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塘埂上修蛇庙,
老人洗脸见鬼跳。
余征钓鱼能发家,
一壶老酒立功劳。
黄家湾的东头有一口大塘,塘南边是大塘埂,塘埂西头还有一眼破井,井水又浑又臭,已经有好多年没用了。因为这个水塘比较深,以前曾经发生过溺水事件,所以,都说这儿野,大人都不让小孩子走到这里。因此,塘埂及以下的荒地里,到处是芦蒿满地荒草萋萋。
柳豹推着小车装着砖头,走在路坝通往塘埂的路上,小车“吱吱扭扭”的叫着。德州德斌几个人也在往塘埂上扛檩条。二毛德华德福几个正在塘埂上铲草,平整场地,挖地基。金帛尤亲自到场,指挥着码砖头放檩条挖地基。
等德贵回来的时候,庙墙已经砌到半人高了。庙的建设是按金帛尤的想法设计的,大小只有一间,庙门大开,进去是一段三尺高的供案,里面按德贵说的放一个排缸供蛇栖息。
德贵看着忙碌的人们心里很过意不去,自己又不会泥匠活,只好从一位老人手里接过铁锨,帮着和泥巴。
这老人叫黄祖安,是一个六十多岁的鳏夫,平时,总蜗居在家里,不爱说话。今天听说修庙,他也过来帮忙和泥巴,干了一会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德贵接过了铁锨,他一边擦着汗一边朝塘边走去,准备洗个脸。他刚捧一捧水,还没有敷到脸上,就看见水塘里一条黑梗突然爆起,吓得老人扭头就往埂上爬,嘴里不住地叫道:“我的娘啊,鬼啊,真有鬼啊!”
大伙正忙碌着,根本没留意老人到塘边洗脸,忽然听老人喊着“有鬼”,这才朝老人看去,只见老人吓得脸色发白,嘴唇还直哆嗦。
德贵急忙放下铁锨跑过去扶住老人,问道:“叔,怎么了,看见什么了?”
老人颤颤巍巍的说道:“看——看见——水塘里,有——有鬼——啊!”
德贵急忙朝塘里观看,只见水塘里虽然无风但有波浪,这波浪好像是从塘心向外扩散的,于是说道:“噢,你可能看到了大鱼翻浪啦,这大白天哪里有鬼啊!”
听德贵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就没再理会,各自干着手里的活。可是,老人很执拗,坚信这塘里就是有鬼。他说:“你们不信是吧!告诉你们,我表侄就是被这塘里的鬼给吓神经的。”接着,他悄悄地给德贵讲起了他表侄的故事。
原来,老人有个表侄叫余征,住在黄家湾北边余湾。余征有个外号“鱼鹰子”,听这外号就知道余征爱逮鱼。年轻的时候,余征家里有十几亩地,日子过得还可以。可是,自从喜欢上钓鱼以后,不论是阳光明媚还是刮风下雨,他都会蹲在河边或者塘边钓鱼。常言说,逮鱼摸虾,误了庄稼。时间长了,土地多有撂荒,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有一年,只有六岁的儿子来宝得了一场大病。为了给儿子看病,余征不得不卖掉几亩地,剩下几亩薄地仅够糊口度日。但是,余征仍然未改钓鱼爱好,还是天天在河边塘边溜达。有时候钓多了,也能换几个钱花。
这一年大旱,沟塘堰渠都干得底朝天,地里的庄稼也没有了收成。余征只好靠钓鱼维持生计。塘里没水,钓鱼只有到淮河里。可是,淮河里的钓鱼人特别多,来自十几里以外的都有。连续几天,余征每天的鱼获都是少了几条,急得他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一天,他又拿着鱼竿鱼篓来到河边,找了一个位置,扔下一团麦麸,开始钓了起来。开始,钓了一个时辰也没有一个上钩的。余征屁股坐的有点疼,他站起来活动筋骨,抬头一看,只见傍河两岸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坐满了钓鱼人。这时,就听一个声音喊道:“老兄,咋样啊?”
余征寻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河边上来了一位钓友。他头戴斗笠,上穿绸褂,下穿细布单裤,手拿稀节竹制鱼竿,鱼竿稍上还弯出一个半圆。余征一看,知道是一富家子弟,叹口气说道:“唉,没见眼呢!如今鱼难钓啊!”
