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局盘点历史十大明君 > 第113章 南明的悲歌

第113章 南明的悲歌

    这无疑是明朝宗室所经历过最为屈辱的一段黑暗历史!那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南明政权的众人竟集体下跪,卑躬屈膝地迎接清军入城。要知道,他们所面对的仅仅是不足十万之数的满清铁骑,而南明一方坐拥二十四万大军,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这支庞大的军队竟然未做出丝毫的抵抗,就这般将南京城轻而易举地拱手相让。

    就在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选择剃发易服的那一刹那,“反清复明”的希望之火几近熄灭,变得渺茫至极。这位钱谦益,因其贪生怕死之举,从此背负了一生的骂名。然而,即便大明王朝有可能走向覆灭,但天下苍生又岂能随之沉沦?

    时光回溯到公元 1641 年,闯王李自成率领着气势磅礴、剽悍无比的义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大举进攻洛阳。这些勇猛无畏的义军战士们,令腐朽没落的明朝官军根本无从招架,难以抵御其凌厉的攻势。

    与此同时,满清八旗也瞅准时机,再度对锦州展开围攻。皇太极妄图借此一举彻底击溃明朝苦心经营的辽东防线,从而实现入主中原的野心。此时此刻,明朝已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形势可谓是危如累卵。

    而我们故事中的主角——钱谦益,早在多年前便已遭罢黜官职。遥想当年,他差点儿就能登上内阁大臣的高位,尽享荣华富贵与无上权力。怎奈命运弄人,如今的他却落魄至沦为一介平民百姓。这种从云端跌落谷底的巨大落差,实在叫他难以承受。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此人颇具文采,在江南一带颇负盛名。众多学子听闻其才学后,纷纷慕名而来,拜入他的门下求学问道。久而久之,人们甚至尊称他为“一代文宗”。

    要知道,这位可是在明末声名远扬、备受尊崇的大文豪呐!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公元 1641 年,他竟堂而皇之地以明媒正娶的隆重礼节,将那位来自秦淮河畔艳冠群芳的名妓柳如是迎娶进家门。此消息一经传出,瞬间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引得无数百姓对其指指点点,口诛笔伐。

    “这个钱木斋,简直不知羞耻到极点!竟敢在朗朗乾坤、众目睽睽之下,把一个出身青楼的女子娶回家做正妻?”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唾弃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破口大骂:“你如此不顾廉耻,实在是丢尽了读书人的脸面!”

    就连他平日里的至交好友黄宗羲,听闻此事后都心急如焚地赶来劝诫道:“兄台啊!你身为一代文宗,乃是众人敬仰效仿的楷模人物。如今怎能忘却当初报效国家、拯救天下苍生的宏伟抱负呢?倘若因此迷失心智,沉溺于男欢女爱之中不能自拔,那不仅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往严重里说,更是读书人道德沦丧的罪过呀!”

    面对好友苦口婆心的劝说,钱木斋却不以为然,当即据理力争反驳道:“我又何尝不想为国效力,一展宏图壮志?只可惜生不逢时,报国无门呐!你倒是说说看,何时曾给过我经世治国的机遇和舞台?”

    就这样,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 1644 年。这一年注定是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的多事之秋。先是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势如破竹,于三月十九日成功攻破北京城;紧接着,满清八旗大军在四月份浩浩荡荡地大举入关。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王朝,终在内外夹击之下土崩瓦解,轰然倒塌。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弘光帝于南京登基即位了。身为昔日明朝的旧臣,同时也是当今东林党极具代表性的人物——钱谦益,顺理成章地被众人推举成为南明的礼部尚书。

    只是,尽管他身负重任,面对眼前这般艰难困厄的局势,却也显得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根本无法与剽悍凶猛的满清相抗衡。

    时光匆匆流逝,仅仅过了一年而已,十万如狼似虎的满清大军便气势汹汹地一举攻克了扬州城。时任兵部尚书的史可法,面对敌军的威逼利诱,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气节和忠诚,宁可英勇就义也决不投降。而城中的无辜百姓们,则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伤亡不计其数。

    当这个噩耗传来时,钱谦益瞬间感到无比震惊和惶恐,内心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一般久久难以平静。怀着满腔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奋笔疾书,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血书,以此来抒发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志。

