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沈万三,也送走了四个老登。
朱标去内库翻箱子,看看送来些什么。
这货不愧是江南首富,出手真够大方的,一出手就是白银一百万两。
命人抬上一半,带上五十万两银子,前往坤宁宫。
应该是老朱已经收到沈万三来东宫送礼的消息,这老登居然也在坤宁宫。
“儿臣给父皇,给母后请安了。”
马皇后:“你这些天来,是不是又惹你父皇生气了?往常一口一个标儿的叫着,不知哪天起,一提到你,就一口一个逆子。”
看来老朱没跟马皇后提孤要当太师的事情,否则不会有此一问。
“哪能呢,儿臣这么乖,怎么会惹父皇生气呢,这不见父皇母后,如今一个贵为九五至尊,一个母仪天下,却整天葱油饼就着咸菜咸鱼,太艰苦了,所以,特地来给母后送银子来了。”
朱标一挥手,太监们把箱子抬进来。
打开箱盖,里面满满都是银子。
就连老朱也是看的心惊肉跳。
马皇后大惊失色:“你哪来这么多银子?”
“沈万三送的啊。”
马皇后:“逆子!你身为太子,竟敢收受如此多的贿赂,这要是传扬出去,你的名声尽毁,你还想安安稳稳的做这个太子吗?”
“嘿嘿,那正好,儿臣不想当太子很久了。”
老朱顿时暴怒,到处找抽他的东西。
“父皇你在找啥?我这银子可不是平白无故收的。”
老朱倒不是嫌他收银子,而是怕他把想当太师的话说出来。
正好借着这个由头,把话题移开。
“说,为何收受贿赂?”
小朱:
“咱把沈万三给封了高官,咱得对他负责到底啊,”
“父皇要是不保他,以他的出身,他很快就会被同僚攻讦的,”
“就很难再在朝堂上立足下去;这些银子是送来的投名状,”
“必须收,不收就等于父皇不接纳他,他为了保住地位,就会去勾连其他官员,”
“这不是等于把忠于咱皇家的人,主动推给了士族吗?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马皇后:“你这些是跟谁学的?谁教你的这些阴谋诡计?身为太子,行事要堂堂正正,光明垒落;而且,大明还需要士族来帮忙治理,你怎能把士族视作对手呢?他们可都是你父皇跟你的臣子,都是自己人;难怪你父皇最近总骂你逆子,这孩子是该好好的管教管教了。”
朱标萌贱的一笑,他是不会给马皇后讲太多的,这世界需要纯善之人,尤其还贵为皇后,更加难能可贵。
“嘿嘿,我父皇教我的。”
“朱——重——八——!你就是这样教育儿子的?”
老朱:卧槽!这逆子竟敢让咱替你背锅?不过,这样说也挺好的,显得咱很英明!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这是帝王权术,把儿子教的跟你们一,妇人之仁,将来如何斗得过满朝文武?”
“好!我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是吧?我只知道你把儿子给教坏了!”
小朱贱萌一笑:“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老朱:“所以,咱是教标儿,将来如何不被那些臣子们欺负。”
父子俩一唱一喝的,马皇后气的转而回后院。
老朱:“沈万三送来多少银子?”
“一百万两。”
老朱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沈万三那么的有钱,出资修城,献上三百万两,这又拿出一百万两。
“这些是多少?”
“五十万两。”
“嗯?那五十万两呢?”
“在东宫了。”
“你一个瓜娃子,怎能留那么多银两,留一万两,全部送到咱这里来。”
“父皇,您忘了咱的大计了?咱得去刨他们的祖坟啊,需要大量的银子,如果不是看你们吃的太寒酸,最多送过来二十万两。”
“儿啊,咱现在缺钱啊,咱刚立国不久,处处都急等用钱,刨祖坟的事儿,以后等有钱了再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朝中用钱,您找户部啊。”
“道理咱都懂,可户部也没钱啊。”
“您养那么多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吗?没钱您让他们想办法去开源啊,再说了,不是已经有三百万两入库了吗?;不好,我肚子疼,今天吃了什么东西?该死的,不好,憋不住了。”
小朱捂住肚子,一遛烟尘的消失在坤宁宫。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小朱拿着五十万两银子,买下3块地。
分别是内城的一条长约2公里的街道,外加两侧的建筑,这个花去大头。
定淮门外,长江与秦淮河交汇处的秦淮河两岸的一片空地。
外城郭靠近汤山一侧,占地50公顷的空地,用来建设“八方英才馆”。
招募三千多名劳工,开始对“八方英才馆”如火如荼的兴建。
而老朱这边,随着陆续有人前来捐官,脸色一天比一天笑的更灿烂了。
受沈万三一事影响,江南七望,这种世代望族,实则比沈万三更加富有的存在,为了快速拿下正三品的高位,也是一出手就是300万两。
单只这七家,就捐出2100万两银子。
沈万三还联系到许多富商,共计23人,因为身份低贱,全部出资100万两,谋到正六品的官位。
其中有两人,出资300万两,谋得从四品官职。
江南富商加起来就是2700万两。
再加上岭南富绅,湖广富绅,襄洛一带,徐州一带。
总计收入6800余万两。
那23人,每人还向小朱献上10万两银子。
跟老朱五五分层,老朱100万两,小朱130万两。
使得老朱的内帑里,有了白银500余万。
朝中官员也满编了,国库充足了,内帑也满了,北方战事,也比预想的要顺利很多。
有了源源不断充足的军粮供应,徐达率领的各部,已成功拿下元大都,收复燕云之地,开始向山陕一带进兵。
坐在龙椅上的老朱,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灿烂。
刚登基那会儿,处处缺钱,处处都是难事儿,感觉这当全天下的家,简直太难了。
没想到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大明就在咱的治理下,迈入盛世。
现在满朝都是陛下圣明,远迈汉唐的声音。
历史上,开国第一年就迈入盛世的朝代,独大明一家,足见洪武爷之圣明,旷古烁今,亘古未有。
满朝都是千古一帝的声音。
当然,这主要得益于选举制的推行,使得百官都有了晋升的希望。
下面的为了做六部尚书,上面的为了拜相青史留名,人人都更加注重自己的政绩,以及外在形像。
办起政务来,更加的卖力,不再像之前那么散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