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州纪事:五千年的风雨历程 > 第40章 汉哀帝刘欣与董贤的宫廷绝恋

第40章 汉哀帝刘欣与董贤的宫廷绝恋

    一、初遇与恩宠

    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汉哀帝刘欣正处于他的统治初期,彼时的他渴望找到一位可以信赖的心腹。这一天,在宫廷的例行奏事过程中,太子舍人董贤正在殿下传达文书。恰巧刘欣在殿上望见了董贤的身影,被其俊美的外貌所吸引。董贤虽然只是太子舍人这样一个相对低微的职务,但他出众的仪表和气质却在众多官员中显得格外突出。

    刘欣对董贤的好感油然而生,随即询问身边的人:“那是舍人董贤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刘欣立即命人将董贤召至跟前。这次召见对于董贤来说是命运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之前他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面对皇帝的垂询,董贤表现得既恭敬又不失从容,这更加深了刘欣对他的好感。刘欣随即决定提拔董贤,当场授予他黄门郎这一重要职务,负责传达诏令,接近皇帝的核心圈子。

    二、董贤的快速崛起

    董贤被封为黄门郎之后,凭借着他的温文尔雅和善于逢迎的性格,很快就博得了汉哀帝刘欣的欢心。董贤不仅在外表上讨人喜欢,更懂得如何察言观色,迎合刘欣的各种喜好。他的柔顺性格加上对刘欣的殷勤伺候,使得刘欣对他愈发器重。

    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董贤就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富——赏赐累计达到了上亿钱。这样的巨额赏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罕见的,足以显示出刘欣对董贤的特别宠爱。这些财富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董贤的个人地位,也使得他在朝堂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刘欣对董贤的宠爱日增,董贤的职位也不断攀升。他很快就被提拔为驸马都尉,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通常由皇帝最为亲近的人担任。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侍中,这意味着董贤已经进入了皇帝的决策圈内,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侍中的职责包括在皇帝身边侍奉,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这表明刘欣已经开始倚重董贤的意见。

    不仅如此,刘欣对董贤的信任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外出巡游还是宫内的日常起居,刘欣都喜欢带着董贤。董贤几乎成为了刘欣的影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刘欣需要,董贤都会陪伴在他身旁。

    三、家庭成员的晋升

    随着董贤在汉哀帝刘欣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他的家族成员也开始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荣华富贵。首先受到提拔的是董贤的父亲董恭。原本只是一般贵族的董恭,因儿子的缘故被刘欣征召入朝,先担任了霸陵县令,随后又被升迁为光禄大夫,这是一个显赫的职位,负责管理宫廷侍卫和礼仪等事务,显示出了董家在朝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董贤的岳父也被刘欣任命为将作大匠。将作大匠是负责皇家建筑的重要官员,这意味着董贤的岳父拥有了参与重大工程的权利,例如修建宫殿或陵墓等。这个职位不仅是对董贤家族的又一次巨大提升,也是对董贤个人地位的认可。

    董贤的弟弟同样受益匪浅,他被任命为执金吾,这是掌管京师治安的重要武职,具有很高的权力。执金吾的职责包括保护京城的安全,打击犯罪活动,这使得董贤的弟弟在军事和治安方面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刘欣对董贤的家庭关怀备至,甚至允许董贤的妻子进入宫中居住。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特例,因为宫中的生活通常是严格限制的,只有皇室成员和特定的宫女才能居住其中。刘欣的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他对董贤的特殊待遇,也表明了他对董贤一家的信任和喜爱。

    此外,刘欣还将董贤的妹妹册封为昭仪,昭仪的地位仅次于皇后,是皇宫中非常尊贵的位置。昭仪的居住之所被命名为椒风殿,与皇后的椒房殿相呼应,这不仅是对董贤妹妹的一种极高荣誉,也意味着董家在后宫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封侯与权力扩张

    到了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汉哀帝刘欣为了进一步提升董贤的地位,决定授予他侯爵这一显赫的头衔。然而,直接封侯需要正当的理由,否则可能会引起朝臣的非议。于是,刘欣巧妙地利用了一次政治事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时,东平王刘云的妻子在一次祭祀活动中被指控涉嫌祝告鬼神,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不敬行为。刘欣抓住了这个机会,指示待诏孙宠和息夫躬等人调查此事。经过一番运作,最终东平王刘云及其妻子被迫承认了罪行。这一案件看似解决了皇室内部的一场风波,但实际上,刘欣另有打算。

    在东平王案尘埃落定之后,刘欣命令孙宠和息夫躬通过董贤这条线来揭发此事。这样一来,董贤似乎就成了揭露这一案件的关键人物,从而为国家立下了大功。基于董贤的“功劳”,刘欣随即下诏,正式封董贤为高安侯,并且给予他相应的食邑。与此同时,为了表彰孙宠和息夫躬的贡献,刘欣也分别封他们为宜陵侯和方阳侯,各食邑一千户。

    此次封侯不仅仅是对董贤个人的奖励,更是对他背后整个家族的进一步提拔。不久之后,刘欣又增加了董贤的食邑,使之达到了两千户,进一步巩固了董贤在朝中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刘欣不仅成功地提升了董贤的政治地位,也为他树立了更多的威信。

    五、权力斗争与牺牲

    随着董贤在汉哀帝刘欣身边的地位不断上升,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朝中一些重臣的不满。其中,丞相王嘉对董贤的迅速崛起尤为担忧。王嘉认为董贤的得宠扰乱了朝纲,担心这会带来不良的政治后果。因此,王嘉多次向刘欣进言,试图劝阻皇帝不要过于宠幸董贤,并提醒刘欣注意朝政的稳定。

    然而,刘欣对董贤的宠爱已经达到了无法割舍的地步。对于王嘉的忠告,刘欣不仅不予理会,反而逐渐对王嘉产生了猜忌。王嘉的直言不讳最终激怒了刘欣,导致他在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遭到逮捕,并最终被处死。王嘉的悲剧性结局不仅未能阻止董贤的继续上升,反而成为了董贤进一步巩固其权力的一个契机。

    在除去了王嘉这一障碍之后,刘欣继续加强董贤的权力。他开始削弱自己的亲舅舅丁明的权力。丁明作为刘欣的亲戚,本应是朝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在董贤的影响下,丁明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刘欣先是数落了丁明的罪状,然后将其免官遣回家中,以此来削弱丁明的影响力。

    就在同一年的十二月初六(公元前2年1月30日),刘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任命年仅二十二岁的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大司马是当时最高的军事指挥官职位,而卫将军则是负责保卫京城安全的重要职务。这两个职位的结合意味着董贤掌握了巨大的军政权力,成为了实际上的朝中第一人。这一任命不仅表明了刘欣对董贤的信任,也标志着董贤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六、国际舞台上的荣耀

    董贤的地位达到了顶峰,甚至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认可。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当匈奴单于来朝时,刘欣特意安排董贤出席宴会。单于对这位年轻的官员感到好奇,并询问其身份。刘欣命令翻译解释说,董贤年轻有为,是因为贤能而获此高位。单于听后,起身致敬,祝贺汉朝拥有如此贤臣。

    七、结语

    这段关于汉哀帝刘欣与董贤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个人偏好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命运是如何紧密地与君主的好恶联系在一起的。董贤从一个普通的太子舍人,到权倾一时的大司马,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独特而又耐人寻味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