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是不行。”陈筵玳摇头。
“为什么?”小竹笋一愣。
“我爸爸他······很少露面。他给我一张卡,每个月往里打一千万的零花钱,让我自己照顾自己。还有保镖和机器奴跟着我。”陈筵玳说,“我一年见他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天。他如果这么多年都不和你联系的话,应该也不会同意见你的。”
陈筵玳很聪明,判断出了形势。
“你爸爸不露面,也不管你,他忙什么呢?”小竹笋皱眉,“这几年也没听说他有什么新发明啊?”
“不知道。他在罗布泊有个秘密实验室,在大沙漠里,很深。我就四岁的时候去过一次。”陈筵玳回忆,“那个实验室是空的,全是纸。”
“纸?”小竹笋眉头皱的更深了。
“对,都是白纸。不知道多少张,估计至少有几十万张纸。有的铺在地上,有的挂在墙上,有的吊在空中。雪白一片。”陈筵玳说,“我爸爸像和尚一样,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堆纸里,有时候睁着眼,有时候闭着眼,满头冒汗,应该是在进行某种激烈的思考。”
小竹笋呆了,说不出话来。她不能理解这八年都发生了什么。
八年,听上去很短,但是一个小学生可以迈入大学,年轻人的脸上会生出皱纹,有些人死去有些人出生。
根据生物学理论,人身上的细胞不断更新,每过六到七年,全身的细胞就会更新一次。所以,八年前的某人,和八年后的某人,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
小竹笋直起身来,看着宽大的草坪发呆。在一片寂静的风中,她突然感受到了一个词的残酷:
时间!
“竹笋老师,我要回去做题了。”陈筵玳起身,“最后我想问您一个问题。”
小竹笋看着他,“你说。”
“我感觉大学课程有些吃力,担心挂科太多。您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好通过的课?”陈筵玳诚恳地问。
“好通过的课······”小竹笋想了想,“你报一个我的课吧,网络游戏通史,我给你满分。”
“好的,谢谢老师!”陈筵玳很高兴地鞠躬。
“你再报一个海洋基因分析的课,授课老师是生物学院的副教授,叫路潇潇。”小竹笋道,“路潇潇老师以前是你爸爸的学生,你给她说说,她不会给你挂科的。”
“别的就没了。”小竹笋站起来,活动活动长腿,“下次见到你爸爸,帮我转告他,我很想他。”
陈筵玳一愣,竹笋老师已经拿着文件夹走远了。碧绿的草坪上趴着各种毛色的猫猫,一多半都在呼呼大睡,她小心翼翼地绕过去,并不打扰小猫们休息。
······
陈筵玳个头窜到175,十五岁了。脸上都是青春痘,密密麻麻,跟石榴似的。
第一次考博失败。
要是别的学校,他的水平完全能成功。但很遗憾,他考的是罗布泊大学。罗布泊大学的博士凤毛麟角,通过比登天还难。这是真正的龙门,什么玩意儿跳过去都能成龙,因为只有龙才能跳的那么高。
陈筵玳不灰心,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日夜钻研,打算来年考第二次。
他的研究方向是星际资源统筹管理。
听着很大气,其实就是研究怎么在外星球开矿的。
陈昭科技公司已经发展成了某种怪兽级公司,影响着规模庞大的太空运输产业。全人类目前最先进的太空技术,几乎都在陈昭科技公司手里。
有杂志称,一旦陈昭把公司毁灭,所有技术收回,人类的航空航天技术立刻会倒退一个世纪。
所以,陈筵玳打算给父亲的公司出力,最近人类正在布局太阳系矿场,陈筵玳想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将来在父亲公司里有点用。
刚做了一套卷子,突然警报音大响!
墙上的电视突然亮起,新闻镜头,女播音员眉头皱成疙瘩:
“现在插播一条紧急新闻,请大家互相转告,不要恐慌。”
“小行星带发现大量未知宇宙飞船,疑似地外文明。人类舰队正准备进行进一步接触,接触结果会随时向大家通报。”
“目前地外文明未对人类产生任何攻击倾向。”
“请各位公民正常生活。”
新闻很短,一眨眼就结束了。
陈筵玳嘴巴张到最大,手里的笔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呆呆地望着电视。播报完紧急新闻,电视又自动息屏。
啥玩意儿?
