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对于下属放手、放权,各连排长都是老战士出身。随着李云龙打了多年杖,看也看会了。
于是乎,那些分散出去的部队,就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彻底撒欢儿了。原本一个连长手中,不过区区一百来号人而已,但经过一番整合与调配之后,每个战斗群都有了三百多号士兵。
就这样,三个战斗群紧密配合、交替掩护,三个领头军官凑到一块儿稍作商议,便能迅速确定出,依次执行抵御敌人进攻、迂回包抄,以及充当预备队等任务,并且有条不紊地轮流上阵。
而且,他们所配备的火力,也是异常强劲,果真如李云龙所说的那般。这次行动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突围,而是一场气势磅礴的冲锋!
脚盆鸡部队向来以强大的执行力著称,对于上级下达的命令绝对服从,毫无二话。然而,他们的战术却显得极为呆板,缺乏灵活性,远不如咱们八路军灵活。想当初,由于装备方面的差距,脚盆鸡或许还能仗势欺人。但现如今又是怎样一种局面呢?
再者说了,此次作战的关键在于成功突围!倘若要论起攻坚作战,八路军可能确实会稍微逊色一些,表现得不尽人意。至于坚守阵地嘛,通常情况下也并非八路军的专长,毕竟这种打法相对较少采用。
但是,今时今日所要面对的,可是突围战呐!这恰恰正是八路军的拿手好戏啊,因为绝大部分连排长,从当兵入伍的第一天开始。所面临的就是,如何进行游击战,以及顺利完成突围任务。
那些人可是经历过,漫长而艰苦的长征,整整突围了两万五千里!所以说,让这些身经百战,且拥有着一流武器装备的,战士们去打突围战,如果他们还不能打出漂亮的一仗,那可真是活见鬼啦!
脚盆鸡军部再次凭借经验,按照既定计划执行了“篦式战术”,即对所划分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这种战术要求分散兵力,每块区域配备一个救国军步兵营作为前锋,约三百人,后面跟随一个步兵中队,而骑兵联队则派出三百骑兵作为后援。
这样的配置在以往通常能够奏效,一旦遭遇敌方部队,往往能让其遭受重创。伪军在这里扮演了吸引火力的角色,一旦火力点暴露,日军中队就会跟上,用机枪进行压制,掷弹筒则依次拔除敌方的火力点。随后,骑兵进行包抄,一举歼灭敌方。
这一战术在淞沪、南京等地屡试不爽,当时脚盆鸡还拥有强大的炮兵和飞机支援。尽管明知是陷阱,但各省的部队仍然前赴后继地应对,因此这一战术被脚盆鸡军部视为,最合理的清剿方式,尤其对于火力较弱的部队效果更佳。
然而,这一次小日子却碰了壁。他们的第一步就踏入了雷区,伪军触雷后,被轻机枪一顿扫射。仅仅几次短点射,伪军就溃散了,而八路军则趁机进行了包抄。
脚盆鸡中队此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前进则是雷场,后退则面临八路军轻机枪。八百米的有效射程,有效防止了掷弹筒,五百米射程的威胁。
即使日军中队试图用机枪进行压制,但他们只有六挺歪把子机枪,如何能与八路军18挺MG34机枪相抗衡?骑兵更是悲惨,一旦冲锋就会陷入困境。因此,游击纵队的突围异常顺利。
至于太行纵队、决死一纵、771团、772团等部队,他们都已经换装了新武器。晋西北围剿的三个旅团,不仅没有吃到肉,反而损失惨重。
战后被军部责骂为31以来组织的最糟糕的清剿计划。短短一个月的战斗草草收场。救国军、皇协军、伪蒙军损失五千余人。三个旅团折损三千人,其中最大的损失在骑兵联队,黑岛大佐战后差点切腹,被筱冢中将拦住劝解了好一阵。
骑兵都是皇族的子嗣,大部分都是享受荣耀来的战场。这一仗把他半个联队打没了。他心里实在是缓不过来了。
派遣军和关东军有鉴于此,展开了新的战术评估。为即将展开的冀东大扫荡做好准备。
而这一切北方局也注意到了,冀东地区刚刚形成规模,千万不能再受一次打击。毕竟38年那一次太过惨烈了。提议到了红区,马上指示晋冀鲁豫一同帮助冀东地区抵御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