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太师了,往后可以过潇洒的生活了。
回到东宫后,就躺在摇椅上,悠哉游哉。
不多时,一名十二三岁的妹子,不受任何阻拦的闯了进来。
“奴婢婉儿,参见太子殿下。”
“嗯?哪个让你来的?让你来做啥?”
搞什么飞机,送这么小的女娃过来,这是要搞哪样?
“回殿下,皇后娘娘让奴婢把这个交给殿下亲启。”
自己的亲娘怎么会给自己写信?有啥事儿不会传咱过去吗?
打开一看,懂了,是老朱,没跑了。
还以马皇后的口气询问:
“标儿,你觉得你父皇对童生书院之事,只出2000万两,妥当吗?母后感觉,甚是不妥,你如何看?”
堂堂大明开国皇帝,正经事儿不干,还学小学生,玩起传纸条了。
小朱无奈的回到书房里磨墨提笔。
回了三个字:“妥;不妥。”
回到院子里,看看女娃。
“多大了?”
“回殿下,奴婢12了。”
“叫什么名字?”
“奴婢婉儿。”
有心想问她一句,父皇给你多少赏赐,你这么给他跑腿。
但想,万一老朱一问,这女娃太小,没什么心机,再把话如实禀报给老朱,恐怕小命都会没了。
所以,还是算了,对这么小的女娃,最好还是别胡诌八扯为妙。
老朱等了半天,总算是把回信等到。
迫不及待打开一看,顿时蒙圈。
“妥,不妥?倒底是妥不妥呢?还是妥不妥呢?难不成,那逆子是在反问咱?”
不对,这两个是分开的,中间还点了两个点,应该是有妥的地方,还有不妥的地方。
老朱暴怒着把纸撕吧撕吧丢成一片雪花。
这逆子,怎么也跟刘伯温一样,喜欢跟咱打哑迷!
哪里妥,哪里不妥,你倒是给咱把话说清楚啊,还让咱一句一句的问你你才答吗?
于是,等小朱收到第二封信时,就变成了一张白纸,很大一张。
看来,老朱是怒了,怪孤没把话讲明白。
你倒是问呀,你不问我怎么回答呀。
算了,还是别浪费双方的时间了。
老朱在御书房里,这一回等了很长时间,总算是把信等回来。
打开一看,这回满意多了。
小朱的回信:
“妥之不妥在于,银子出多了,好像大明的县全部加起来,也才六百多个;”
“不过这样也好,能一步到位的,把所有人口密集区的乡村,一次性建好,省着后面再出钱了;”
“不妥之处在于,宣传做的还远远不够,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此事,”
“此策一出,全天下穷苦百姓,都要对洪武大帝感激的五体投地;”
“得让他们知道他们才能感激,不知道怎么感激呢?”
“如此,天下平民之心,尽归洪武大帝所有;”
“还要大力宣传孔学希,越夸臣子越表明支持该人执行的政策,”
“盛赞孔学希等于近文,意味着洪武皇帝马上起家,比历代皇帝更加亲文,”
“更加突显其文治武功,也使天下书生更加亲近陛下;”
费那么大劲写这么多字,肯定要夹带点私货,给自己捞点好处。
于是,最下边改变一语气:
“母后,告诉父皇那老登,下策为传旨,传旨等于自己夸自己;”
“中策为任命,任命等于逼着下属夸自己;”
“上策为办报纸,等于别人夸自己,还能掌控舆论。”
老朱看着这封回信,特别满意。
这才是咱想要的嘛,早这样写,省咱多少事儿?
不过,这逆子,上面口口声声管咱叫洪武大帝,真拿自己当太师了?
下面那句老登是啥意思?
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但是,这也说明,那逆子应该没看出是咱写的,还以为是他母后问的,才敢这样编排咱。
上策为办报纸?
办报纸是何意?
咱只知道邸报,报纸是个什么东西?
皇后肯定也不知道,咱再写一条问问就行了。
“何为报纸?母后不知;还有,既然不能传旨各处,又不能让百官去做,那么你觉由谁去做最合适?是你办的那个什么什么英才馆的人去做吗?”
小朱回复:
“英才馆的人接触不到朝堂上的事情,他们说等于还是父皇那老登说的,这件事情,唯有让那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太子,以记者的身份去做。”
老朱:臭不要脸;你又想从咱这里捞取特权,休想。
记者不就是记录者吗?咱自己从国子监,大本堂里找一个伴读来做,不就行了吗?
想到这里,伸个懒腰。
有些事情想通了,也就心情轻松起来。
对于当皇帝这件苦差事,咱确实不如那逆子,但咱又当真舍不得,现在就把皇位传给他,那逆子现在又不想坐这把龙椅。
往后就这样书信往来也挺好。
这时,刘伯温前来汇报工作。
汇报完,老朱问了一句:“伯温呐,满朝文武就数你最有学问,见识最广,你知道报纸为何物吗?”
刘伯温:我真的服了,你这是在夸老夫呢?还是在损老夫呢?拿一个老夫没听过的东西夸人,有你这样夸人的吗?
“恕臣愚钝,臣不知。”
哎呀卧槽,连刘伯温个老匹夫都没听说过,肯定又是那逆子想出来的新玩意。
能掌控舆论的东西,还能既不用咱的口吻,又不以百官的口吻,把事情漂漂亮亮的说出去。
这是好事儿啊,而且必须得牢牢抓在咱手里啊。
否则在别人手里,别人就可以借此来编排咱了。
那这件事,就只能交给那逆子去做了。
“可能是个新东西,咱也是头一回听说。”
刘伯温告退,老朱提笔写下两个字:“记者。”
这回没叫婉儿,而是让王大伴送过去。
……
东宫,王大伴:“太子爷,这是皇爷让奴婢送给殿下的。”
让王大伴送来,这等于正式敕封自己为记者了。
那孤往后,岂不是可以在朝堂上横着走了吗?这可比史官更有威慑力呀。
……………………
一大早,今日没有早朝。
前脚刚有人把奏折送过来,四个老登后脚就来到东宫。
朱标已经换好了便装。
四老登:“殿下这是打算外出?”
“对,昨日,我父皇封孤为记者,所以,打今儿个起,孤就正式成为大明第一记者了。”
“何为记者?”
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不知道具体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