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梦会晚清:铁血复兴录 > 第30章救阿木爷爷(3)

第30章救阿木爷爷(3)

    虽然他早就想到了没有注射器、滴管、针头这些现代医疗器械,只能铤而走险口服青霉素。

    但是真到了这个地步,程乾的心里还是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

    程乾咬了咬牙,因为外敷根本不行,无法渗透到深层让身体吸收。

    因为青霉素作为一种强效的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

    一般情况下,注射是最为有效的给药方式,能够迅速使药物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浓度。

    然而,眼下没有注射器、滴管、针头这些必备的工具,无法进行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外敷也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难以使药物深入病灶,发挥应有的疗效。

    而且青霉素过敏更是一个大问题,现代医疗一般在给患者使用青霉素之前,医疗人员都会通常,在给患者使用青霉素之前,医疗人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过往是否对青霉素或其他药物有过敏反应。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随后,会进行严格的皮试操作。通过在患者的前臂内侧皮下注射少量青霉素溶液,观察一段时间,以判断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这个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准确识别出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过敏反应迹象,如局部的红肿、瘙痒,或者患者出现的全身性不适症状。

    即便皮试结果显示为阴性,在正式使用青霉素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因为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在皮试阴性后,用药过程中仍发生过敏反应。

    “海日大妈,有温水和盐吗?我需要这些。”程乾严肃的说,他暗自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海日大妈擦了擦眼上的泪水:“孩子当然有!你要它们干嘛?”

    “我需要稀释这些药,其他的我讲了,你也听不懂。你只需要相信我就行了!”程乾的语气急切而坚定,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海日大妈,试图传递给她足够的信心。

    海日大妈微微一愣,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孩子,大妈相信你,你放手去做!”她的眼神中虽然仍带着迷茫和担忧,但更多的是对程乾的信任。

    说完,她微微侧身,脚步略显蹒跚地转身去了厨房。

    不一会儿,只见她双手捧着一个布包和一个黑色的瓦罐走了出来。

    程乾赶忙上前接过,当他把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大块一大块发青的疙瘩盐。

    这些盐块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不平。

    这与我们现在吃的发白如雪、细腻如沙的细盐截然不同。

    这些发青的疙瘩盐都是人们俗称的“井盐”。

    清末的盐有两大来源,“井盐”和“海盐”。

    “井盐”通常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其结晶颗粒相对较大,颜色发青,质地较为坚硬,而且与海盐相比杂质较多,味道也发涩带苦。

    它主要产自于我国西南滇、川等地。这些地区地质条件特殊,蕴含着丰富的地下盐矿资源,而井盐的开采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就已组织当地百姓开凿盐井,汲卤制盐,慢慢的形成了集中且规模化的井盐产区。

    在清末那个时代,盐的来源渠道极为有限,除了少量来自海盐晒制,大部分百姓日常所食用的盐都依赖于这种从深井中挖掘而出的井盐。

    清末时期,开凿盐井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程。

    由于技术的局限,没有现代化的钻探设备,全靠工匠们的经验和手工劳作。

    他们先凭借肉眼观察地形和地质特征,选定可能有盐矿的位置。

    然后,一群群身强力壮的盐工便开始了艰苦的挖掘工作。

    他们使用简陋的锄头、铁锹,一锹一锹地向地下掘进。

    随着井深的增加,井下的环境愈发恶劣。潮湿、闷热、缺氧,还随时面临着井壁坍塌和地下水涌出的危险。

    但生活的重压是不会允许他们退缩的。

    他们用竹篾编成的简易井架支撑井壁,用木制的辘轳吊运挖出的土石。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不懈努力,一口口盐井终于被成功开凿出来。

    盐井开凿完成后,接下来便是提取盐卤。

    盐工们通过水车、竹筒等工具,将深藏在地下的盐卤汲取到地面。这需要极大的体力和耐心,稍有不慎,盐卤就可能泄漏或受到污染。

    提取出来的盐卤还需经过复杂的熬制过程才能变成盐。

    在简陋的灶房中,巨大的铁锅下燃烧着熊熊烈火,盐卤在锅中不断翻滚沸腾。工匠们时刻关注着火候和盐卤的变化,适时添加辅料,进行搅拌。

    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水分逐渐蒸发,盐卤开始结晶,最终形成了一块块发青的疙瘩盐。

    而“海盐”质地独特,其结晶颗粒相对较为细小,呈现出细腻均匀的状态。并且,质地较为疏松,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触感。而且味道相较于“井盐”来说,好了很多。

    此外,还有少量的池盐和岩盐。池盐产于西北的内陆盐湖,岩盐则开采自深山之中的盐矿。

    但由于地理条件和开采难度的限制,它们在清末盐的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较小。

    满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如同一个锈迹斑斑、沉重不堪的锁链,紧紧束缚着盐业的生机与发展,使其陷入步履蹒跚的困境。

    当时的满清政府机构宛如一台庞大而效率低下的机器,内部拥堵、运转失灵,官员们贪污腐化成风,犹如蔓延的恶疾,逐步侵蚀着国家的根本。

    当时的清廷对盐业设立的是专卖制度。虽然初衷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巩固政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却逐渐演变成了官场腐败的温床。

    在盐业专卖制度的笼罩下,盐的定价权完全掌握在官员手中。

    他们利用这一权力,任意提高盐价,使得普通百姓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

    在清代,盐价高昂,许多贫苦家庭因买不起盐而陷入生活困境。

    各级官员如同贪婪的恶狼,为了满足自己无尽的私欲,对盐商进行肆意勒索。

    盐商们为了获得专卖权这一关乎生死存亡的“救命稻草”,不得不忍痛耗费巨资去贿赂官员。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极其恶劣的恶性循环。

    盐业成本因此大幅增加,盐价犹如失控的野马,一路飙升,居高不下。

    百姓们为了获取生活必需的盐,不得不节衣缩食,往往要付出沉重得令人窒息的代价。

    满清政府在盐业政策上目光短浅,毫无长远规划之能。

    面对外国列强气势汹汹的经济侵略,表现得软弱无能,毫无招架之力,根本无法有效地保护本国本就脆弱的盐业市场。

    列强们凭借着不平等条约这一锋利的武器,强行向中国市场倾销低价盐。这些低价盐如汹涌的洪水,严重冲击了国内盐业的生产和销售,使得国内盐业从业者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再加上满清政府对盐业课以重如泰山的赋税。

    这种残酷的剥削进一步压榨了盐商和盐工那本就狭小的生存空间。

    这一举措不仅使得盐业发展如同陷入泥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更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苦不堪言。原本就艰难维持的生计,在沉重的盐税压迫下,几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