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这老家伙,最近两年来不声不响;如今一有机会,就要搞票大的。
李昭略有些诧异,旋即陷入沉思。
岭南肯定是要打的,但一定要现在出兵吗?
若进攻岭南,又是否会提前点燃秦、齐大战?
实际上,李昭对岭南这地方,一直不是很看重。
岭南所处位置偏远,更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
最近一年,为了对付昭武军,齐国有多次从当地抽调兵力。
目前偌大的岭南,齐军仅剩下三、四万人;且还要镇压当地的蛮夷,难以对荆襄之地的昭武军造成威胁。
如今杨智要攻打岭南,还想带走三万兵力,这让李昭觉得不值得。
对昭武军来讲,长沙、武昌等地,才是接下来进攻的重点。
“给本王一个理由。”李昭淡淡道。
三万人可不是小数字,如果杨智无法说服他,李昭是不会同意出兵。
杨智神色一正,抱拳道:“末将是想借道岭南,直插齐国腹地南昌。”
李昭噗嗤一笑,“你当本王蠢吗,从武陵到韶关,超过一千二百里;而从韶关到南昌,又有一千多里。这一路上,不仅要翻越大山,穿过茂林,还要面对齐军的阻拦。更何况,三万人远离后方,粮草又该如何解决?”
杨智玩的有点大,他竟然想迂回两千多里,绕到齐军后方。
话说,自从石艾走小路绕过了剑门关,进入蜀地后;很多昭武军将领,动不动就喜欢绕到敌军后方。
当初沈宁率军在夷陵和齐军对峙时,韩志远曾向他提议,绕道松滋,夹击夷陵;沈宁没有采纳,最后也打赢了。
同理,只要能击败柳知捷,拿下岭南是早晚的事,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险。
虽然李昭态度冷淡,杨智并未放弃,“齐军为和我军对峙,国内很多地方兵力被抽调一空。末将此次出兵,也会有意避开齐军重点防守的城池。”
这话有点道理,但仍未能说服李昭。
“三万昭武军出现了齐军后方,柳知捷绝不会选择无视。如末将能多次击败齐军,柳知捷只能调集兵力围堵末将,此举必然会影响其在前线的兵力布置。上次齐军攻打淮南,之所以未能彻底消灭常轩。不仅是因为魏军的干涉,和齐国兵力不足也有关系。”
李昭听明白了,杨智的意思是,他作为一根搅屎棍,扰乱齐军后方,干扰柳知捷作战。
此话说的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可没这么容易。
一招不慎,兵败身死。
李昭表情变幻,心中天人交战,迟迟下不了决心。
杨智发了狠,“末将听说,目前还关押着不少齐国和襄阳的降兵。末将此次只带五千昭武军,剩下的两万多兵马,则来自降兵和南中的蛮兵。”
“这么多降兵,万一造反怎么办?那些南中蛮夷,又岂会为我大秦死战。”
“大王放心,末将自有办法将其收服。”
“此行两千多里,粮草又该怎么解决?”李昭继续问道。
“末将带上两个月粮草,至于以后,打到哪吃到哪。”杨智这次是真拼了。
李昭一声轻叹,苦笑道:“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何必呢?你去江陵,仍然有机会立功。”
“前线不缺将领,有没有末将,并无多大关系。”
李昭定定的看着杨智,问了最后一遍:“你真要去?”
“末将决心已定,请大王成全。”杨智态度坚决。
“本王同意了。”
杨智面色大喜,重重一拜,“多谢大王。”
早在黑虎岭时,李昭就已清楚杨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此人虽年龄半百,但为了功名利禄,丝毫不顾及性命;他此次提议进攻岭南,恐怕心中早有这个想法。
“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兵?”李昭问道。
“兵贵神速,末将打算这月底就出发。”杨智眼中有一丝亢奋。
“好,本王会为你备齐三个月的粮草,兵器司也会为你准备好军械。之后的事,本王就帮不了你了。”
杨智沉声道,“大王放心,末将绝不会让大王失望。”
李昭笑了笑,未说什么。
在没有击败柳知捷之前,即使杨智在岭南遇险,李昭也不可能大举出兵增援。
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生死成败,只有他自己来承担。
本以为杨智绕道岭南,奇袭齐军后方的计划,已经够冒险了。
李昭没想到的是,水军统领魏显提了个更大胆的计划。
他认为,长江中下游水流平缓,河道较宽,适合大规模水战,应该尽快打造大量战船。
一旦击败齐国水军,数万昭武军可沿江而下,直达金陵。
只要攻破金陵城,俘虏了齐帝,其它地方的齐军,将不战而降,完全没必要在长沙、南昌等地和齐军苦战。
李昭仔细一想,相比于杨智的计划,魏显的更具有可行性。
问题是,齐国水军并不弱,而且齐国战船也不少。
昭武军攻破夷陵后,水军一路沿江东进。
战船上,全都装上了床弩、抛石车等各类军械,
魏显率水军和齐军频频交战,惨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陆地上战斗。
齐国水军统领恒卓,表现出色。金陵那边,深知控制水道的重要性,多次对其增援。
魏显竭尽全力,始终无法将其击败。
数次交手后,双方都损失了近百艘战船,和上千名水军。
为了支援魏显,瞿塘关、江陵等地,一直有在打造战船。按照当前进度,再建造上百艘战船,起码还要半年时间。
半年时间,李昭其实是可以等的,但齐国就不一定了。
前线二十余万齐军,每天耗费钱粮无数,这给金陵造成很大的压力。
李昭由于多次抄掠豪强,压力相对小一些。
鉴于当前形势,石艾直言,三月之内,秦、齐大战,一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