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亮剑:我成了李云龙军师 > 第83章 发动机

第83章 发动机

    这可是神药啊。

    在1945年之前都是绝对的救命神药,更别说在这1940年了。

    青霉素的历史和临床应用可以概述如下: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日不离帝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1928年的一个实验中,他意外发现青霉菌能够抑制周围细菌的生长,并因此命名了这种物质为“青霉素”。

    尽管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充满兴趣,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他并未能成功提取出纯净的青霉素。

    直到十年后的1938年,袋鼠国的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和恩斯特·鲍里斯·钱恩重新发现了弗莱明的研究,并开始深入研究青霉素的提取和应用,他们成功地从青霉菌中提取出青霉素,并发展出大规模生产的方法。1940年,青霉素首次应用于临床,成功治愈了患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开启了抗生素治疗的新纪元。

    但是一直到1943年,才有制药公司生产制造出青霉素。

    在这之前,一直都是没有人可以大规模的培养和生产制造青霉素的,更加别说用在战争和一线士兵身上了。

    但是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新生的细胞壁产生缺陷而发生溶解,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

    青霉素适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包括革兰阳性菌感染、革兰阴性球菌感染以及螺旋体感染等。可以说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是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人类对抗细菌感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二战时期,许多士兵阵亡牺牲的最大的原因并不是枪伤直接击毙身亡,而是因为枪伤导致的各种感染,最终高烧不退死亡的。

    简单的说,如果能够遏制住感染的话,那么就可以挽救80受伤士兵的性命!

    因此说青霉素就是一款救命神药。

    现在毒士系统连青霉素都加奖了,这简直是要逆天了啊!

    新一师要是拥有了青霉素的话,那么还不大杀四方?

    因为战士们都不怕枪伤和感染了,打起鬼子更加冲锋更加猛了。

    这绝对是十分牛逼的存在啊。

    有战争就避免不了伤亡。

    如果有了青霉素的话,那么就可以大大降低战士们的伤亡了。

    这是绝对的好事啊!

    同时青霉素的量产问世的话,这也必将会震惊世界的存在。毕竟其他欧美国家都还没有办法量产青霉素啊。

    最终青霉素却被八路给量产制造出来了,绝对是让世界医学界都轰动震惊的,分分钟能搞个诺贝尔奖。

    苏丁晋看着青霉素的问世,脸色大喜,道:“不错。有了青霉素,我们新一师的伤亡就大大降低了。”

    50辆59式坦克:宿主获得50辆59式坦克,配备一定技术的弹药和燃油,在弹药和燃油消耗完毕后,那么需要宿主自行解决。

    50辆59式坦克?

    这是要让新一师走上钢铁洪流的道路啊!

    在这个年代,在抗日战场上拥有50辆坦克绝对不是小数目了。

    毕竟抗日战场的战争强度远不如欧美战场的。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小鬼子,坦克数量都比较少。

    跟别说这一次系统还是奖励50辆59式坦克啊。

    59式坦克是兔子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参考了毛熊的T54A中型坦克,但是确实兔子自主独立研制的坦克,

    整辆59式坦克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车长9米,车宽327米,车高24米,装备有A220调频电台,激光测距距离3003000米,最大射程16000米。它具有较强的机动性,最大爬坡度30度,最大倾斜行驶坡度30度,越壕宽27米,涉水深14米,潜水深48米。

    59式坦克的车体采用了轧制装甲钢焊接结构,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车体前装甲厚度为100毫米,倾角60度,车体侧装甲厚为80毫米,炮塔前部装甲厚度达到220毫米,具有较强的抗弹能力。

    作为主战坦克,59式坦克主要武器是1门100毫米线膛炮,战斗射速7发/分,此外,还配备有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用于打击地面和空中目标。

    动力系统方面,59式坦克装备有12150L型12缸V型水冷四冲程直喷式柴油机,额定功率520马力,使坦克的最大时速达到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

    要知道,毛熊的T54坦克是在1946年才开始研制的,目前毛熊的主战坦克师T34坦克…也就是说59式坦克出来的话,这绝对是可以大杀四方的存在,算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领先的坦克。

    凭借着这50辆59式坦克,新一师从平安县城打到太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看到出现了59式坦克的奖励,苏丁晋大喜,道:“这。59式坦克都出来了,终于是可以用坦克来杀敌了!”

