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州纪事:五千年的风雨历程 > 第51章 攻略川蜀

第51章 攻略川蜀

    引言

    公元35年至36年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开始对占据西南益州的公孙述展开攻势。这一战役不仅体现了刘秀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是决定了东汉能否真正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之战。本文将详细探讨刘秀攻略川蜀的过程,以及这一系列战役对于东汉帝国建立的意义。

    一、南北夹击的战略部署

    在平定了北方的陇地之后,刘秀立即着手规划对益州的进攻。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他制定了南北夹击的战略部署,旨在一举消灭割据益州的公孙述势力。南路由大司马吴汉率领荆州兵六万,马五千匹,与岑彭会合后沿长江向西推进;北路则由来歙、盖延率领部队从陇西南下,目标直指河池。

    南路军在岑彭的指挥下,首先攻克了荆门,这是进入蜀地的重要门户。在这场战役中,岑彭俘虏了程讯,斩杀了任满,使得田戎不得不退守江州(今四川重庆北嘉陵江北岸)。岑彭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沿江而上,通过三峡地带,一路攻破江关,沿途郡县望风而降,大军直逼江州。江州城防坚固且粮草充足,一时难以攻破,于是岑彭留下部分兵力围困江州,自己则率主力部队继续向垫江(今四川合川)推进。

    与此同时,北路军在来歙的带领下,与盖延一同从陇西南下,攻破了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接着又拿下河池,从而打通了进入蜀中的通道。来歙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色,但不幸的是,在建武十二年(36年)的一次战斗中,被公孙述派遣的刺客杀害。刘秀闻讯后,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派遣将军刘尚接替来歙的位置,继续率军南下。

    二、南线攻势:江州至垫江

    南路军在岑彭的领导下,从荆州出发,沿长江向西挺进,目标直指益州。在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岑彭与吴汉会合,两人联手指挥荆州兵六万,骑兵五千匹,组成强大的攻势力量。这支军队的首要目标是荆门,这是一处战略要地,控制着通往西部的水陆交通。岑彭迅速攻破了荆门,俘虏了程讯,并击杀了任满,使得田戎被迫退守江州(今重庆北嘉陵江北岸)。这一胜利不仅切断了公孙述与外界的联系,也为后续的进攻奠定了基础。

    攻克荆门之后,岑彭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沿长江而上,通过三峡地区,向江关(位于今湖北与重庆交界处)推进。这一带地形复杂,山势险峻,河流湍急,但岑彭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克服重重困难,顺利通过了三峡,沿途各郡县望风而降,大大减少了进军的阻力。

    江州作为公孙述在川东的重要防御据点,城墙坚固,储备丰富,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岑彭意识到强攻江州可能耗费大量时间和兵力,于是决定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留下足够的兵力监视江州,同时带领主力部队继续向西推进,以快速切断公孙述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压缩其活动空间。

    三、北线攻势:下辨至蜀中

    北路军在来歙的指挥下,自陇西南下,其目标是通过攻占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和河池(今甘肃徽县东南),进一步深入蜀地,为刘秀的统一事业开辟道路。建武十一年(35年)六月,北路军与公孙述的守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王元和环安是公孙述的重要将领,他们在下辨布下了重兵,意图阻止来歙的部队南下。

    来歙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精心策划了一场战役。他利用地形优势和情报网络,准确判断了敌人的部署,并据此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来歙的部队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力,他们不仅成功地突破了王元和环安的防线,还一举攻陷了下辨,进一步向东推进,夺取了河池。

    河池是进入蜀中的重要门户,它的失守意味着公孙述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屏障。北路军的胜利,使得刘秀的统一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也为南路军的进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来歙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提升了东汉军队的整体作战信心。

    然而,就在北路军节节胜利之时,一场悲剧却悄然降临。公孙述深知北路军对他的威胁,便策划了一起针对来歙的暗杀行动。在一次战斗间隙,来歙不幸遇刺身亡,这对北路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来歙不仅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也是刘秀的重要谋士,他的牺牲对于东汉的统一进程来说是一大损失。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刘秀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他意识到北路军的继续推进至关重要,于是立即派遣将军刘尚接替来歙的位置,继续率领北路军南下。刘尚接任后,继承了来歙的遗志,继续沿着既定的路线向蜀中挺进,确保了北路军的攻势没有中断。

