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做梦开始铸造顶尖科技公司 > 第67章 材料

第67章 材料

    “最开始是因为强对流天气,云层中夹着冰雹,击碎了前挡风玻璃,造成机长头部受创,昏迷不醒”

    “击碎前挡风玻璃?这不对吧,客机的挡风玻璃哪这么容易碎。”靠右手边的工作人员立刻提出了意见。

    陈信摊摊手:“那我就不清楚了,出这事的时候,我还在客舱,没有在驾驶室里,是副机长和我这么说的。”

    “同样,第一台发动机也是在这个时候同时出现故障,根据副机长的说法是涡扇遭受到了冰雹的打击造成的。”

    “以上的情况,你们应该找副机长了解,他是第一目击者,我现在只是转述。”

    说罢,陈信看众人的反应,中间这位主任朝他点了点头,显然是让他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等我发现客机高度下降后,就要求乘务长将我带进驾驶舱,将机长送出后,主要驾驶工作就由我接管了。”

    “我接管之后,尝试对熄火的第二台发动机进行重启,同时因为冲出强对流,和地面恢复联系,也寻求了引导帮助,这在通讯记录里应该都能查到。”

    “地面引导我们去了一个军用机场,临近的时候,飞机另外两台发动机同时停机,客机电源也被切断。”

    “我启用APU,再次对发动机进行重启,重启是成功的,但两台发动机是一点出力都没有,没有两秒钟,发动机温控报警,发动机发生自燃,我只能启动灭火程序,至此客机所有动力全部被切断。”

    “所以,我只能选择迫降。”

    “你可以详细说一下,三台发动机全部停机前的操作么?”听完陈信描述的过程,这位主任和边上人议论了一下之后,再次开口问道。

    陈信挠了挠头,用嘴巴说操作实在有些抽象,他又想起来这是航司总部说不定有模拟机这种东西。

    “要不问一下这里有没有模拟机,我给你们现场演示一遍吧。”

    这里确实有模拟机,这个总部内就有一个自己的飞行员训练基地,当然人数不多,他们的飞行员更多还是去外面招的,毕竟培养一个飞行员花销可是不菲。

    陈信上了模拟机之后就和回到了家一般,先是为大家表演了一下教科书一般的起飞,又带着客机做了个机动动作实际上来说客机是做不出机动动作的。

    这倒不是客机完全做不了,硬要做也能做,但真实环境下的客机做完这动作,很多结构件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它里面装的可都是乘客。

    乘客是来坐飞机的,不是来坐过山车的,来一个机动动作,乘客怕是得来一次集体诉讼了。

    总之客机一般超过25G过载的动作都是被限制,不好轻易做出来的。

    也亏是在模拟机上,陈信玩的百无禁忌,这倒是让跟着看的人彻底没了怀疑。

    尼玛,能带着客机乱飞还不掉下来的神人,还能把你这发动机给操作坏了?

    后面的也就和过流程差不多了,模拟机预设了和之前客机差不多的场景,而陈信也作出了相应的操作,最后和之前一样,带着动力全无的客机迫降在地面。

    甚至,这次的机翼都没有损毁,因为模拟机中的降落轮不会断轴。

    整个专项小组包括了不少专家在内,其中也有驾驶员出身,他对于陈信的驾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超星的指责是胡说八道。

    陈信从模拟机上下来时,还听见主任正在和另一位白发老人说话:“洪教授,我们确实查不到这发动机的问题所在吗?”

    这老人摇头:“查不到,按照我们的推算,这台发动机并没有什么问题,不应该发生这种故障。”

    “不过,说到底,超星是全球第一大飞机制造商,采用的发动机也来自顶尖动力设备制造工厂,他们两家都没有发现问题的情况下,我们找不到问题所在也很正常,毕竟我们的技术”

    说到这,这洪教授叹了口气。

    大型客机的建设有几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是材料,还有一个就是发动机。

    这么庞大的一架飞机要想开上天没办法避免的问题是发动机。

    现在国内的战斗机发动机寿命也不过短短数百小时,这对于一架民用客机来说太低了。

    动则几小时的飞行,让客机对于发动机的要求,怎么也得能稳定飞行上万小时才行。

    更没办法的就是材料问题,材料是需要时间去堆的,并不是什么可以一蹴而就的问题。

    “现在国内的客机项目就被材料和发动机锁死了,要么就是去进口,但人家又不愿意卖,自研的,你也看到了,连他们发动机有什么故障我们都查不出来,想逆向也怕他们在里面藏了什么坑。”

    “至于材料就更麻烦了,又要轻量,又要强度,老林每次遇到我都要和我抱怨一通。”

    “更可气的是,国外对于这玩意看得还紧得不行,涉及到这些内容得单位,根本不招收虞国人。”

    说者无心,听者可有意。

    陈信在之前的梦境里对于这些技术的研究不是很透,怎么也够不上博士的层级,但他对于既往的发动机乃至于材料都有一定的记忆。

    总而言之就是,他没办法创造什么,但可以复刻出一些玩意出来,比如那什么碳纤维复合材料,又比如那大型混动发动机

    “咳,关键部件不能使用碳纤维么?”

    洪教授奇怪地看了过来插话得陈信一眼:“碳纤维强度是够,但我们国家可没有成熟得技术,能进口回来得等级不够,而且贵得要命。”

    陈信再次咳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位教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得负责人,我们作为汽车制造业,对于车身材料也有一些研究,这碳纤正好是我们研究中得重点。”

    “我们用几年时间搞出了一套理论可行得碳纤生产流程,理论最高可以达到T800,应用于航空应该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