    不仅如此,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更是巾帼不让须眉,毅然挺身而出,代替丈夫前往边防地区进行巡查视察,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

    此时此刻的南京城里,依然屯驻着数十万士气高昂的大军严阵以待。朝中的各位大臣们也纷纷齐聚一堂,共商抵御外敌之策。其中,年仅二十一岁的郑成功更是豪情万丈地立下誓言,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誓死捍卫南京这座古都。

    “满洲八旗侵占我大明辽阔的疆土,残忍杀害我们的同胞百姓!”郑成功振臂高呼道:“保卫南都!保卫南都!保卫南都!”这一声声激昂豪迈的呼喊,响彻云霄,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弦,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去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京口防线竟然毫无抵抗之力,直接沦陷。就在此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郑成功正筹备着与南京联手抗清。而另一边,钱谦益却打起了如意算盘,想要坐享其成。更糟糕的是,据可靠情报透露,仅仅三天之后,清军将会兵临城下,将这座城市重重包围。如此一来,城池难保,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天清晨,钱谦益匆忙找来人,让他们给城外的清军传递口信。他提出了两个条件:其一,清军进城后绝对不能伤害城中无辜的百姓;其二,则是必须恢复已经废止的科举制度。可是,钱谦益的这番举动却引发了妻子柳如是的强烈不满。她怒目圆睁,高声斥责道:“身为堂堂大明的臣子,怎能轻易向满清投降?”

    面对柳如是的质问,钱谦益却显得异常镇定。他缓缓说道:“夫人呐,我所做的这一切,皆是为了城中千千万万的百姓着想。若不投降,一旦城破,必将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啊!”听到这里,柳如是一时竟无言以对,但心中的怒火依然熊熊燃烧。沉默片刻后,她猛地抬起头来,直勾勾地盯着钱谦益,毫不留情地质问道:“你怕死吗?”

    钱谦益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自然不怕死!”

    当天深夜,万籁俱寂,柳如是下定决心要与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以表忠贞之志。然而,当钱谦益听闻要自尽时,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只见他嗫嚅着说:“夫人殉国,我驯夫,此乃天经地义之事。只是……我实在不想死啊!”

    柳如是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令她敬仰的男人。她悲愤交加地质问:“难道你从未想过,一旦献城投降,你将会背负千古骂名吗?”钱谦益却一脸无奈地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唉,这湖水太冷了……”

    此话一出,柳如是犹如五雷轰顶,刹那间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都看错了这个人。绝望之下,她不再理会钱谦益的苦苦哀求,毅然决然地纵身一跃,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幸运的是,最终柳如是被路过的好心人及时救起。尽管保住了性命,但她的内心已然千疮百孔、悲痛欲绝。从那一刻起,她对钱谦益彻底心灰意冷,而这段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一段传奇。

    公元 1645 年 5 月 15 日,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如注般泼洒而下。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钱谦益却率领着南明众多大臣,卑躬屈膝地跪倒在泥泞之中,向着满清军队低下了他们曾经高傲的头颅。

    清军统帅趾高气扬,满脸得意之色,他甚至不需要动用一兵一卒,便能轻而易举地占领这座历史悠久、繁华壮丽的南京城。如此耻辱的场景,若是放在大明王朝强盛之时,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然而,如今它却真实地上演了。

    而更为令人愤怒和痛心的是,钱谦益竟然毫不犹豫地主动剃掉了头发,换上了满清的发型,一副谄媚讨好的模样。这一举动让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柳如是感到无比绝望与心寒。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果说投降只是为了避免百姓遭受战火涂炭,那么这种完全抛弃民族尊严、心甘情愿为清军效力的行为又究竟是为何?

    可是面对柳如是的质问与指责,钱谦益居然还能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阿明啊!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天下苍生,不让这片土地陷入无尽的战乱与灾难之中。”

    柳如是悲愤交加,大声反驳道:“哼!连我一介女流之辈都深知做人应当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你平日里满口的孔孟之道,讲得头头是道,可到头来呢?不过是个贪生怕死、毫无气节的懦夫罢了!”