那人说道:“是吗,听人说这河里不是有很多鱼吗?”
“如今不行喽!河水越来越浅,钓鱼人成群结队,哪有那么多鱼啊!”余征说道。
“噢!试试看吧!”那人说道。
余征没再说话。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余征终于钓了一条鲫鱼。他扭头看看那人,只见那人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忙不迭的抛竿上鱼取鱼,抛竿上鱼取鱼。余征看得有些发呆,又是惊奇又是羡慕。嗨,哪来的高手?这么厉害!
余征实在是钓不下去了,索性收起鱼竿来到那人跟前,一边看钓一边跟那人唠嗑。
经过一番交流,余征对那人有了基本的了解。原来,那人姓王名诚,是板桥店的,离这儿三十多里。王诚家庭富裕,为人豪爽,别无爱好,唯爱钓鱼。他钓鱼不是为了吃,也不是为了卖钱,纯粹就是喜欢提鱼时鱼竿一抖一抖的那种感觉。
“老兄,你咋不钓啦?”王诚问余征。
“老弟啊,我都钓了两个时辰了,可是只钓了一条鲫鱼,看着你不停地扯,我都羡慕死啦!”余征说道。
“你是咋弄的嘞?是鱼窝子不好,还是怨什么呢?”王诚问。
“我哪有什么鱼窝子?就是一把麦麸。”余征说道。
“噢,光用麦麸哪能中啊!要不,我给你一点窝子,看中不中?”王诚说着就将自己的鱼窝子给余征捏了一团。
余征拿着鱼窝子,回去扔到自己的钓位上。过了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只见水面上水泡点点,好像发窝了。余征赶紧下钩试钓,果然是鱼获连连。不大一会儿,余征就钓了半鱼篓。
晌午的时候,来宝在岸上喊余征吃饭。余征收拾收拾东西,然后来到王诚跟前,一边说着感激的话,一边非要邀请王诚到家吃饭。王诚一边婉言谢绝,一边拿出自带的干粮吃了起来。
临走的时候,余征问王诚:“老弟啊,明天还来不?”
王诚答道:“来,看着这儿的鱼情好,明天再来钓一天。”
余征提着鱼获爬上河岸,见岸边的柳树下拴着一匹白马,心想,这一定是王诚的马。
第二天,余征带着来宝早早的来到河边,占了两个钓位,就是没有打窝,他要等王诚的到来。大约日上三竿的时候,王诚骑着白马来到河边。余征领着来宝赶紧迎了上去,说道:“老弟啊,才来啊?这不,我都给你的钓位占好啦!”
王诚笑着说道:“呵呵,谢谢你啦,老兄!”
“来宝,过来见过叔叔。”余征说道。
来宝已经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赶紧跑到王诚跟前行了个鞠躬礼,说道:“叔叔好!你跟我爹钓鱼,我去给你放马好吗?”
王诚一看来宝乖巧伶俐甚是喜欢,说道:“好好好!等上午叔叔钓到大鱼,一定送给你做鱼汤。”
“谢谢叔叔!”来宝说着便牵着马去了。
两人下到河坎,王诚打好窝子,同时也给余征打了窝子。他整理一下鱼竿正准备下钩,突然想起来没带蚯蚓,不好意思地说道:“老兄啊,早晨走的急,忘带蚯蚓啦!咋办?”
“噢,没事儿,哥挖的多,给,都给你,我再回去挖一些。”余征说道。
“咦,这多不好意思啊!”王诚说道。
“这有啥,我离的近,一会儿就来啦!”余征说着将一盒蚯蚓塞给了王诚,自己回家去了。
不大一会儿,余征拿着一盒蚯蚓来到河边。这时,他看到窝子里已经有许多泡泡,于是,赶紧下钩开钓。这一上午,余征又钓了大半鱼篓鲫鱼,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嘴里不住地说着感激王诚的话。到晌午的时候,王诚看看鱼口稀了就续了窝,也帮余征续了窝。趁着这个档口,王诚准备吃自带的干粮。就在这时,只见河岸上走来一位妇人。她头戴毛巾,身穿粗布衣裤,左手提着一个篮子,右手拿着一个托盘,边走边喊道:“来宝,来宝爹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