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电影《刀剑录》首映礼的日子。
作为电影主题曲的创作人兼演唱者,以及剧中人物的扮演者,孙云浩受邀出席。
在电影圈,有试映、点映、首映、公映这几种常见术语。
它们各自代表着电影在不同阶段面向不同受众的放映方式。
首先是试映,任何还没有进入正式的售票系统的都可以理解为试映。
试映在片子的不同阶段,它的作用不一样。
比如说还在剪辑的时候做的试映,是为了方便制作方根据反馈对电影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成片之后做的试映更多是为了了解营销的卖点。
而这样的试映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机构组织不同的观众来看。
试映活动通常不对外售票,也不计算在票房内。
而点映,一般来讲就是电影已经进入了正式售票系统。
正式上映之前提前一周或者两周会进行一定的场次点映。
普通观众可以通过购买门票来观看电影。
点映的作用一般来讲,主要想看看这个片子的口碑,做一些口碑上的营销。
比如点映的票房跟口碑都很好,这些都将是这个片子正式上映时候的一个重要的卖点。
当然,这也是把双刃剑。
如果片子在点映的成绩不是很好的话,必然会对后续的正式上映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所以呢,点映并没有说一定是说提前多久去点或者是点多少。
所以之前才会有一些影片出现了“大规模点映过亿”的说法。
它主要是根据片子的营销情况而制定的一些点映的方法。
首映这个相信大家就比较清楚了。
主要是片子在上映前的一天或者当天或者前两天,片子的主创明星聚在一起,然后去做一个首映的环节。
首映现在的逻辑更像是一场show,一场明星的宣传会。
看片只是其中一环。
像媒体的采访,或者是主创人员在舞台上面的一些互动,可能才是最重要的环节。
至于公映,公映其实就是影片正式上映的那一天。
只要观众愿意买票,都可以买到当天的票去看。
而在公映之后,现在一般都会伴随着路演。
路演的意思就是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导演或者演员又或者是主创会出来跟大家一起聊天。
他们会通过讲解电影的卖点、亮点和独特之处,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并走进影院观看。
与影院经理的沟通是路演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电影主创团队会向影院经理介绍电影的优势和特点,争取更多的排片支持,以便在电影上映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票房成绩。
那感觉,就像推销:“亲,这片子很好的,给我增加点排片量呗!”
说白了,片方做这么多的原因是想让别人觉得这个团队是有心的,希望大家能来看这个电影,最终目的都是奔着票房去的。
关于以上这些说法,我见过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点映和公映的内容有区别吗?”
答案是没有区别!
所有又衍生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没区别,那干嘛要点映,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营销,或者是店铺的“试营业”。
当然,店铺的试营业如果发现有不好的地方还可以改,而电影就不行了。
孙云浩基于好奇心,去网上搜过《刀剑录》的投资金额,投资整整3个亿。
在如今这个电影大时代,这个投资额真不低,是实打实的大制作。
没办法,演员的片酬是一大笔开销,《刀剑录》因为是武侠片,一些特效也是烧钱的主。
“按照1:3的分账比例,以这个投资,票房最终超过9亿才能回本。”孙云浩在心中说道。
孙云浩了解过华夏电影票房分账模式,跟另一个世界的差不多。
具体来说,电影票房在扣除电影事业发展基金和相关税费后,剩余的90左右为净票房。
在净票房中,电影院和院线通常分得57,而制片方和发行方则分享剩余的43。
如果制片方和发行方相同,且没有额外的发行代理费,那么制片方最高可获得净票房的43。
因此,对于投资3亿的电影,其票房需要达到约9亿,从而实现回本。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绝对数值,要根据不同电影的投资组合来计算。
而在实际的运作中,一部电影,除了依赖票房收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盈利门路。
比如说,电影在院线下映后,可以将其版权出售给网络视频平台进行播放,从而获得版权费用。
这种盈利方式已经成为电影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版权费用的高低通常取决于电影的质量、知名度以及网络平台的购买力等因素。
这年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
一部影片在电影院要花几十块才能看,有的人真的舍不得出这个钱。
但在网络上就不一样了。
虽然没有电影院的那种视听效果,但价格只要几块钱。
便宜才是王道!
