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随着夕阳隐入山头慢慢落下帷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也顺势把鹳雀楼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此后李程在观众们的再三要求下经历了一系列的爬山活动。
那保存在唐朝佛殿的五台山、那天下第二的北岳恒山还有千锤万凿的云冈石窟。
据说在五台山的井水中可以看到前世今生。
但当年明月等到了午夜也未曾落入宁静的古井。
而五州山上的巨大佛像也从来未曾庇佑世人。
佛家总爱说着前世今生的因果。
殊不知在我们华夏儿女却始终是热衷于破除心魔。
这几座山峰在李程的脚下并没有造成多大的阻碍。
因而平遥古城的风才会吹的如此惬意。
这座始建于西周经过了两千多年风霜的古城,却是在明太祖的手下完成了重建与扩张。
对于文化的传承达到近乎痴迷的晋省人民自然是保留先辈们遗产最多的地方。
这一间间房子,一条条街道。
都是历史中有关于华夏大地的记忆。
都是前人走过的路。
无论悲伤或者辉煌。
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李程也差不多把晋省的大部分景区都已经游完了。
“这以省为单位的系列,看的真是过瘾啊。”
“话说朋友们你们喜欢晋省的那个景点。”
“我想去恒山,遥知果老登仙处,此时方知非人间!”
“我要去平遥古城,这一砖一瓦的可太迷人了。”
“明清的古镇几乎完美的保留了下来,这就很有北方的韵味。”
“我想去云冈石窟,那个大佛太壮观了。”
“我想去五台山,虽然我不信佛,但那虔诚的信徒感染了我,我想去进献三柱清香,期望有一天能重来还愿!”
“当然悬空寺也是不能不去的景点,三教融合之地抬头是满天繁星,低头万丈深渊,这感觉想想就很棒!”
终于,
晋省最后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景点雁门关就要呼之欲出。
而晋省之行也将要走到终点
雁门关景区,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
从这里开始,关外就是茫茫大漠,而关内则是中原大地。
自古以来,战争总离不开这个关隘。
战国时期的武安君李牧就据守在此地,让关外匈奴望关兴叹。
而卫青、霍去病也是从这里出发,迈向了破灭匈奴人的征程。
到了北宋,这个关隘也成了那满门忠烈杨家将的泣血之地。
自古以来都有得雁门关者得天下的说法。
所以这里总是充满着战争与血泪。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
作为战争最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古关隘。
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在这里你仿佛能看到卫青霍去病与匈奴厮杀的场景。
在这里你仿佛能听到昭君出塞时那哀婉凄凉的琴声。
在雁门古道传来的是走西口的马铃声。
在雁门你见到的将是三千多年来的沧桑历史与风云际会。
在这里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是雁门关。
这里的烙印已经深深刻在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
而此番,我必定要把这一切告诉世人,告诉他们,雁门关曾经发生的这些事情。
这些曾经存在过却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
在简单探查了一下雁门关之后,李程便在直播间改了个通知。
三晋风云之雁门雄关。
光是看到这个标题,观众们就已经能全都兴奋了。
“兄弟们,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雁门关,终于等到你!”
“光是听到三个字我就仿佛全身都在燃烧。”
“太期待了。”
“你们在燃什么?雁门关而已嘛。”
“雁门关而已?”
“兄弟,你是没学过历史吗?”
“这可是雁门关啊!”
“战国十大名将李牧的雁门关!”
“卫青霍去病的英雄起始之地。”
“更是昭君出塞的重要场所。”
“也是杨家将挥洒血泪的悲情关隘。”
“这里的传奇故事可是多到,可以涵盖到华夏历史中的各个重要阶段。”
“你告诉我雁门关而已?”
“要不是我了解你,我都要报警查你祖上三代了。”
这天上午十点,在李程的直播间,镜头的视角如同一只飞翔的雄鹰。
从塞外飞向雁门,由远及近慢慢把雁门关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沿着雁门古道盘旋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肃杀与苍凉。
远处的烽火台孤傲耸立好像不期待热血的喷张。
而蜿蜒起伏的内长城犹如巨龙,盘旋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雁门山巅,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飞翔。
“这就是雁门关吗?”
“这也太雄伟了。”
“怪不得会被称为中华第一雄关!”
镜头慢慢拉近,李程出现在镜头中。
他一步步走出关门。
景色随着他的脚步逐渐变幻。
本来空无一天的雁门关此刻变得热闹非凡。
“这是上科技了?”
“果然来到了熟悉的环节。”
“话说这是那个朝代?”
“有没有懂的大哥,前来解惑?”
“解什么?好好看直播。没见右上角的字吗?”
“昭君出塞!”
“这特么是汉代!”
“唉,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随着一首王昭君缓缓吟诵出,送亲队伍中那凄凉的琴音慢慢响了起来。
在送亲队伍的中间。
刚出关门塞外的风沙就送出了最为热烈的欢迎仪式。
马车的布帘被猛烈吹起。
一个绝色美人若隐若现。
这可是王昭君啊,本为美人,却身负不幸之命运。
她是不幸的吗?
不,不幸的是汉家儿女。
她知道她这西出之后就再也无望回归故土。
但她同时也知晓,它若不去,那汉家百姓怎么办?
边疆千万家庭怎么办?
来去如风、没有礼教的匈奴人可是丝毫都没有怜悯之心的。
一人的悲哀换来千万家的笑意融融是值得的。
年仅十几岁的昭君就已经想通了此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