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去世,此时的北周政局动荡不安。宣帝逝世后,由于其子静帝年幼,近臣刘昉、郑译等人利用与杨坚的关系,矫诏让杨坚担任辅政大臣,实际上将政权交到了杨坚手中。杨坚掌握实权后,迅速采取措施巩固自己的地位,包括对北周诸王进行打压和控制。
意识到杨坚可能有篡位之心,相州总管尉迟迥决定起兵反对。为应对这一威胁,杨坚派遣韦孝宽取代尉迟迥的位置。然而,在前往相州途中,韦孝宽察觉到了潜在的危险。他通过与尉迟迥派来的贺兰贵交谈,并通过侄子韦艺了解到尉迟迥确实计划反抗。面对这样的情况,韦孝宽采取了巧妙的策略:一方面假装生病减缓行程速度,另一方面则派人以买药为借口暗中监视尉迟迥动向。同时,他沿途破坏驿站内的传马资源,使得后来追击他的部队无法快速行动。这些举措最终帮助韦孝宽成功逃脱了尉迟迥派出的追兵。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削弱尉迟迥的力量并试探其态度,杨坚还指派破六韩裒前往邺城传达自己并无异心的信息,但实际上却是密令当地官员警惕尉迟迥可能发起的叛乱。当尉迟迥得知此消息时,立刻处决了破六韩裒及支持杨坚的晋昶等人,随后公开宣布反对杨坚,并号召相州军民共同抵抗杨坚的统治。在讲话中,尉迟迥强调了自己的忠诚以及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并表示要团结所有愿意维护正义之人共同对抗杨坚的专制行为。此外,他还借助赵王宇文招之名号令天下,试图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二、群起响应
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的行动,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作为北周政权中的重要人物,尉迟迥在华北平原中心地带拥有显著影响力。他不仅控制着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等州,其弟子勤还掌握了青、胶、光、莒诸州。这些地区都是当时中国北方的重要农业区和军事要塞,为尉迟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人力资源。
随着尉迟迥发出号召,各地纷纷响应。例如,荥州刺史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等人均宣布支持尉迟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杨势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尉迟迥还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增强自己的力量:向北联络了高保宁(可能是突厥或契丹的一个首领),以图获得游牧民族的支持;同时向南寻求陈朝的帮助,甚至承诺割让江淮之地作为交换条件。这种内外结合的战略布局使得叛乱迅速蔓延开来,至七月时,规模已相当庞大。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站在尉迟迥这边。一些地方总管出于各种考虑选择了效忠于杨坚或者保持中立态度。幽州总管于翼便是其中一位关键人物,他拒绝加入尉迟迥阵营反而协助切断了后者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通道,这对于限制叛军活动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地,徐州总管源雄也采取了积极防御策略,成功抵御了来自陈朝方面的攻击。毫州总管贺若谊则主动出击消灭了申州刺史李惠所率领的部分叛军,从而阻止了不同区域间叛乱力量的有效联合。此外,利州总管豆卢勣坚守岗位,有效地阻碍了王谦部向北推进的步伐,为后来杨坚军队顺利进入四川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邺城激战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杨坚掌握了政权,并迅速采取行动镇压各地的反对势力。在尉迟迥起兵反抗的过程中,邺城成为了双方激战的关键地点之一。六月十日,杨坚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负责讨伐尉迟迥。随着局势的发展,朝廷还派遣了其他将领前往不同地区平息叛乱,如梁睿被派往益州对付王谦,杨素则前往荥州对抗宇文胄。
七月十六日,当韦孝宽所率部队抵达武陟时,与尉迟迥之子尉迟惇领导的大军隔沁河对峙。此时,韦孝宽长史李询向杨坚报告称,有几位重要的行军总管可能已被尉迟迥收买,这引起了杨坚极大的担忧。经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和李德林的建议,杨坚最终决定不立即替换这些将领,而是派遣少内史崔仲方及高颎前往前线进行监督和支持。
高颎到达前线后,在沁水上架设桥梁以便军队渡河。面对尉迟惇企图通过火筏破坏桥梁的策略,高颎指挥士兵用土石阻拦火筏,成功保护了桥梁。接着,在一次精心策划的攻势中,韦孝宽让自己的部队先稍微后退,然后突然发起全面进攻。当士兵们全部过河之后,高颎命令烧毁桥梁,以此断绝士兵们的退路,增强他们战斗的决心。这一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使得韦孝宽军能够一举击败尉迟惇部,后者仅以单骑逃脱。
胜利之后,韦孝宽继续追击至邺城附近。八月十七日,在邺城南面,尉迟迥集结了包括其弟尉迟勤从青州带来的援军在内的共计十三万大军,准备与韦孝宽决一死战。尽管尉迟迥一方初期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但随着战斗的持续,情况发生了转折。关键时刻,行军总管宇文忻采取了一种非常规战术——向围观战斗的平民开弓放箭,造成混乱。此举不仅扰乱了敌军阵脚,也给了己方重新组织反击的机会。最终,在这场混战中,尉迟迥军大败而归,被迫撤回邺城坚守。
随后,韦孝宽对邺城进行了严密包围。经过激烈攻防后,城池终被攻克。尉迟迥见大势已去,登上了城楼试图最后一搏,却被崔弘度说服放弃抵抗。绝望之中,尉迟迥选择了自杀。与此同时,参与叛乱的主要人物如尉迟勤、尉迟惇等也被陆续捕获或处决。至此,尉迟迥领导的反杨坚起义彻底失败,而杨坚也因此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为后来建立隋朝铺平了道路。
四、战事平息
随着尉迟迥在邺城的失败和死亡,北周各地的叛乱逐渐走向了尾声。然而,这场动荡并未立即结束。八月二十七日,在尉迟迥被杀后的第十天,郧州总管司马消难见局势不利,选择连夜南逃并最终投降陈朝。几乎同时,杨素率领的军队成功攻克了荣州,迫使当地反叛领袖宇文胄逃离,但很快就被追兵所捕获并处决。
十月间,梁睿率领二十万步骑大军向西进发,目标是平定益州地区由王谦领导的叛乱。面对来势汹汹的官军,王谦采取了分兵据守险要地形的战略,试图利用地理优势进行抵抗。但是,这种分散力量的做法反而给了梁睿各个击破的机会。梁睿凭借着强大的兵力优势以及出色的指挥能力,连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使得王谦方面陷入被动局面。
为了扭转劣势,王谦派遣手下将领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人率十万兵马进攻利州,并采用掘开江水灌城的战术企图攻陷该城。尽管利州城内仅有两千余名守军,但在总管豆卢勣的坚强领导下,他们顽强地抵御住了长达四十天的围攻。直到梁睿的大部队抵达,叛军才不得不撤退。之后,梁睿从剑阁进入四川盆地,直接威胁到了成都的安全。
意识到形势危急,王谦决定亲自带领五万精锐部队背靠城墙布阵迎战。然而,在正面交锋中,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加上士气上的巨大差距,王谦的军队很快就被击败。关键时刻,达奚惎与乙弗虔选择了开门投降,而王谦则带着少数亲信尝试逃跑。不幸的是,他在新都被当地的官员王宝抓获。十月二十八日,梁睿下令处决了王谦及其主要支持者高阿那肱等人,标志着四川地区的彻底平定。至此,历时六十八天的大规模叛乱终于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