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投资公司的事情,不是跟朝堂没关系吗?你用你的商部,跟工部讨论个什么劲?”
“建设大明,首先是朝堂的事情,只有朝堂先定下政策了,私营公司才能跟进吧?”
“你打算跟工部谈什么?来人!”
“在!”
“去把杨宪、安然、安庆,还有沈富、杨盛给咱叫到御书房来。”
“诺。”
“对了,干脆把机要处的人,也一并叫来,全到机要处去。”
“诺。”
老朱很想知道自己的十亿两银子,何时才能回本。
所以今天必须要听一听,这逆子到底又想搞什么名堂,究竟靠不靠谱。
爷俩等了一会儿,等那边传话过来,能来的都到齐了。
这才起身,来到机要处。
刘伯温:“可是哪里又发生了大事?”
怎么把工部跟商部的四个侍郎也给叫来了?这爷俩今天唱的是哪一出?
老朱瞥着小朱不说话,等他开口,看他又要说出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来。
小朱:“哦,事情是这样的,我父皇说,咱的大明,必须富起来!既要富起来!还要强起来!”
吕本:“我大明如今早已远迈亘古,如今百姓已经比之历朝历代,都要富裕无数倍,国库里也是存银无数,不是早已富强起来了吗?”
詹同:你个老登,八成没往投资公司里投银子,光在那研究怎么织布绣花了。
谁投钱谁知道,老夫投资1000万两。
只占据一半的一半,再又千分之一的份额。
忙活半天,就搞来30万两银子。
其中15万两需上交税银。
7万5千两是朱皇帝的。
还要去掉公司员工的月钱。
老夫投资1000万两,到头来,仅能分得几十两银子。
这谁的心脏能承受了?
看朱皇帝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比老夫投入多的多。
还好朱皇帝投的多,他先坐不住,把小朱给提溜起来,否则,别人还真拿他没办法。
小朱:“虽然已经比之亘古更加富有了,但在我父皇看来,还远远不够。”
老朱敲敲茶几:“说重点!”
“诶。总之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所以商部准备跟工部合作,由工部牵头,商部出资,”
“我们两部共同携手,为大明修建两条道路,一条贯通南北,一条连接东西。”
刘伯温:“殿下,如今不是已经有了四通八达的官道吗?又何需再修?”
“不,孤要修建的路,不是寻常马路,而是铁路!”
“何为铁路?”
小朱信誓旦旦:
“总之,就是在地上铺设两条铁轨,让机车在铁轨上跑,”
“如此一来,不但最大限度的减小阻力,”
“还能让机车头,牵引着几十节车厢,”
“每节车厢,满城10万斤的货物,”
“以奇快的速度,驰聘在大明的东西南北,”
“往来输送货物,运送人员。”
安庆:“且先不论其它,单说这几十节车厢,每节装载10万斤货物,如此重的车辆,殿下打算如何渡过长江黄河?”
你当孤现在就想修铁路啊?
用人挑土篮子的方式,哪怕征发百万劳工。
哪辈子才能修出一条,贯穿几千公里的铁路?
想修铁路,必须有机动车。
孤就是想勾出你们这个问题,先来建桥。
建桥的功夫,足够老子把基础版的车子给搞出来。
比如单缸四驱四不像之类的车子,技术上实现起来,并非很漫长的过程。
借造车这套产业链,能衍生出无数的新产品。
孤不但是投资公司的法人,也是海贸公司的总设计师。
肯定能不只顾一家,不顾另一家。
小朱:“是啊,渡不过长江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诸位不妨都想想,集思广议一下。”
刘伯温:“除非多造铁甲舰那样的大船,横在江上搭浮桥,否则无解。”
吕本:“如此一来,耗费必是天文数字,臣以为,未免得不偿失。”
安然:“是啊,铁甲舰本身就重,不知该用多粗的铁链,用多少根才能栓住,一但遇到点洪水,水一冲,桥就散了。”
刘伯温:“此外别无它法,是以,臣以为,此事不可行。”
“臣等附议。”
逆子,这就是你要找工部谈的事情吗?成了这么多次,这次怎就委了?
竟然想出如此不靠谱的主意。
你若不是权力最大的太子,咱都怀疑你是想坑完大家的钱,然后卷款跑到海外去。
所有人都看着小朱,看他打算如何表态。
小朱淡淡道:“既然要修桥,为何要修浮桥?修一条永固的桥不就完了?”
安庆:“殿下,江水很深……”
没好意思说出后面的“很宽”二字,太子又不瞎。
“孤知道江水有多宽,江底有多深,但这不是放弃修桥的理由;”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怕只怕一遇到难题,就选择退缩,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众人被这少年说的,老脸一红。
是啊,大家已经习惯了,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要么回避,要么就把提出问题的人给解决掉。
从不在如何解决的问题上下功夫。
办法虽然有,可是,江水实在是太深了。
哪怕造出那么大的铁板,太多人在江上同时搬抬,也施展不开。
安然:“若是不计成本,不计时间的话,想在长江上建桥,唯有造出足够大,足够高的铁桶,凿进江底,使之不渗水,再把里面的水打出来,如此,便能用青石筑起桥墩。”
行啊,安然安庆两人,在正史上,洪武三年就当工部尚书了。
正史上,老朱为了分六部的权力,各部都安排了好几个尚书。
越重要的部门,安排的尚书越多。
是选举制改变了这一切,也是把杨宪安排在工部,耽误了他们中的一人做尚书。
安庆:“受殿下的铁甲舰启发,铁桶的搬运虽然难,但只要下功夫,但是可以完成,唯一的问,需要投入的银钱,将是不计其数。”
小朱:“一千万两,商部跟工部共同出资一千万两,在长江上修建一座,至少屹立五十年不倒的跨江大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