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系统之大明1644 > 第518章 蒋府讲学

第518章 蒋府讲学

    从正堂出来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但寺庙前仍然有不少信徒在排队等待上香祈福。

    看着这群源源不断、持续供奉香火的百姓,朱由检再次暗暗感慨:这就是朕的子民呐!!!

    离开寺庙后,朱由检一行人找到了一家客栈歇脚。尽管旅途劳顿,但朱由检依然在休沐片刻后,带着周皇后继续穿梭在大街小巷。

    一夜无话,第二日很快到来,吃过早膳后,朱由检直接吩咐前往晋江。

    这一次南下,除了王承恩外,只有四名侍卫跟随,虽说人数不多但行动起来却非常便利,但凡想去哪里,众人直接上车就可以出发。

    作为泉州的一个下辖县,晋江位于泉州的南部,两者间距离并不远,也就不过三十余里的路程,几人乘坐机车很快便到达。

    “皇后,这便是蒋阁老的故乡了!”刚刚下车,朱由检便指着前方城池给周皇后说道。

    不得不说,如今大明的发展甚是迅速,朱由检一行一路走下来,很多城池范围都已经扩建到原有城墙之外,大量新修水泥路的四周,都建起不少民房和商铺。

    同时,这些建筑的风格亦在慢慢转变,由于水泥和砖块的大量应用,大明建筑风格不仅仅是局限在木制为主,而是相互贯通,由百姓的喜好来决定。

    “老爷,咱们先去哪里?”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周皇后永远是最兴奋的一个。

    朱由检驻足想了想,回答道:“蒋卿在此讲学,朕听说过,他的府上应该离此地不远,先去他府上看看吧!”

    目前由于学府正在修建,蒋德璟在辞官归乡后不久,便在自己的府邸辟出一块地方,暂时作为讲学之所。

    要知道,大明原内阁首辅亲自开课讲学,所产生的影响简直难以估量!

    当这一消息刚刚传出,瞬间就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许多学子纷纷从泉州奔赴晋江,不仅如此,就连整个福建以及周边行省的各个府县的学子也都蜂拥而至,他们无一不是为了聆听这位大儒级人物的宝贵经验。

    因此,整个晋江来来往往的行人,看起来简直比泉州还多,而且几乎都是一副学子模样。朱由检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羡慕之情:“蒋卿不愧是一代大儒啊,能吸引这么多学子前来求学,真是令人钦佩。相比之下,朕可没有这样的魅力和影响力啊!”

    周皇后却是摇头微笑着回应道:“呵呵,陛下您这话可有点不实了。以妾身看来,如果陛下您亲自开课讲学,恐怕整个大明的学子都会争先恐后地赶到京城来聆听您的教诲呢!”

    朱由检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自己作为皇帝,有很多责任和使命需要去履行,但对于讲学这种事情,他觉得自己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一行人边走边向路人打听,很快就从学子口中打听到蒋府的具体位置。当他们抵达时,恰好赶上蒋德璟正在讲学,屋内传来学子们积极提问的声音。

    “夫子大人,您认为我大明为何能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发展成为如此庞大繁荣的帝国?难道仅仅是陛下一人之功吗?”

    这蒋府名义上被称为府院,其实比一般的农家院子也大不了多少,一个两进的祖屋,讲学之所就在进府门左边的一块空地上。

    由于占地面积有限,一次只能容纳数十名学子入座,其余渴望聆听讲学的学子们,皆只能站在围墙之外捕捉里面的声音。

    “哈哈,这位学子提问提的好啊!”从院内传出了蒋德璟爽朗的笑声:“我大明如此迅猛的发展,陛下自然是功绩最大的圣君!不过,老夫却以为此话太过于片面和绝对了!”

    “还请夫子赐教!”刚刚提问的学子再道。

    “陛下自登极以来,废八股兴学科,灭匪患御外侮,乃是我大明帝国当世圣君,其功绩早已超过三皇五帝,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我大明的荣虽首在陛下,兴却在大明的万千黎民百姓上!诸位学子们可曾知道,陛下对我等臣子教诲最多的是何言吗?”

    随着蒋德璟的此问一出,里面一阵齐声道:“还请老夫子赐教!”

    而外面的周皇后当即好奇的笑问:“老爷,您给蒋阁老他们说什么了?让阁老记得这么清楚啊??”

    说实话,朱由检亦在暗自思索:朕到底说什么了??

    “啊?啊!朕朕每日说过的话如此之多,一时半会儿哪里记得!”

    “啧啧陛下,君无戏言呐!您居然给忘了!!”周皇后笑着调侃道。

    就在朱由检无比尴尬时,蒋德璟的声音再度传来。

    “老夫忝为阁臣十数载,陛下始终把天下万民放在首位,经常教诲臣子: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同样我大明在这许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磨难,如外敌入侵、贼匪祸乱等,但他们始终心系朝廷,坚定地支持着朝廷的政策。

    也正是因为有了广大忠诚的臣民共同努力,朝廷才能克服重重困难,走向繁荣昌盛。所以说,老夫以为天下之兴在于黎民百姓!“

    不得不说,蒋德璟的这番话,当真是说到朱由检的心坎上了。

    回忆起自己一路走过的历程,每一次的艰难险阻,都是在万民的支持下才得以克服。

    无论是面对李自成、张献忠的叛乱,还是抵御建奴的入侵,甚至是与荷兰及欧洲诸国的战争,无不是依靠着广大民众的力量。那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他们来自于大明的各个阶层,是万民中的一员。

    他们为了大明的安宁,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这种万民一心的精神,正是大明帝国能够屹立不倒的基石。

    “夫子大人,说的好!晚辈受教了!”

    “对啊,夫子大人不愧是大学士,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我大明有夫子这样的大儒,有陛下那样的圣君,当是千秋万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