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二十三岁忆 > 第18章 争着为老师的地浇水

第18章 争着为老师的地浇水

    在李牧就读的小学里,老师是需要自己做饭的,所以在建校时,学校预留了一片地,给每一位老师分了一块。在这里,老师课后可能就变成了农民,自己管理着自己的那一片菜地,或许对老师而言,在山村里课后没有娱乐方式,种地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快乐了吧。老师的地不多,平时会种上一些蔬菜在里面,茄子,白菜,辣椒各种的都会种上一些,每天做饭时去地里摘一些。

    李牧的母亲每年春天都会用种子和飘盘培育一些各种蔬菜的苗(使用泡沫做的带格子的育苗盘,然后用砖围成一个水箱,往水里撒一些肥料,然后将种好种子的盘子放在上面,用薄膜覆盖,形成一个育苗室),然后街天的时候拿到镇上去卖,赚一些零花钱,补贴家用。

    每年老师需要的蔬菜苗都是李牧母亲给老师免费提供的,老师想过给钱,但母亲坚持不要,只好作罢。

    四月初,是种下蔬菜苗的时节,李牧给老师带了各种蔬菜苗,有黄瓜、茄子、辣椒、番茄,每种都有一些,都不多,因为老师的地也不大。

    老师何时将蔬菜苗种下,同学们总是会很快知道,所以一些孩子就会主动去给老师的地里浇水,有时候一群人刚去浇过,另一群人又去了。面对同学们的热情,老师也很头疼,最后只好按打扫卫生一样,将同学们排成组去地里帮忙浇水。

    老师的地就在河边,很方便,不是什么辛苦的活儿。今天轮到李牧一组打扫卫生,也是他们给老师的地浇水,几人清扫完教室就提着水桶往河边走去。学校门前的小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里面有许多的小鱼小虾,还会有泥鳅,石蛙等一些生物,是同学们中午饭后经常去玩耍的娱乐场所。

    老师地旁是用锄头清理出来的一个水塘,然后用石头和泥沙围住,只留有一个泄水的闸口。李牧和李涛将水桶压入水里,让水倒灌进水桶,然后提到地里,王芸和李孟襄则用水瓢将水给每一株菜苗浇上。

    突然,水里一个黑影一闪而过,以李牧的经验,那个黑影是一只石蛙。李牧一下将手扑入水中,顺着黑影躲藏的轨迹探去,希望能将其逮住,可最终事与愿违,他扑了个空。

    以李牧的性格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戏耍自己的家伙,这时张杨和几个同学正好在下游捉泥鳅,他将地浇完,便叫上他们一起搜寻那个黑影。王芸和李孟襄是女孩子,对这些自是不喜欢的,但也不妨碍她们喜欢看热闹,于是就站在河堤上观望。

    李牧一击不中,黑影就已经消失了,但并不妨碍李牧他们有办法将它找出来,这些孩子在捉鱼摸虾这项技能上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几人寻来几根粗木棍,戳进水里,来回地搅动,将水搅浑,然后仔细地观察着水面的动静。

    水塘的水被搅动,氧气含量降低,石蛙会呼吸困难探出头呼吸。而水被搅动变得浑浊,石蛙视线不清楚,看不到水面外的情况,很难发现它已经被猎人们盯上了。

    不一会儿,一只眼睛先探出水面,接着是一个头。瞬时之间,李牧发现了它的踪迹,飞速探手而去,趁着石蛙还没有反应过来,一把将其抓在手心。正在他要炫耀之际,又一个头探出水面,没想到水塘里竟然不止一只石蛙,说时迟那时快,李牧另一只手已经探了出去,精准抓捕,将它夹在手里。

    “哈哈哈,我一下抓住了两个,我太厉害了。”李牧将手里的两只石蛙高高举起,向大家展示。

    众人见状也跟着大笑起来,夸赞李牧的勇猛,还有人觉得里面可能还有其它的石蛙,继续等待,可最后也没再有收获。

    李牧一时间有点得意忘形,将石蛙捏在手里,追着王芸和李孟襄跑,吓得她们大声呼救,最后只能拿出杀手锏,说道“你再这样,我告诉老师你用石蛙吓我们了。”

    听到要被告老师,李牧这才作罢,将石蛙丢进水塘,毕竟,真把她们吓哭了,可不好收场。其实李牧也并不是想吓她们,只是恶作剧罢了,关系好才这样,有些人他都懒得去吓呢。

    眼见还有时间,李牧将水桶递给李孟襄,自己则和张杨勾肩搭背,继续去河边稻田的水沟里捉泥鳅。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河里不仅有那些任他们宰割的小动物,还会有蛇一类的恶霸,在李牧的河流捕猎生涯中就遇到过几次危机。一次李牧几人在河沟里捉泥鳅,遇到一条棕黄色的蛇,李牧以为是一条黄鳝,一把抓起来才发现是蛇,还好丢得快,不然就被咬了。还有一次李牧的大腿被几条蚂蟥光顾,从他的身上吸走了几肚子满满的血。最危险的一次在捉鱼时在水草里藏着一条银环蛇,给李牧吓得连续两个周不敢去河边捉鱼。

    李牧本来是住校的,有些时候,他也会和舍友晚上翻墙出去,拿着手电筒,趁着石蛙晚上出来捕猎,捉了很多装在水瓶里。没想到,石蛙的挣扎把水瓶打翻,跳了出来,一只跳到张杨的被子里和他贴着睡了半个晚上,要不是晚上石蛙发出叫声,最后被发现了,不然少不了其他人也中招。(PS:石蛙现在是三有动物,受到保护,大家不要盲目捕捉)

    蔬菜苗种下长得很快,扎根后就不需要怎么管了,雨水也随之而来,两周后,老师便让孩子们不需再浇水了,自己则细心打理那一亩三分地。

    李牧小时候一直觉得做老师是最好的职业了,在小山村里是最受人尊敬,当然在小山村这样说其实并没有错,老师确实已经是令人羡慕了。可是李牧后来走出大山,一直走到大学的象牙塔,才发觉自己一直在山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原来乡村教师在教师行业里只是待遇最差的一群人了。李牧回忆起过去的往事,他们一直坚守在那所乡村,最后直到退休,真的特别感激那群老师,该为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