    四、战术调整与胜利

    随着战局的发展,刘秀认识到需要对前线的指挥进行调整,以便更有效地应对公孙述的抵抗。他指示吴汉接手前线指挥,期望能够加速战事的进展。吴汉在接到命令后,迅速调整了作战部署,开始了对公孙述军队的连续打击。

    吴汉首先在鱼腹津(今四川眉山之岷江渡口)发起攻击,这里是公孙述军队的一个重要据点,控制着岷江的渡口。吴汉凭借其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汉军的勇猛,成功地击败了驻守在这里的蜀军,进而包围了武阳(今四川彭山)。在这一过程中,吴汉的部队歼灭了五千余名前来增援的蜀军,大大削弱了公孙述的防御力量。

    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吴汉率军继续向西推进,目标直指成都。由于急于求成,吴汉在初次进攻成都时遭遇了失败。面对这一挫折,吴汉并没有气馁,而是迅速调整了战术。他意识到,强攻成都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于是,吴汉决定采用更为谨慎的策略,夜间秘密撤退并与副将刘尚的部队汇合,加强了整体的作战力量。

    吴汉与刘尚汇合后,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他们决定采用刘秀提出的“敌疲再攻”的战术原则,即通过不断的骚扰和消耗战,使敌人疲惫不堪后再发起总攻。这一策略充分利用了汉军的机动性和持久作战能力,逐渐削弱了公孙述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吴汉和刘尚率领的部队不断与公孙述的军队发生交锋。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小规模战斗,每次都是在敌人最薄弱的时候发起攻击,逐步蚕食公孙述的势力范围。这样的战术不仅有效避免了与公孙述的主力部队进行正面冲突,还使得汉军能够在消耗战中占据主动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述的军队逐渐显露出疲惫的迹象,成都城内的守军也开始人心惶惶。吴汉抓住这一机会,集中兵力,最终兵临成都城下。此时的公孙述已经无力组织有效的抵抗,吴汉趁机发起总攻,迫使公孙述陷入绝境。

    五、成都之战与公孙述之死

    当吴汉与臧宫的部队在成都附近会师后,形成了对成都的严密合围。此时,公孙述意识到形势危急,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最后的抵抗。他在成都周围集结了所有可用的兵力,试图通过反击来打破汉军的围困。公孙述亲自指挥作战,试图利用成都坚固的城防和丰富的物资储备来抵御汉军的进攻。

    公孙述的反击一度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在市桥(今成都市南郊)附近,公孙述的军队与吴汉的部队展开激战。公孙述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以及精心布置的防御工事,一度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吴汉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彻底解决公孙述的决心。

    吴汉深谙兵法,明白在这种情况下硬拼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种更为狡猾的战术——伪装虚弱。吴汉故意让一部分军队表现出疲态,似乎在长期围城战中已经筋疲力尽。这一策略的目的在于引诱公孙述出城决战,从而打破其坚守城池的态势。

    果然,公孙述看到汉军似乎有所懈怠,认为这是一个反击的好机会。他不顾内部劝阻,贸然决定出击,试图一举击溃吴汉的军队,以此来扭转局势。然而,正是这一决定成为了他致命的错误。公孙述在一次出击中不慎中伏,遭到吴汉预设的埋伏部队猛烈攻击,最终身受重伤,不久便因伤势过重而亡。

    公孙述的死亡对于成都守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军心顿时涣散。延岑作为公孙述的将领,在见到主将阵亡后,深知大势已去,无法再组织有效的抵抗。为了避免无谓的流血和牺牲,延岑最终选择了投降,率领成都守军向吴汉投降。

    结语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36年),刘秀历时十二年终于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使命,使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这场对川蜀的攻略不仅是东汉初期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之一,也展示了刘秀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战略眼光。通过对川蜀的成功征服,东汉政权巩固了其统治基础,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与繁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