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暮影武者 > 第45章 氧元素

第45章 氧元素

    卡镂镐燊释学院的氧元素探秘之旅

    在卡镂镐燊释学院那如梦如幻的世界里,古老的建筑与神秘的魔法气息交织在一起。校园中,奇异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像是通往神秘领域的路标。

    汪鑫焱和小璇,这两位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年轻学子,如同两颗闪耀的新星,在学院的奇妙旅程中不断探索。今天,他们又站在了新的求知门槛前,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好奇的光芒,等待着老师开启新的探索之旅。

    而带领他们的,是备受尊敬的艾莉丝老师。艾莉丝老师身着一袭华丽的长袍,长袍上的神秘图案在光线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她那深邃的眼眸中,总是透着一种能看穿一切奥秘的光芒,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从容,就像一位指引迷途之人的智慧女神。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探索的是氧元素。”艾莉丝老师的声音如同清澈的溪流,在实验室中缓缓流淌,瞬间吸引了汪鑫焱和小璇的全部注意力。“氧(英文名:Oxygen),化学元素,符号为 O,原子序数为 8,原子量为 15999,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 VIA 族,其电子排布为[He]2s22p?。氧元素是地壳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维持动植物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它的活泼性非常强,可以与其他元素结合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老师带着他们走进了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宛如一个神秘的魔法殿堂,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复杂的化学公式和元素周期表,那些公式像是神秘的魔法符文,元素周期表则像是一幅巨大的宇宙星图,指引着探索元素奥秘的方向。实验室的中央摆放着各式各样先进而精密的仪器设备,有的仪器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有的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仿佛它们都在等待着被唤醒,去揭示氧元素的神秘面纱。

    “早在公元前 2 世纪,拜占庭的费隆(Philo)就思考了气体的膨胀和收缩,他的吸水蜡烛试验为我们对气体的理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炼丹术盛行,当时的人用火硝加热等方法,唐朝时就开始了对氧的提炼和研究,中国对氧气的最早发现时间可能大概是在 6 世纪。”老师一边讲述着氧元素的发现历史,一边在实验室中踱步,她的身影在各种仪器之间穿梭,仿佛是在穿越时空,追寻着古人探索的足迹。

    “18 世纪初,德国化学家施塔尔(Stahl GE)等人提出‘燃素理论’,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均由灰和‘燃素’组成,物质燃烧后剩下来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间去了。然而,这个理论在后来的研究中被证明是错误的。”老师拿起一个装有氧化汞的容器,继续说道,“1767 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尔海姆·舍勒(Carl Wilhelm Sheele)通过加热硝石(亚硝酸盐)得到了氧气,他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元素,而是将它称之为‘硝石的挥发物’。1771 年,他再次独立发现了氧气,此次将它称之为‘火焰空气’。1774 年,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通过加热氧化汞(HgO)产生了氧气,但由于他是燃素说的崇拜者,认为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一种‘脱燃素空气’。”

    老师将氧化汞放入一个特制的加热装置中,模拟当年科学家们的实验。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汞逐渐分解,产生了气体。“同学们,看,这就是当时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但真正揭开氧气神秘面纱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avoisier)。1777 年,他通过实验也产生了氧气,并对该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不过,他错误地认为氧气是形成所有酸所必需的组成部分,因此他采用古希腊语中的酸(oxys)和形成(genes)来命名这种气体,称之为氧(oxygen)。中国清末学者徐寿把这种气体称为‘羊气’,后来为了统一,取了其中的‘羊’字;因是气体,又加了部首‘气’头,成为今天我们使用的‘氧’字。”

    “氧元素的发现历程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段精彩篇章,它让我们明白,科学的进步是一个不断质疑、探索和突破的过程。”老师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科学先辈们的敬意,她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在汪鑫焱和小璇心中种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接着,老师开始讲解氧元素的生理作用。“同学们,氧在人体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人体而言,呼吸作用是我们摄取氧气的主要方式。人体从外界呼吸的氧首先进入肺泡,弥散到肺部的毛细血管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神奇的接力赛,氧气在血红蛋白这个‘小货车’的运载下,随着血液在心脏的驱动下由动脉输往全身。当到达毛细血管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出氧并携走二氧化碳,这时由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出来的氧为溶解氧,进入细胞线粒体,完成氧化还原反应,与糖、蛋白质、脂肪作用产生热量释放机械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皮肤也在呼吸哦,虽然皮肤呼吸量仅是肺呼吸量的 1,但只要皮肤呼吸停止 40 分钟就可能会导致人体死亡。皮肤通过在组织内燃烧糖,把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此同时通过汗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散发热、排泄有害物质、蒸发水分等。”

    老师拿起一个人体呼吸系统的模型,详细地向他们展示氧气在其中的运行路径。“你们看,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这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结构,每一个部分都在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肺泡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氧气站’,它们有着巨大的表面积,能够让氧气快速地进入血液。”

    “对于植物体而言,它们既能消耗氧气,又能产生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辐射能在水的参与下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这是大自然中最神奇的化学反应之一。而在进行呼吸作用时,植物吸收氧气将体内一部分碳水化合物氧化还原为二氧化碳放出,同时把在光合作用时固定的能量的一部分重新释放出来。植物的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夜间,光合作用停止,只存在呼吸作用。这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维持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使得氧在自然界中实现了循环利用。”老师走到一盆绿色植物前,轻轻抚摸着叶片,向他们解释着植物与氧的奇妙关系。

    “对于水生动物来说,水中氧含量只有空气中氧含量的 5,而且氧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更慢一些,所以它们拥有比陆生动物更有效的呼吸器官。水生动物通常靠鳃吸入氧气维持生命活动,鳃就像是一个高效的氧气过滤器,能够从水中提取出足够的氧气。而陆生动物的呼吸方式则多种多样,无尾两栖类动物通过肺和皮肤进行呼吸,肺内壁呈蜂窝状,但肺的表面积不大,因此,皮肤呼吸仍占重要地位。爬行动物的肺虽然和两栖类一样为囊状,但其内壁有复杂的间隔,把内腔分隔成蜂窝状小室,使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不同的动物根据自身的生存环境,进化出了适应的呼吸方式,这都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老师又拿出一些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的模型,展示它们的呼吸器官和呼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