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铁血大秦,从扶持嬴政登基开始 > 第377章 供词

第377章 供词

    对于孔氏来说,姜妄给他的选择题并不难做,只不过想到孔氏这么做的后果,孔跃不由有些心乱如麻。

    作为多年的商贾,孔跃第一个想法就是明哲保身,两边都不得罪。

    但面对虎视眈眈的蒙毅,他知道孔氏没选择的余地。

    “军侯大人,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

    见到孔跃有了选择,蒙毅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识时务,你孔氏能在胶东开设私人矿产,必然有合谋者,把合谋者都供出来。”

    “我孔氏在胶东的产业,有即墨田氏一股,另外胶东郡安陵县,从上到下,包括县守,都拿了我孔氏的好处。”孔跃低着头道。

    “写,把你知道的都写出来。”蒙毅在屋内看了一圈,找到了一摞纸,便把纸张拿了过来。

    “好好写,你写出来的东西越多,对你们孔氏越有利。”

    “自然,我会把所有知道的都写出来。”孔跃既然做了选择,那就不再摇摆。

    他说了这些,就是已经与自己的盟友撕破脸了,心里巴不得大秦把这些家伙全部弄死,免得让他们孔氏睡不安稳。

    ………

    胶东郡治所即墨。

    蒙恬醉眼朦胧的走出田氏的正堂,田师与儿子们以及小女儿出来相送。

    看着蒙恬在自己小女儿的搀扶下醉醺醺的上了马车,随后马车慢慢远去,田师脸上笑容依旧。

    “父亲,这蒙恬不过是一个莽夫,很好对付。”田师的三儿子田叔说道。

    “知人知面难知心,我们仅仅是第一次见面,能看出什么?这段时间莹儿,你要与蒙恬多接触。”田师道。

    “知道了,父亲。”

    一家人转身,缓缓走回田府,途中因为喝酒而脸色熏红的田仲不无雀跃的说:

    “父亲,宴会上蒙恬说秦始皇让他主要是为了煮海炼盐和打通与辽东郡的海上航路,应该不是冲我们而来的。他说郡尉都要受到他节制,我们若是能拿下冠军侯蒙恬,那胶东郡的军队,恐怕都会为我们所用。”

    田师微微颔首:“这也是为父所想的,蒙氏作为三朝大将,不会缺钱,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色这方面下手,这就看你小妹了。”

    在田师看来,每个人都会有弱点,而蒙恬还不到三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血气方刚,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欲,只要从女色方向下手,一定是最容易得手的。

    田师有着自己的野心,他田单一脉,虽然已经是齐国王室的边缘血脉,但依旧是王室血脉。

    只要抓住机会,让齐国复国,他们这一脉,未必不能成为新齐王。

    要知道,当年田陈篡齐,他们田氏都能够夺得姜姓齐国,让齐国成为田氏齐国,这天下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田陈篡齐,是春秋初期的事情,陈国公子来到齐国后改姓为田。

    公元前532年,田完四世孙田无宇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齐国当国的姜姓庆氏,后又同鲍氏灭栾、高二氏。至此,齐国改姓。

    就因为这些事,田氏的野心是埋藏在骨子里的。

    在齐国被灭之后,田师就默默发展着自己家族的力量,他认为秦国采用郡县制,不再实行分封制,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因为,周制八百载,一直都是实行的分封制。

    在这个时期,秦国的郡县制,在整个天下来看,就是异端,就是不正统。

    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甚至为吴王夫差尝大便,最后终于三千越兵吞吴。

    他田氏,自然也可以卧薪尝胆。

    只要信念不灭,大齐总有复国的那一天。

    ………

    次日,蒙毅带着人返回了即墨。

    他把孔跃也带了过来,这是蒙恬吩咐的。

    “冠军侯在这里吗?”蒙毅来到郡守府门口,询问在门口站岗的两个蒙恬亲卫。

    “禀军侯,冠军侯在。”亲卫回答。

    两人都是蒙恬的亲卫,当然认识蒙毅。

    在秦国,五百主就可以有五十个卫兵了。

    五百主:统领500人,有50卫兵。

    然后逐级往上增加,蒙恬是彻侯,其职位在东部军团中并没有取消,是可以有千人卫兵的。

    这一次,蒙恬把这千人都带了过来。

    蒙毅带着人走进郡守府,在大堂看到了正在查看前任郡守留下的数据的蒙恬。

    “大哥,我回来了,还把孔氏跃带了过来。”

    闻言,蒙恬放下手中的统计表,抬头看向了蒙毅,又看向了最后面的孔跃。

    “供述了吗?”蒙恬问。

    “供了,人还不少。”蒙毅说着拿出了孔跃交代的纸。

    蒙恬接过来看了看,当看到田氏果然榜上有名,蒙恬不禁轻哼了一声。

    一直以来,这种地方豪绅,都大秦想要打击的对象。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地方豪绅,无一例外都是大地主。

    而这些大地主,把地租借给一些土地不够的平民,只要这些地主待平民和善,就非常容易出现平民只知道地主豪绅,而不知道皇帝的情况。

    其次,这些地主豪绅或者世家大族,在本地经过不断联姻,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

    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是供奉祭拜同一个祖先,有着同一个祖祠,向心力是非常强大的,所以也是一种威胁。

    在大秦,还一直保持着一种制度,名叫‘三老制度’。

    所谓‘三老’,是指从事“农业、工业、商业”这三大行业中选出来的三个60岁以上的老人。

    也被称为‘农老’‘工老’‘商老’。

    郡、县、乡、里等各级行政机构的班子均设有三老;乡设三老、啬夫和游徼,其中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税收,游徼掌治安。

    三老权力不小,每遇朝廷制定立法政策时,必先征询三老的意见;若各级行政机构在执行立法政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在上报朝廷时,也必会附上当地三老的意见。

    此外,朝廷就会根据各级行政机构以及各级三老的意见,重新调整或修改立法中不适宜的内容,然后又快速下达到各级行政机构执行落实。

    如果,各级官员不能如实执行国家的法规,三老就有权对相关官员进行劝谏,甚至上书朝廷进行弹劾。

    如此一来,“三老”完全可以真正代表广大的底层百姓,并为广大的底层百姓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