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颜秉慧来到赵睿他们学校,陪他上选修课。
赵睿这学期选修课,选的是《红楼梦鉴赏》。
快下课时,老师在讲台上,做总结发言:
“我们通过鉴赏得出《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有以下优点:
“第一,乐观进取。在家庭遇到困难时,女婿王狗儿喝闷酒,寻气恼。
“但是刘姥姥却积极乐观地想办法。
“第二,有担当。当刘姥姥提出向贾府寻求帮助时,女婿和女儿不愿意放下面子去贾府。
“她一个乡下老太太挺身而出,承担起去贾府寻求物质援助的重任。
“第三,知恩图报。刘姥姥度过困难后,带着瓜果菜蔬到贾府,向自己的恩人表示感谢。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贾府败落后,她再进贾府救出王熙凤的女儿巧姐。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困难。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向《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学习。
“我们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勇敢地解决困难。
“在得到别人帮助后,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
赵睿和颜秉慧上完选修课,在餐厅吃过饭后。
两人坐在操场的看台上,颜秉慧问赵睿:“你读过《红楼梦》没有?”
赵睿回答:“我初中的时候就读了《红楼梦》,不过效果不佳。
“我都没觉察出《红楼梦》不是一个人写的,读完书,过了段时间我才知道,后40回不是曹雪芹。”
颜秉慧说:“你觉得后40回写得怎么样。”
“我感觉写的挺好,尤其林黛玉焚稿那段,写的挺感人。”
“果然你们男生都喜欢林妹妹。”颜秉慧噘一下嘴。
赵睿笑笑,“《红楼梦》我就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篇,四大名著我最喜欢的还是《三国演义》。”
“男生不都向往行侠仗义吗,我还以你爱读《水浒传》。”
赵睿说:“孙策,刘备和曹操,他们也是行侠仗义啊。”
“你为什么不提孙权?”
赵睿思考了一下说:
“孙权是守城之君,三国乱世需要的是孙策那样的开疆之主,但是孙策死得太可惜了。”
颜秉慧看赵睿一眼,“孙策死时,才二十六岁,英年早逝,是非常可惜。”
赵睿加重语气,“英年早逝固然可惜,更可惜的是他没死在两军阵前,却死在刺客手里!”
颜秉慧点点头,“阴沟里翻船确实挺悲哀!”
“人最意难平的就是,遭遇意外的失败,就连诸葛亮也无奈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赵睿叹息一声。
颜秉慧知道赵睿又在伤怀。
颜秉慧说:“你也别轻看孙权,他在突遭变故的情况下,19岁就提领江东,稳定江东局势。
“在遭遇意外时,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你在19岁时在干吗,估计在为高考失败,懊悔呢吧?”
赵睿看着颜秉慧说:“你还挺了解我的。”
颜秉慧莞尔,“我了解你的不仅于此,你多谋少断,常把自己摆在谋士的位置。
“你要明白谋士是没有决断权的,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夷陵之战的拖累。
“诸葛亮自己当初是不同意发动夷陵之战的,但他是臣,不能过分阻拦。
“我就说这么多,好多事情,你得自己感悟。”
赵睿思考了一会儿,“没想到你一个女生,有这样的见识。”
颜秉慧笑呵呵地说:“你别大男子主义,小看女生。”
“听完你刚才的话,我觉得你没给你们江东人丢脸,江东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赵睿感叹。
“少阿谀奉承,我不吃这一套。”颜秉慧心想,赵睿夸奖人的功夫一般。
赵睿抿一下嘴,“你说我有没有机会去江东做客?”
“腿长你身上,为什么问我?”
“你不打算带我到南方看看?游览一下那里的名胜古迹,比如甘露寺。”赵睿说完,观察颜秉慧的表情。
一提甘露寺,颜秉慧就想起《三国演义》里的,吴国太在甘露寺看新郎和刘皇叔洞房。
她噗呲一笑,“你打算到甘露寺出家。”
“非得出家,就不能成家?”
颜秉慧感到赵睿又动歪心思,“你小小年纪还是好好学习,不要老想着成家。”
“想什么事情,有时不受人的控制。”
颜秉慧娇嗔,“控制不住的时候你就抽自己两个耳光。”
“你这方法不怎么样。”赵睿说完摇摇头。
颜秉慧站起来准备返回自己学校。
赵睿和颜秉慧一坐在公交上,送她回去。
赵睿送完颜秉慧,自己又再坐上公交,回合州学院。
这样的往返,要在以前,赵睿会觉得矫情。
但是此刻,他却很享受这个过程。
在回宿舍后他把颜秉慧的说的话又回忆了一遍。
他觉得颜秉慧说自己多谋少断,说的很准确。
他给颜秉慧消息闲聊。
聊天的过程中,颜秉慧问他:
“我第一次陪你听课,你们老师问你,我是你女朋友吗,你表现得很不自然,你是不是觉得我配不上你?”
赵睿赶紧回复:“没有,我没有觉得你配不上我,在大庭广众之下。
“回答那样的问题,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所以表现的不自然,你千万别多心。”
颜秉慧给他发了一个笑脸的表情,外加文字:
“以后在人多的场合多锻炼自己,你要明白,有些事,不抛头露面是办不成的。”
赵睿想了一会儿。
他给颜秉慧发消息:“我一定好好锻炼,到你家做客时,一定不给你丢脸。”
颜秉慧觉得他在故意跑偏,不再回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