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六十年代之回到大厂当厨子 > 第124章 存款

第124章 存款

    王建国今天包的菜莽不小,按人头一人一个,有小孩胳膊长,王建国自己吃了一个,王姑奶吃了边上小一点的。

    挑个最大的,王建国切成四块,考虑到孩子吃着不方便,又取出来两个小碗,一个碗里放了一块。

    俩孩子吃的不抬头,吃完了之后,嘴上手上,前襟上全是菜。

    王姑奶笑话他俩:“你俩吃的跟种地撒种一样,来来,太太给擦擦。”

    说完投条毛巾仔仔细细的给俩小馋猫擦干净。

    志勇跟志强看着大盆里的鸡蛋汤,还有馍筐里剩余的菜莽,有点为难。

    问王建国:“爸爸,我想喝鸡蛋汤,还想吃菜莽,可是吃不下了怎么办?”

    这有啥难的,万能爸爸王建国出马。

    鸡蛋汤一人盛了半碗,菜莽一人又塞了一小块到嘴里,算是解决了这个小问题。

    吃完之后,王姑奶一手一个,拉走哄着准备睡觉了。

    第一次的时候,王建国还问:“吃饱就睡会不会积食?”

    王姑奶笑他:“哪次不得在屋里玩上半个小时,你以为我是神仙,说哄睡着就睡着了。”

    祖孙三人一走,院子里就剩下王建国了,就那么三四个碗跟筷子,一过水就齐活了。

    王建国自己坐下来开始琢磨,杨健康的到访,让他想到了之后的一系列事。

    从78年年底开始,知青就陆续返城了。

    大批的无业青年回到城市,直接影响了治安和稳定。

    79年2月,第一批实际意义上的个体工商户产生了,此后经历了各种曲折,到了八十年代应运而生了“倒爷”这个行当。

    王建国一直有个小想法,那就是开个自己的小饭店,做点自己喜欢做的菜,松鹤楼的卤方给他增添了不少信心、

    当然王建国现在连点风声都不敢露出来,不然他妈再开明也接受不了。

    要说现在日子过的怎么样,说不好那是瞎了眼了。

    可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正是什么都不缺,人才有勇气去改变现状。

    瞎想了一会,王姑奶走了出来,示意王建国俩孩子都睡着了,摆着手让他也回去休息。

    王建国这人识劝,夏日炎炎正好眠,睡觉正好。

    这一觉睡到了李娟婆媳俩回家,连孩子啥时候出去玩的都不知道。

    李娟打了盆水进屋擦洗换衣服才给王建国吵醒。

    懒懒的躺床上眯着眼不想动,问:“这会儿几点了?”

    李娟正低头扣扣子,往堂屋探了下头:“快四点了,你别睡了,晚上再走了困。”

    王建国睡的嗓子眼冒烟,到堂屋抓起自己的大搪瓷缸子咕咚咕咚就往下灌,一缸子水下肚这才感觉活了过来。

    想起来舒舒坦坦不用缩手缩脚睡的这一觉,问李娟:“娟儿,咱们把西厢房收拾收拾,给俩小子搬出去怎么样?”

    李娟扣完扣子,用手展了展衣襟,回道:“不怎么样,你要是能说那你就商量个看看。”

    王建国啧啧两声,确实不好办。

    但是俩孩子都七岁半了,平时夫妻俩想干点什么跟做贼一样。

    要是冬天吧,挤挤暖和,这大夏天的都挤一块睡,确实也不怎么舒服。

    王建国先去查探下地形,西厢房里王姑奶的各种宝贝也是个问题,不过吃了一冬一春,也不剩下啥了,就一些空架子还有干菜放在那。

    想了想,又把杂货间门打开,这屋子里倒是没放什么东西,之前是当柴火间使,老太太来了之后,在王建国的帮助下,靠着后墙搭了个柴火垛。

    按王姑奶的原话:“你家阔气的很哩,连柴火都占间屋子。”

    连放的锄头背篓啥的,都让王姑奶再门廊那订几个钉子挂了起来。

    剩下这点破烂收拾出来,开门开窗通通潮气,然后墙上再糊点报纸,瞅着比租给别人的那两间东厢房还好点。

    医院对面的东厢房都收了六年多的房租了,虽说没有红旗公社的整租贵,就那不配家具光房子,一间还一块五呢。

    一个月这么一倒手净挣两块钱,一年就是二十四块钱。有郑老太太这个得力助手,每年只需要过去看个两三次,送点小点心,老太太也愿意挣这个小钱。

    光两处房租一年就能挣个八十四块钱,看着家里存款一个劲儿的涨,李娟对王建国都大方了起来,一个月的零花钱从一块都涨到三块了,当然也跟俩人工资都上涨了有关系。

    一边算着家里的小账,一边手下不停的收拾。

    到了吃晚饭前,打扫的七七八八了。

    等明天下午溜回来会把报纸贴了,大晚上的南窗就不开了,省的招蚊子。

    闷到倒座房里干了这么会子活,出来衣服都湿透了。

    王姑奶中间还去了一趟,看是收拾屋子就没多嘴。

    就是可惜还得洗衣服,老太太原话是:“知道要出汗你不会脱了再干,这衣服洗多了容易烂。”

    王建国嘿嘿一笑给话差一边去,老一辈人的节俭思想是个根深蒂固的,不可能试图去改变。

    出了门扬声问:“俩孩子回来没有?”

    建国妈正在摆饭,听见问话回了句:“这会跑屋里喝水去了,嫌绿豆汤太烫。”

    吃晚饭的时候,王建国把杨健康的来意说了下。

    建国妈拿着筷子想了下,这价格不高,但是也不算低,再有人情在里面,所以跟儿子说:“差不多就行了,只当结个善缘吧。”

    王建国看着他妈乐:“这也就是个正常价格,您还说的跟咱们吃多大亏一样。”

    建国妈夹了块凉拌黄瓜,吃完了才回:“机械厂工作向来是有价无市,你以为他找别人能那么容易啊。”

    王建国问:“杨健康他丈母娘是哪家人,妈你知道不?”

    建国妈想了想:“好像你结婚那天谁跟我说了一嘴,应该是哪个区的领导。不过咱们也不用上赶着巴结他,只看你俩平时关系处的好份上,咱不拿这个架子,差不多就行了。”

    建国妈又重复了句,俩孩子一听就学上了:“差不多就行了,差不多就行了。”

    王建国笑着拿筷子点着这俩小屁孩:“还教育起你爸爸来了,吃完饭把作业拿来看看!”

    顿时两个孩子唉声叹气,菜莽都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