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燃98:强我华夏,煌煌盛世 > 第876章 贴水漂,随风浪

第876章 贴水漂,随风浪

    陈生是出了名的‘手多’,但他每一次的‘手多’总能给人不一样的大惊喜。

    让他帮忙调整一下海岸三防系统,他对海岸防御系统进行了一些修改后,让海岸三防系统直接通过数据参数就能锁定敌方潜艇,让敌方潜艇不得不后退出华国的500海里防御线。

    让他帮忙破解一下阿咩莉卡的大鸟无人机黑匣子,结果不仅把人家的黑匣子给破解了,还直接把人家的全频压制技术给破解了。

    那这一次……

    “我对地效飞行器的程序进行了一些修改,修改后的地效飞行器可以通过数据反馈对自己的飞行高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它会计算海浪和浪涌的高度,会紧贴海面08米的距离飞行,当遇到浪涌来时它会自己随波逐流一直和海浪保挂在08米的高度。”

    简单的说就是跟着海浪的起伏贴水漂,随风浪。

    “它上面的雷达制导和卫星制导系统的一些参数我也进行了一些调整,让它的数据处理能力更强一些。”

    “对视觉制导参数我也进行了一些修改,让它具备对航母大块头的简单识别能力,这样一来就算受到强干扰也基本不会打错目标了(不再是挑大的打)。”

    毫无疑问,陈生直接把里海怪物的许多缺点都弥补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自是要测试效果如何,于是便有了华国东海域的测试环节。

    很快,东海域那边的实验结果反馈回来了。

    “近距离五公里825功率全开都并未发现我们这款地效飞行器。”

    毫无疑问,地效飞行器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个难题战斗部给与了实验室三年时间解决,结果……

    致此,华国正式拥有了对付海上大块头地效杀手,只是赵老爷子心里已经再难起波澜。

    这不正是陈生嘛,很正常!

    只要有陈生在,一切困难好像是都变成了很简单的问题。

    “可惜地效战斗部的作战半径还是太短,也不知道导弹部那边什么时候能把两千公里和五千公里的制导反舰搞出来。”

    地效战斗部的作战半径只有500公里左右,直线作战距离1000公里,对于这个结果陈生多少是不怎么满意的。

    要说几千公里的远距反舰能力还得数东方快递才行,那个战斗部是由那位老人家在负责,记忆中还要十年才有机会看到。

    不过以华国战斗部的尿性,一般都是发一代实验一代研一代,基本上能发出来的情况下第二代的实验样机已经有了,第三代已经在研究中。

    这样算下来,五年时间应该就差不多搞出来了。

    “制导反舰和卫星导航精度有关,我们现在建立的导航系统再过两年基本已经可以满足需求,现在导弹部那边已经在着手解决精确引导问题。”

    赵老爷子开口道。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船厂那边现在怎样了,大家伙什么时候能试水?”

    之前陈生正在忙的正是船厂的事,船长那边赵老爷子因为忙陕兰基地这边的事一直没时间去关注。

    “快则年前,慢则明年吧。大问题基本都解决了,一些小问题在试航后再顺手解决就行了。”

    陈生想了想说道。

    “这么快?动力系统解决了”

    这真是让赵老爷子惊讶了,这个速度远远超出他的意料之外,虽然当初陈生把大家伙整个的结构图‘拿’了回来,但大家伙的动力系统是没有的。

    按照相关专家组的研究,以华国目前的船上动力技术,仅仅是要把动力这块啃下最少要七八年时间才行。

    “马马虎虎还行吧。毕竟有那么大个壳在不用制造,给里面安装上动力系统就行。”

    陈生说得轻松,但为了解决大家伙的核心动力问题,这两年他和小易把全世界的动力技术资料都进行了‘借’鉴。

    加上华科动力那边的全力支持和小易三分之一算力支持,才总算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目前大家伙已经到了最后测试阶段,只要能通过检验就能下水试航。

    “目前大家伙采用的是常规动力和超级电容结合的方法,一切顺利的话下一步计划是加上电磁弹射技术。”

    不得不说刘浩存这位电池大王发明的超级电容虽然成本高,也存在一些缺陷,但完美的解决了大家伙后备储能的问题。

    现在的超级电容一次储能就可以让战舰进行常规作战三天两夜,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别的战舰。

    至于电磁技术,华国一直有团队在研究,技术方面也已经有了初步成果,现在缺的只是一个应用场地问题。

    其实想想后来的电磁弹射技术那么快就能上舰应用不可能是短时间内完成的,肯定是早已经就有在研究。

    陈生为此还特意去看过的资料,确实如他所想的这项技术华国已经投入研究了将近三十年,都是老人在的那个年代就立的项。

    那个时候的优良传统就是,甭管会不会,国外有的国内先立了项再说,立了项就可以让人展开研究,哪怕看着国外的报导从零开始也可以。

    两人一路闲聊一路朝陕兰无人机基地某个区域走去,两人很快来到地下室区域。

    明面上的陕兰无人机基地还是和原来大小差不多,但这里的地下却早已经扩大了数十倍。

    里面采用的是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一些重要区域更是覆盖上了数层厚厚的强化钢材料。

    两人一路畅通无阻很快来到基地最重要的地下室,那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地下空间。

    此时的地下空间的中央,数十位科研人员正围绕在一个数米长的圆桶状物体前记录着各种数据。

    圆桶装物长约三米,直径将近半米,一层叠着一叠层次分明,上面穿插着各种各样的线路,线路整整齐齐的如同一个艺术品。

    从二层看到那结构复杂的圆桶状物,陈生眼中闪烁着兴奋之色。

    “老爷子,这玩意什么时候能试装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