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梦会晚清:铁血复兴录 > 第5章 光绪十八年

第5章 光绪十八年

    光绪十八年,即公元1892年。遥想当年,距平定洪秀全等人领导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已然过去了二十余个春秋。在这段悠悠岁月里,晚清社会看似逐步走向了稳定与恢复的轨道。然而,在这看似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实则是暗流湍急、汹涌澎湃,危机如同潜藏在暗处的猛兽,四伏周遭。

    自太平天国运动轰然爆发以来,满清政府犹如遭受了重创,元气大伤,财政状况捉襟见肘,民生更是一片凋敝之象。

    为了复苏经济,以满足他们那骄奢淫逸的生活,并维系他们那腐朽不堪的统治,满清政府迫不得已,只好放开了原本严格的管控。

    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一众汉人士大夫,在那场激烈残酷、硝烟弥漫的剿灭太平军的战争当中,深刻且清晰地认识到了西方的洋枪洋炮所蕴含的巨大威力和显著优势。于是,他们瞅准时机,果断地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口号,并轰轰烈烈地发起了洋务运动,雄心勃勃地创办了一大批规模宏大的军工企业。

    虽然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的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成果,然而,由于其根本的出发点终究是为了捍卫和维护满清政府那极度腐朽、摇摇欲坠的统治,所以,这场运动并未能从本质上、根源上改变清朝那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备受欺凌的悲惨面貌。

    这一年,古老的北京城内,弥漫的气氛显得格外紧张凝重。满清政府为了实现更为牢固的中央集权统治,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地方官员进行了规模空前、涉及面极广的大规模调整。

    一批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新兴维新派官员,如同初升的朝阳,开始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他们怀着满腔的热忱和坚定的信念,坚决主张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刀阔斧地改革当下陈旧僵化的政治体制,期望以此力挽狂澜,挽救处于水深火热、危在旦夕的民族。

    然而,这些雄心勃勃、勇敢无畏的改革措施,却不可避免地深深触及到了守旧派那根深蒂固的核心利益。

    于是,双方如同水火不容一般,展开了一场言辞激烈、火药味十足、你来我往的激烈争论,其场面可谓是剑拔弩张。

    在那象征着中国两千年封建皇权的朝堂之上,光绪皇帝纵然年仅二十六岁,却心怀重振大清、实现中兴之宏伟抱负。

    只可惜,虽有满腔壮志,却无奈只是一位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他那被尊称为“亲爸爸”的慈禧太后,在幕后紧紧抓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不肯松手。

    慈禧太后,全然缺失仁义礼智信之美德,有的只是情感的肆意放纵以及内心深处对权力那永无止境的贪婪渴望。在其执政期间,手段狠辣且独断专行,常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善于利用各方势力的矛盾,让他们相互牵制,从而巩固自己的权威。对于反对她的声音,她更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压和铲除。

    时代的浪潮将她推至浪涛之巅,置其于权力的巅峰之位,周遭繁杂纷乱的世事令她逐步发生异化。皇家的尊贵威严,将她推崇尊奉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仿佛整个国家安逸舒适的精华,全都凝聚在了这位扭曲畸形的老妪一人之身。或许她已隐隐约约有所察觉,大清帝国这艘已然腐朽不堪的巨舟即将沉没,然而,权力与欲望的沉重枷锁,让她心甘情愿地与这曾赋予她无上荣耀的帝国一同沉沦覆灭。

    在光绪帝刚刚亲政之际,这位年轻的帝王满怀激情与冲劲,周身散发着年轻人特有的热血气质。

    他怀揣着一颗炽热之心,一心妄图恢复祖宗昔日的辉煌荣光,奈何空有壮志豪情,却着实缺乏足以支撑其理想的卓越才干。

    就在这澎湃的一年,彼时的康有为尚未沦为后来众人所诟病的“康忽悠”。他亦满怀年轻人的澎湃热血以及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怀。他毅然在北京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上书运动,言辞恳切、态度坚决地要求清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大力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这一果敢无畏且极具前瞻性的举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之上引发了广泛、深刻且持久的关注。光绪皇帝对康有为的大胆提议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与认同,然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却对此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反对态度。

    双方立场鲜明,各持己见,展开了激烈且持久的争论,互不相让,使得本就充满荆棘与阻碍的政治改革之路变得愈发坎坷崎岖、艰难险阻重重。

    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光绪皇帝郑重颁下旨意,措辞严厉地要求各省督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全力推行洋务运动,务必不遗余力地大力选拔出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矢志不渝地为国家精心培育能够力挽狂澜、担当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

