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窦沛、独孤凌等人预料的一样,韩成文称王后,见魏军迟迟没有动作,不少人再也按耐不住了。
刘泰派使者去长安,要求朝廷加封他为燕王。
但在使者赶到长安的当天,刘泰已经等不及了。
二月初十,刘泰正式在幽州称王,国号“燕”。
称王仪式场面浩大,彩旗飘扬、战鼓喧天;幽辽等地官员、豪强悉数参加。
为展示燕国军力,刘泰效仿李昭,搞了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不过由于事先没有经过特殊训练,阵列中步调缺乏协调;整体观感、气势,远不如李昭的成都阅兵。
刘泰设六部,以长史宋韬明为丞相;并力排众议,立三子刘文俊为燕国太子。
李昆在位时,幽州和魏军发生过大规模军事冲突,幽州军损失惨重;如果不是刘文俊率兵浴血冲杀,刘泰早就完了。况且去年刘文俊又打下了辽东,大大增强了幽州的实力。
军中不少将领,皆是刘文俊忠实拥趸。
当今世道不太平,刘泰认为只有刘文俊,将来才有资格继承燕国基业。
长子刘钰泽,次子刘程元虽心中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以幽州的实力,若要将其彻底灭掉,起码要动用十多万魏军;且战端一开,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李佑连韩成文都不打,更不可能进攻强大的幽州。
再说刘泰和韩成文不一样,至少派使者去了长安,也算给了朝廷一些面子。
即使如此,不少魏国大臣、将领,仍觉得心中憋屈。
想当初先帝李昆在位时,哪一个藩镇不是老老实实。
李昆驾崩不到一年,局势竟然变成了这样。
谁该为此负责,答案不言而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人今天敢称王,明天就敢称帝。
一个藩镇造反朝廷承担得了,二个藩镇造反也能够接受;但当所有藩镇同时全部造反,到那时,朝廷该如何收拾乱局?
或者说,真的有能力收拾吗。
韩成文、刘泰相继称王,很快带来了连锁反应。
大臣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久,曹泽再一次把汴州改成了开封。
不知为何,他出奇的喜欢“开封”这个名字。
与刘泰一样,曹泽也派使者到了长安,要求朝廷封他为“郑王”。
当然,不管朝廷同不同意,曹泽都会称王。
都这个时候了,曹泽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李佑这下真的慌了,心里隐隐有些后悔,没有及时消灭掉韩成文。
他哪怕再蠢,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窦沛、独孤凌、独孤楚宣等大臣一同进宫,提议暂缓出兵汉中,先稳定住关东局势。
李佑坚持出兵汉中,不仅仅是因为憎恨李昭,同时也是觊觎汉中的土地。
有了汉中,他就有机会进攻蜀地;那里人口百万,城池众多。
李昭之所以能灭掉齐国,正是因为有了蜀地资源的支撑。
如果蜀地、汉中、关中三个地方连成一体,魏国将实力大增。
不过在朝中巨大压力下,李佑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二月中旬,济南守将崔明,终于收到李佑出兵的旨意;于是率一万八千名魏军,朝青州杀去。
韩成文集结四万楚军,亲自率兵迎战崔明。
借助兵力优势,韩成文直接向魏军扑去。
崔明审时度势,且战且退。
直到发现,楚军前军与后方拉开距离过大。
魏军以步卒迎战前军,骑兵在中间来回穿插,阻断前后两处楚军联系。
一番激烈厮杀后,楚军前军率先崩溃,军中士气重挫。
韩成文见势不妙,想要撤回青州。
崔明果断率轻骑追杀。
骑兵挥舞着长矛,如狂风般疾驰,楚军被冲的七零八落。
遗憾的是,韩成文在部下掩护下,逃回了青州城内。
青州城经韩氏父子多年经营,城墙坚固,魏军一时难以攻克。
崔明对韩成文起了杀意,传令济南那边尽快送来攻城器械。
不克青州,誓不罢休!
他要用韩成文的人头,狠狠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魏军攻城十日,青州城岌岌可危。
即将城破时,部下匆匆跑来,带来一则坏消息。
刘文俊率数万燕军南下,已经抵达了黄河北岸;看样子,是想渡河攻打济南城。
崔明大惊失色!
济南城内仅有两千兵力,一旦燕军兵临城下,顶多坚守两、三日。
被迫放弃攻打青州,迅速率军撤往济南。
韩成文此次被打怕了,没敢出城追击。
刘文俊最终没有渡过黄河,他此次南下,只是为了解青州之围。
几天后,韩成文主动服软,向长安上贡了几车钱粮。
崔明虽没将其灭掉,但此战也展示了魏军的战斗力。
哪怕李昆不在了,魏国仍有数十万大军,总体实力并未衰弱。
即将崩溃的关东局势,稍微有些好转。
李佑松了口气,旋即加快了战争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