刚刚说啥?
外星人?!!
我了个大草!
陈筵玳傻了,他才十五岁,就撞上这等千年难遇的大事儿。
老实说,科幻他看的不少,除了早期的科幻里,会有什么人类外星人谈恋爱、人类外星人生娃的恶俗情节,近些年科幻的主流,基本上翻来覆去说一件事:“外星人如何毁灭地球”。
高端点的书,会写一些理论,什么技术爆炸、猜疑链、降维打击。
低端点的书,直接写外星人闹饥荒,并发现蓝星人很好吃,嘎嘣脆,鸡肉味,于是组团来大吃大嚼,吃人不吐骨头。
因此,外星人毁灭地球的戏码看多了,陈筵玳一看到新闻,下意识反应就是心惊肉跳,一种大灾临头的感觉。
陈筵玳原本想潜心复习,但消息传来,各种考试都要暂停。于是他也没心思复习了,在学校里溜达。
去食堂打了饭回宿舍,陈筵玳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父亲很少打电话来,但现在确实情况特殊。
“你那边怎么样?”陈昭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没有任何情绪。
“暂时都挺好的。爸爸你怎么样?”陈筵玳问。
“我没有问题。”陈昭说,“你那边还好我就放心了,右眼皮总跳,打电话问问你。”
长久的沉默,父子俩都不坑声。在陈筵玳的记忆里,这十几年一直是这样,没什么话好说。
“那些外星飞船,到底是怎么回事?爸爸你级别很高,有什么消息吗?”陈筵玳问。
“已经和外星飞船接触上了,都是些小飞船,造型有点诡异,但是看上去比我们高级不了多少。无非是QQ车和法拉利的区别。”陈昭道,“再过半个小时,我就要跟他们面对面交谈。”
陈筵玳心头一紧,“父亲您亲自去吗?会不会危险!”
“不是,我不亲自去,我的替身去。”陈昭说,“我还在罗布泊的实验室里,弄个了机器奴,放在飞船上,正在往外星飞船里送。我在实验室远程控制机器奴,我说什么它说什么。”
陈筵玳松了一口气,没危险就好。
“那您忙吧,我没事的。”陈筵玳说。
“好。”
父子俩一起挂了电话。
······
小行星带。
无数的小行星,在这里旋转漂浮。小的只有可乐罐那么大,连编号都不配。大的可以在上面建造城市。
某颗漆黑的小行星上,停泊着两艘飞船。
飞船是流线型,银白闪亮,仿佛一枚鹅卵石。尾端有一溜喷口。
陈昭已经对飞船做了分析。
流线型,说明外星人的母星有大气层,因为只有突破大气才会设计这种外形,大概他们也会呼吸。
飞船虽然大,但也不是大到离谱,说明外星人的体型应该不是什么十丈高的巨人,应该和人类差不多。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的母星和地球有相似的引力。
而尾端的那些喷口,和地球的飞船很像。说明他们的技术还在能理解的范围之内,不是什么闻所未闻的推进方式,空间跃迁之类的,那就没得玩了。
所以双方技术差距应该不算太大,万一打起仗来有一战之力。谈判也好谈。
一艘小飞船缓缓靠近,随后停泊在小行星的表面。小飞船上印着几个logo,全球航天协会的,陈昭科技公司的。
小飞船开启,一个机器奴走出,慢慢走向外星飞船。
机器奴是陈昭控制的,他坐在罗布泊的地下实验室里,聚精会神。机器奴的视野投放在他面前的大屏幕上,屏幕的边缘还有各种参数。
终于,走到外星飞船旁边。
抬头看,这玩意儿确实巨大,保守估计跟台风核潜艇差不多大小,无论是装人、装武器还是装燃料,都能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