手不及。尽管被箭矢射中手臂,余玠却毫不退缩,咬牙坚持指挥战斗。最终,宋军成功击退蒙古军,余玠也因功补任进义副尉。但他不骄不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

    嘉熙二年九月,蒙古大帅察罕进攻滁州。余玠再次跟随赵葵出征。他精心分析敌我实力和作战环境,制定详细作战计划。战场上,余玠运用奇袭战术,绕到蒙古军后方发动攻击,让蒙古军晕头转向。他身先士卒,剑法凌厉,气势逼人,蒙古军节节败退。这一战,余玠声名远扬,成为宋军中的璀璨新星,赵葵对他更加器重,提拔他担任更高职位。

    次年,余玠又率军远袭汴京、河阴一带的蒙古军。他仔细研究蒙古军布防和作战特点,制定完美作战计划。战场上,他率领宋军奋勇杀敌,灵活变换攻击方向,打得蒙古军摸不着头脑,最终全师而还。余玠在宋军中的地位再次提升,宋理宗也对他赞赏有加,决定嘉奖。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玠的才能越发凸显。然而,在这漫长的征战岁月中,余玠多次写信邀请杨志来到自己的军队,甚至表示愿意将将军之位相让,可每一封信都没有回音,后来余玠派人去白鹿洞书院邀请杨志,却得知杨志早在余玠离开白鹿洞后不到一月就不知去向了。尽管战事繁忙,余玠心中始终牵挂着杨志。

    淳祐元年十一月,蒙古窝阔台汗病死,内部纷争汗位,无暇全面部署对南宋的大规模战争,南宋得以暂时休整和调整防御部署。宋理宗命在淮东屡立战功的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全面负责四川防务。

    余玠接到任命后,深知四川局势的严峻,但他毫不畏惧,毅然决定前往四川。在赴任的途中,他看到了四川百姓遭受蒙古军侵扰的惨状,心中更加坚定了抗击蒙古军的决心。

    到达四川后,余玠开始整顿四川的官场和军纪。他革除弊政,严惩贪污腐败的官员,选拔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担任官职。同时,他加强了军纪的整顿,对违反军纪的士兵进行严厉的处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四川的官场和军纪有了明显的改善。

    余玠采纳了冉琎、冉璞兄弟筑城守蜀之策,沿嘉陵江、渠江、涪江和长江两岸山隘、要道,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神臂等十余城,依山为垒,据险设防,并迁沿江各州治所于城堡,广储粮、兴武备,形成以重庆钓鱼城为中心的堡寨防御体系。

    在筑城的过程中,余玠亲自监督,确保城池的质量和防御能力。自淳祐三年起,蒙古军多次进攻四川,但都被余玠率领的宋军凭借山城防御体系击退。余玠率领宋军与蒙古军大小三十六战,战果显著。他还率军北攻兴元府,击退了进扰成都、嘉定的蒙古军,使四川的抗蒙形势日益好转。

    然而,余玠在四川的功绩引起了朝廷中一些奸臣的嫉妒和恐惧。宰相谢方叔与余玠不和,他设法迫害余玠。谢方叔勾结余玠的部下姚世安,诬陷余玠独掌大权,不知事君之礼。宋理宗听信了谗言,对余玠产生了怀疑。宝祐元年,宋理宗召余玠回朝。

    余玠接到回朝的命令后,心中愤懑不已。他知道自己一旦回朝,必将遭到奸臣的陷害,但皇命不可违。在巨大的压力下,余玠一病不起,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