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双眼无神,脸色不太好看。
庞统说道:“主公勿忧,这蜀汉必不是指刘璋,也可能是主公。”
他指向西川的方向,微笑笑道:“主公若得了蜀地,和荆州连成一片,进可攻退可守,再联吴抗曹,未来大有可期。”
天幕上已经爆出,未来司马代曹,将一统天下。
正因如此,司马家取代曹魏将不会再发生,此事足以说明,曹魏势大。
如此一来,蜀汉和东吴的联盟将更加稳固。
诸葛亮没有说什么,微微点头。
东吴的孙权也是这么想的。
许昌宫殿外,刘协十分伤感,曹魏最终还是篡位了,大汉终究还是亡了。
想到曹魏最后的下场,刘协感觉大快人心,却又更加失落。这一世,司马家完了,曹家怕是会笑到最后。
蒙毅正在奋笔疾书,记录孝文帝的各项政策。赢阴嫚凭借记忆,在一旁作出补充。
言文清的电脑上什么都有,但那都是简体字,两人不认识,又不好麻烦言文清,只能凭记忆记录。
始皇帝一言不发,正在思考孝文帝的一些政策,在大秦是否有施行的可行性。
刘邦也正在和萧何、张良商讨。
大汉刚平定天下,吏治暂时不需要过多考虑,均田制和三长制倒是非常不错,很值得借鉴。
至于东汉,刘邦只是心下疑惑,这东汉的皇帝,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刘家子孙?
汉武帝、汉宣帝、汉光武帝、宋武帝等帝王也在和大臣讨论,孝文帝的哪些政策,可以在本朝施行。
杨坚看着天幕暗暗点头,后世人对魏孝文帝的评价,他十分认可。
同时,他对伟大帝王的评选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魏孝文帝的武功不如前面几位帝王,文治却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排名更靠前。
而天幕上提到的隋唐盛世,让杨坚微微皱眉。
难道,我大隋,是亡于唐朝?
这唐朝,又是谁建立的?
李世民很吃惊,他很认可孝文帝,却想不到,后世人对魏孝文帝评价竟如此之高!
隋唐盛世。
不管他隋朝如何,这大唐的盛世,必须始于我李世民!
赵匡胤有些羡慕孝文帝。
此人既没有统一天下,也没有让北魏多强盛,仅凭文治,就已经名垂千古。
赵匡胤再一次下定决心,此生必定收服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号。
朱元璋指着天幕:“标儿,以前咱没注意到,这孝文帝竟如此厉害。”
他笑道:“现在这天幕一说,这位孝文帝施行的政策利国利民,又开创先和,融入我汉人文化,不愧被后世人评为伟大的帝王。”
朱标笑道:“父皇恢复我中华,又一心为民,是更伟大的帝王!”
朱元璋哈哈大笑,笑声传出去好远好远。
笑了几下,朱元璋突然停了下来,皱眉说道:“标儿,你说咱把你的兄弟们分封出去,他们将来会不会也像司马家一样,反叛朝廷?”
朱标皱了一下眉头,没有说话。
父皇在,自己的那些弟弟们绝对不敢。
自己在位,他们应该也不敢。
可是自己的儿子呢,孙子呢?
朱元璋见状,脸色阴沉了下来。
他越想脸色越不好看。
看来,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出去,未必是最好的安排。
对孝文帝的排名和评价,康熙帝没怎么在意,乾隆却非常不满。
一个小小的北魏,几项政策也就那样,凭什么能排在圣祖前面?凭什么可以压在自己头上?
天幕开始继续播放:
”排名第十位,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氏宗亲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公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吕氏宗亲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他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他还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对当时农生产的迅速恢复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当时各诸侯王掌握着封国内的政治、经济大权,对国家的统一和中央政权的巩固形成了严重威胁。汉文帝先后粉碎了刘兴居和刘长的谋反,又接受贾谊提出的分割大的诸侯的建议,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他还妥善处理好汉朝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继续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加强了边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汉境,都被他及时派兵还击,赶出了塞外。
汉文帝在高祖的基础上,进一步废除了肉刑和诽谤妖言罪等一些严邢苛法。他实行平狱缓刑,约法省禁的政策,并带头执行法制判决,作为一个封建国君,这是难能可贵的。
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了贾谊、晃错、张释之、周亚夫等人才,开创了文景盛世的繁荣局面。
他节俭敦朴,严于律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做得比较好的。在位期间,宫室、苑圃、车骑、服御很少增添。他反对厚葬,陪葬品全用陶器,不准用金银等贵重金属。他还主张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病死于长安末央宫,庙号为太宗,谥文帝。其子刘启继位,即景帝。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的统治时期称为ot文景之治ot。
汉文帝刘恒开创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可谓一代明君。”
刘邦越听脸色越黑,等天幕停下后,大喝道:“陈平、周勃何在?”
一直低调的陈平、周勃上前行礼:“臣在!”
刘邦寒声说道:“你二人带三千甲士,将吕氏诸人全部押入大牢。敢有反抗者,杀!”
“诺!”
陈平、周勃得令,转身离去。
刘邦从来不是仁慈的人,他再次下令:“来人,封锁甘泉宫。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违令者,杀无赦!”
“诺!”
两名侍卫得令,匆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