另外,片方可以与品牌商进行合作,在电影中植入广告或进行品牌宣传,从而赚取广告费用。这种盈利方式在商业电影中尤为常见。
广告合作和产品植入可以为电影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品牌商提供宣传机会,实现双赢。
另外,以电影为基础进行创作的衍生产品,如电影周边商品、游戏、玩具等也是一大收入。
电影公司可以通过授权其他厂商制作和销售这些衍生品来获取收入。
这些产品往往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能够吸引电影的忠实影迷,为电影产业带来持续的收益。
除此之外,电影公司可以将电影发行至海外市场,通过票房收入和版权销售来获取收益。
在这个世界,华夏电影“出海”很常见。
很多电影在国外都获得了不小的收入,海外发行已经成为电影产业的重要盈利途径之一。
陆亦琛那个“影帝”就是走了出海的门路,从而“捞”到了。
总之,一部电影想要赚钱的方式,五花八门。
只不过大头还是在电影票房上,这才是重中之重。
前面说了,今年国庆档很热门。
跟《刀剑录》一起上映的电影,还有8部。
当然这么多片子一起上映,有些肯定是陪跑,有些才是各大影院的重点关注的对象。
这时候,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正如你看到的,有些影片一上映在影院的排片量高达百分之六七十。
有的影片一天到晚,可能就一个场次,甚至这个场次还有偷票行为。
其中的门道多了去了。
前面有说到电影的几大放映模式,也许是对《刀剑录》这部影片有信心,片方并没有安排试映和点映。
直接来一场首映礼,然后等10月1日的正式上映。
但别的影片就没这么“硬核”了,有三部电影提前开启了点映。
这三部电影,两部是国内的,一部是国外的。
三部电影,三种命运。
其中一部叫《趣味火锅店》的国产喜剧片,点映直接翻车,口碑跌到了谷底。
网上充斥着观影群众的各种吐槽声:
“主创团队站出来,你们自己说说,这片子是给人看的吗?剧情混乱不堪,毫无逻辑可言。”
“笑点尴尬,强行搞笑,让人看得十分难受。”
“实名避雷!完全浪费电影票钱,这片子就是来骗钱的。”
这样的负面评价如潮水般涌来,几乎是宣告了《趣味火锅店》的提前死亡。
都不用人通知,各大院线的经理早已经通知下去,尽可能的减少给该影片的排片量。
就算该片的主演是某个一线大咖又如何?
这时候,谁还管你大咖不大咖,扑街电影没话语权,滚一边去最好!
而另一部国内的电影《警探》则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点映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剧情紧凑,充满激情,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演员演技在线,打斗场面十分精彩。”
“这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强烈推荐。”
这些正面的评价为电影的正式上映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至于那部国外的电影《星际冒险传奇》,评价则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一部分观众被其宏大的科幻场景和精彩的特效所震撼,“特效太赞了,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剧情充满想象力,是一部视觉盛宴。”
但也有一部分观众认为剧情过于复杂,难以理解,“看了半天都没搞清楚故事在讲什么。”
“特效虽好,但剧情太烧脑了,看得很累。”
在这样的情况下,《刀剑录》则备受关注。
……
电影首映礼,自然是要盛装出席的。
身为“绮梦园”的华夏地区代言人,平时一些正式活动,孙云浩都会穿上对方定制的衣服。
《刀剑录》的首映礼举办地在京城,算好时间,孙云浩直接从家里出发。
此时此刻,《刀剑录》首映礼所在的场地外,已经围满了记者。
他们早早地在这里蹲点,只为了争夺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
好的照片和视频,自然需要一个好位置做支撑。
同时,站在前排,指不定还有采访演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