    “钢铁洪流。可以让小鬼子体会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钢铁洪流了!”

    拥有了这50辆59式坦克,苏丁晋的腰杆子都硬了!

    100门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宿主获得100门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和相应基数的弹药,宿主只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员培训就可以进行作战了。

    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

    这,连这都出来了,开挂有点大啊!

    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也是兔子立国之后生产的第一型便携式单兵防空武器,仿制的毛熊萨姆7型防

    空导弹,主要为对付喷气式飞机、螺旋桨式飞机和直升机等超低空飞行目标,

    作为首款便携式防空导弹,红缨5导弹含导弹、发射筒等全系统质量15kg,系统全长15m,导弹质量98kg,导弹长142m,弹径72mm,发射筒外径100mm,导弹最大飞行速度220m/s,有效射程500m~42km,飞行高度50~2300m。

    红缨防空导弹整个系统结构包括战斗装置,检测设备,模拟训练装备等。战斗装置有筒装导弹,发射机构,热电池。

    作为比较早期的便携式导弹,红缨5使用红外导引头,采用常温硫化铅探测器,热电制冷,被动红外搜索制导,导弹的红外导引头设有锁定与跟踪两种工作状态,虽然结构简单,这样的设计让导弹灵敏度水平较差,但是用在这1940年对付小鬼子的坦克足够了。

    导弹的发射筒体由玻璃钢制成,是导弹的包装筒和发射筒,其上安装有机械瞄具、卡箍、发射机座、背带及前后护盖等必要机械设备,能够进行长时间伴随步兵携行,玻璃钢隔热耐温重量较小,造价较低能够大批量生产。

    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另一个较为重要的物品就是电池,其横向安装在发射筒前部下方,这是供导弹一次性使用的热化学电池,这种电池在未激活前是固态的,常温下其电解质不导电,不发生化学反应,得益于使用的固体电池,便于携带和存放,不需要维护和保养。

    整个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过程是:发现敌方低空飞行器,解开武器保险,随后电池加热导引头,同时对准目标,到达导弹发射基准之后,摁下发射机,导弹和助推器导弹发射时先是助推器点火,在发射筒内燃烧完毕。导弹出膛后达到安全距离之后发动机点火飞向目标。

    虽然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并不是什么先进的防空导弹武器,但是用来对付小鬼子的战机绝对是足够了。

    因为小鬼子的战机都是螺旋桨战机,速度有限,同时他们想要精准轰炸还需要降低高度,一旦小鬼子战机降低高度,那么就足以将他们全部击落了0。

    毕竟这一次系统奖励的可是一百门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这可以组建一个防空团了。

    空战一直都是新一师的短板。

    现在拥有了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那么是进一步增强新一师的防空作战能力了。

    这一次苏丁晋和新一师全歼了超过两万的日伪军,同时还有精锐的第六师团,所以奖励都是十分逆天。

    苏丁晋都不敢相信要是打下太原的话,不知道会有什么更加逆天和不可思议的奖励。

    两架轰5轰炸机:宿主获得两架轰5轰炸机,并没有轰航炸弹,需要宿主自行培养飞行员和生产制造航空炮弹!

    还有两架轰5轰炸机?

    这,这连轰炸机都来了?

    看到这个奖励,苏丁晋是十分欣喜激动的。

    虽然说轰5轰炸机并不是什么先进的轰炸机,这一次奖励的数量也不多,但是用来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是足够了。

    轰5轰炸机是属于轻型战术轰炸机,采用两台涡轮5甲型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2648千牛,平直翼型。机头的玻璃舱是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为导航和光学轰炸瞄准提供了良好视野,最大平飞速度为902公里/小时,实用升限为12500米,最大航程为2400公里。

    在机身中部设置弹舱,正常载弹量1000公斤,在不考虑航程往返情况下可以挂载最大3000公斤炸弹,在首尾各安装两挺23mm机关炮用于自卫,在机翼下还设置有八个挂架可以挂载火箭弹。

    此外,轰5轰炸机上还设置有自动驾驶仪、机械操纵系统和电传动操纵系统,以及各种比较完善的电气、仪表、无线电等特种设备23,保证飞机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飞行。

    之前新一师有大型一点的白磷弹就没办法进行发射,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投石车投放,现在有了轰炸机的话,那么使用轰炸机投放白磷弹是十分轻松简单的事情。

    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