    尽管钱谦益有着诸多借口,但事实却是他终究还是前往清朝担任了礼部右侍郎一职。可惜好景不长,或许是因为他降臣的身份备受猜忌,始终未能得到清廷的真正重用。仅仅过了短短一年时间,钱谦益便黯然选择辞官还乡。

    直到这一刻,当他回首往昔种种,看着满目疮痍的山河,以及那些对他鄙夷唾弃的目光时,钱谦益那颗曾经迷失的心才似乎渐渐苏醒过来,终于有所悔悟。从此之后,他开始悄悄地在背后资助那些反清复明的势力,试图以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

    然而,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一般匆匆流转,仅仅过去短短一年时间罢了,世间万物却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惊人变化。一直以来隐藏得极好的东窗之事,竟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败露开来,那位平日里看似精明强干的钱谦益,此刻竟是这般猝不及防,没有一丝一毫的心理准备就直接被官府逮捕入狱!这一惊天动地的消息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雳,猛然劈落在这个原本平静安宁的家庭之上,瞬间就让整个家陷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困境之中。

    为了能够将自己心心念念深爱着的丈夫从那暗无天日的牢狱之灾中解救出来,柳如是连片刻都不曾犹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那条充满艰辛险阻的四处奔走之路。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狂风暴雨,她都毫不退缩;不管白天黑夜,她总是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不辞辛劳,日夜兼程。为了达成目的,她想尽了一切可能想到的办法,动用了所有能够利用的人脉资源,不断地去疏通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竭尽全力地筹集着那一笔笔数额庞大的救命资金。家中多年积攒下来的丰厚财富,此时也如同决堤之水一般迅速流失耗尽,几乎到了荡然无存的地步。但即便如此,柳如是那颗坚定的心从未有过半分动摇,自始至终她都未曾放弃过哪怕一丝一毫的希望。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漫长岁月里那无数次艰难困苦的不懈努力,一直持续到公元 1649 年的时候,柳如是凭借着自己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成功地将身陷囹圄的钱谦益从那阴森恐怖的监狱之中营救而出。历经此番九死一生的磨难之后,钱谦益仿若在须臾之间醍醐灌顶,彻彻底底地看清了自己未来人生所应追寻的方向与目标——那就是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反清复明的伟大事业当中!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钱谦益始终如一地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之中。每一个日出日落,他都不曾有过丝毫懈怠;每一次困难险阻,他都咬紧牙关奋力前行。

    然而,命运仿佛是个爱恶作剧的顽童,总是在人们最满怀希望的时候,给予沉重一击。尽管钱谦益为了心中的理想倾尽所有、不懈拼搏,但时间就像那滔滔江水一般,冷酷无情地奔腾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毫不留情地碾碎了他的青春和梦想。

    终于,时光来到了公元 1664 年。那一年,寒风凛冽,吹落了枝头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子。钱谦益,这位曾经名震江南的大儒,也如同这片落叶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闭上双眼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不甘——他终究还是没能亲眼看到反清复明大业获得成功的光辉时刻。

    遥想当年,钱谦益可是江南一带极受尊敬的大学问家啊!凭借他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原本应该拥有一条平坦宽阔、辉煌灿烂的仕途之路。假以时日,他必定能够成为一代名臣,流芳百世,被后世之人传颂敬仰。

    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当清军汹涌而来,山河破碎之际,他却做出了那个令无数人痛心疾首的懦弱决定——向敌人屈膝下跪,选择投降。这一举动,不仅让他个人的声誉毁于一旦,更成为了他一生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从此之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提起钱谦益这个名字,人们都会想起他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并对他投以鄙夷和唾弃的目光。

    “大明可以灭亡,但天下绝不能就此沦陷啊!”钱谦益在心中歇斯底里地呐喊着,这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那原本就略显憔悴的面容此刻更是被痛苦和无奈所笼罩。也许,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当月光洒落在窗前时,他都会默默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深知自己所做出的那个决定背后,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苦衷和无奈。那些压力如同沉重的山岳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可他却无法向任何人倾诉。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关乎生死存亡,而他所走的道路注定充满了荆棘和坎坷。

    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未能理解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他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对他横加指责、谩骂,将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他一人身上。面对这些误解和攻击,钱谦益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但他依然坚信,时间终将会证明一切,总有一天,人们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怀着这份深深的遗憾与不甘,钱谦益缓缓地闭上了双眼,结束了他饱受争议的一生。他的身躯渐渐变得冰冷,但他那颗炽热的心却永远留在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等待着后人去解读其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