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也是暗暗叹口气:
看来,我刘基此生注定与宰相无缘,可叹我这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老朱暴怒:逆子,这种事情怎能拿出来跟朝臣们商议呢?这种事情要咱说啥就是啥,必须杀伐果断!
小朱:“孤一直在想,大明新立,百废待兴,怎样才能为我大明朝,择选出最佳相才,绝不落一下个旷世奇才呢?”
杨宪:“微臣抖胆一问,陛下莫不是对家师的才学有疑虑?满朝之中,若家师不能胜任,将无一人可以胜任。”
刘伯温:“刘基才疏学浅,怎可误国误民;希武,休得胡闹。”
小朱:“刘先生之大才,学生自是耳濡目染,孤在这里,求的是一个万全之策,先生可有妙策?”
刘伯温已然心恢意冷,这明显就是不希自己为相,明显是朱元璋不信任自己。
“臣无能,除按照旧制外,想不到更好之策。”
史部尚书腾毅:“选贤任能,择贤拜相,古来如此,恕臣愚钝,不知殿下想问何等计策?”
小朱顿时一拍大腿,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开心的连连向腾毅竖大拇指。
“对对对,这位大人果然大才,连这种绝妙之策都想得出来,学生受教了。”
众臣一脸的蒙圈:他说啥了?他啥也没说啊。
昨天太子爷还是那般的英明神武,聪明睿智;
昨天老夫都暗暗发誓了,往后谁都不服,就服太子;
怎么今天突然变得这么蠢?他啥也没说啊,要是这样都能算作妙计的话,满朝文武,谁不会说啊?
你不待见刘伯温,也不能这么明显吧?
刘伯温:哎,终究是错付了老朱家,也不知老夫究竟哪里得罪了老朱家父子,竟是如此提防于我。
老朱:他说啥了?他不就是在说,像过去那样拜相吗?这逆子要搞哪样?还要再搞出一个李善长吗?
就连藤毅也是一脸蒙圈的表情:老夫说啥了?啥也没说啊,怎么就成妙计了呢?
不过,只要太子不提裁撤相位,就一切都好,他爱咋说就咋说吧,哪怕让老夫替你背锅,只要保住相位,也值了。
小朱直拍大腿:“孤怎么就没想到如此妙策呢?对啊,选贤任能啊,受这位大人启发,孤突然想到一策,诸位臣公帮孤参详一下,看看此策究竟如何。”
众人:难道,是大家想错了?他不是想按古制去选相?
这令大家提防起来。
“殿下请讲,臣等洗耳恭听。”
朱标清了清嗓子,开始装起犊子,在正式讲出来之前,必须先抬高一下自己,不行,得拔高老朱才行。
否则以老朱那多疑的尿性,不得以为想要谋他的皇位?
“我父皇整天在孤的耳边,耳提面命,教导孤说,咱出身微末,深知百姓积苦,”
“既然老天爷让咱来做这天下万民之主,那咱就必须当好这个家,”
“咱读书少,不想说那些个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的屁话,”
“咱只想让咱治下的百姓,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
“黔首不曾愚,言者无忧惧,各尽其才,承古萌新,我民之安,日月恒久,”
“我大明之盛世,不再是朝堂之盛世,而是万民之盛世……”
众臣:这不是孔圣所说的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吗?
不得不说,这翻豪言壮语,非常能装批,但也仅此而已。
这世上,又有哪个朝代能做到如你所说这般。
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这绝逼不是老朱说的,以老朱肚子里那点墨水,他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所以你铺垫这么老半天,你究竟想说啥?
朱标:
“为避免落下一个大才,也为免偏听则暗,误国误民,”
“孤以为,在左右相之上,可再设一首相,把这首相一职,”
“改为五年一任的任期制,用选举的方式产生,最多连任两届,”
“所有正二品以上官员,皆有资格参选,参选之人,需将过去的政绩,”
“将来要达成的目标,全部写清楚,提交到我父皇手中,”
“我父皇再从中挑选出四位,对当下国情最优者,做为最终候选人,”
“至于谁会当选,由全体七品以上文武官员,以不计名的方式,”
“投票产生;此乃孤之浅见,不知诸位臣公如何看待?”
老朱那老登,不是把拜相的事情交给孤来全权处置吗?那好,咱就给你改的彻底点。
老朱急的拍椅子差点拍出声音:
逆子!咱这么英明,怎么生出你这么个败家的逆子出来?!你把咱封相的权力给了别人?
众人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细细品味了一会儿。
如果是这样的话,好像大家都有机会当宰相。
哪怕没有那个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那可是咱选出来的啊。
往后是不是得对咱客气一点?再不敢像从前那样,对下官趾高气昂了?
这可是把皇上握有的选相之权,下放给了全体官员啊。
这绝对是对大家极为有利的政策。
腾毅:啥玩意?老夫就说那么一句,你就引申出这么详细的方案出来?
这绝对是他们父子俩早就商量好的,才让小朱站出来,试探一下大家的反应。
这还有啥说的,肯定支持啊。
“陛下圣明,殿下圣明,此策绝对是千古第一奇策,我大明必将因此而获益良多,陛下与殿下之圣明,世所罕见,臣坚决支持。”
此时无相,大家都有机会为相的事情,当然要支持。
所有人纷纷跳出来,表示支持。
刘伯温:“臣敢问殿下,那副相之位,该由谁来定夺?”
“孤以为,为免副相对首相的政策掣肘,为使首相把政策更好的执行下去,副相当由首相提名,然后由机要处委任。”
“何为机要处?”
“父皇决定,等到众将回京,大封之后,另外设置一个国军大事机要处,挑选十位老城谋国之臣入阁,共同协助陛下,商定军国大事,首相为首席机要大臣,另设九位次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