    从未有过出宫经历的光绪帝,在康有为这颇具争议的人物以及老师翁同龢的辅助与引导之下,才逐渐明晰清朝所处的艰难困窘之境。他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坚决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然而,光绪帝虽满怀一腔沸腾的热血,志存高远,却着实缺乏任何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的谋略。由于他过度地信任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加之对窃国大盗袁世凯的错信,并且在改革进程中操之过急,未能充分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和潜在风险。仅仅历经了短暂的103天,轰轰烈烈开场的戊戌变法便如昙花一现般仓促结束。

    在广袤的江南地区,素有“曾剃头”之称的两江总督曾国藩,此刻正不遗余力、全情投入地致力于积极推行洋务运动。

    他深刻且清醒地知晓洋人的枪炮所具有的强大威力和显著优势,在那场艰难平定太平军的漫长战事中,由洋人所组成的洋枪队甚至发挥出了足以扭转整个战局的关键作用。

    正因如此,他怀着坚定的决心,矢志通过大规模地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且积极地发展近代工业,以此作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富强兴旺的重要途径。在他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不懈努力之下,江南制造局、江南船坞等一批具有开创性的近代企业相继应运而生、接连成立。

    这些企业不仅为当时的清朝政府提供了数额颇为可观的财政收入,有效地充实了国库,还为国家精心培育了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民间,太平天国运动的余波犹如未息的涟漪,持续且深刻地影响着普罗大众的生活轨迹。数量众多的农民,因失去了世代依存的家园,在无奈与彷徨之中被迫涌入城市。他们自此成为了城市中处于最底层的贫民群体,深陷于社会阶层的深渊之中。

    这些不幸的人们,每日每夜都在承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沉重压迫,以及毫无人性的残酷剥削。他们的命运仿佛被黑暗的阴霾所笼罩,难以寻得一丝希望的曙光。

    程乾不禁暗自咋舌,在这个犹如吞噬人血馒头般残酷的时代,他当真能够存活下来吗?

    “不,我必须活着!”程乾紧紧捏紧拳头,在内心深处给自己鼓劲打气,他的眼中迸发出坚定无比的光芒,他务必要活下来。他立志要改变这段历史。

    只要忆及后来所发生的那些惨绝人寰的惨案,程乾身为中国人的那颗炽热之心都会为之愤怒不已,悲伤难抑。

    改变历史,首要之务便是拥有足以改变历史的强大实力!在程乾的观念中,“钱”、“权”、“枪杆子”,这三者缺一不可。

    而他首先所需要的便是拥有“钱”。古谚有云:“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拥有了“钱”,他便能够买个官来当当。

    这绝非是信口开河的玩笑之谈。晚清时期,可谓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致使国家经济惨遭掠夺,几近崩溃,社会也因此陷入了极度的动荡与不安之中。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等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极大地撼动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央权势日渐衰弱,地方势力趁机坐大。

    晚清时期的地方封建官僚权力极度膨胀,满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被大幅削弱。在这般严峻的情形之下,地方官员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和权力,全然不顾国家的利益与百姓的疾苦,不惜耗费巨额的资金来购置官职,以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和政治利益,使得本就腐朽不堪的政治生态愈发乌烟瘴气。

    这些资金的来源可谓是五花八门、错综复杂。既有地方豪强为谋取私利而给予的所谓赞助,又有商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非法受贿款项,更有对本应造福于民的民间税收的肆意挪用与侵占。在如此乌烟瘴气的背景之下,官场上的交易愈发猖獗,其频繁程度令人咋舌,官职的价格更是如脱缰之马般一路飞涨。

    而且,晚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早已徒有其名,实则名存实亡。原本,科举制度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核心重要途径,承载着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与期望。然而,到了晚清,科举考试的公平性被严重践踏,几乎荡然无存。众多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凭借着行贿、舞弊等令人不齿的卑劣手段,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松获得功名,堂而皇之地踏入官场。这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直接导致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寒门学子被冷酷无情地排挤在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法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力量。

    再者,晚清时期的官场风气已然堕落到了极点,腐败不堪。官员们相互效仿,上行下效,贪污腐败如同瘟疫一般肆意蔓延,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风气。

    有了“钱”,他们便能轻而易举地买到官职,而一旦上任,便如饿狼扑食般开始肆无忌惮地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只为满足自己那永无止境、穷奢极欲的私欲。

    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程乾想要通过钱来买官这一想法在实际操作上是具备可行性的。

    只是,至于这笔数额不菲的银子究竟要从何处获取,程乾目前还未能思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