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206章 一群小趴菜!

第206章 一群小趴菜!

    正如大老爷所言:挣钱还有嫌累的?

    对于老百姓而言,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到头却攒不下多少粮食,就算攒下了也不舍得卖了换钱,挣钱?

    这是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梦想。

    但是大老爷的一番话,却让这个梦想变得触手可及——趁着宁阳县附近其他州县的村子还不知道宁阳县有了医馆且收购蚕砂的消息,赶忙去低价收购他们手里的蚕砂然后回来卖给医馆!

    几乎是一瞬间,这些经常有事儿没事儿就会被杨大知县抓来开会的闾长社长们就达成了默契。

    毕竟都是牛马,又同在一个大老爷的手底下干活,该有的默契还是有的。

    杨大知县自然不知道一众闾长社长们在想些什么,眼看着众人都是躬身应下,杨大知县就直接摆了摆手,示意一众闾长社长们可以回去继续当牛做马了。

    而在一众闾长社长们离开之后,杨大知县却又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开始琢磨着王琼临走之前说的第二件事。

    按照朱重八朱皇帝的安排,在洪武元年的时候大明就已经派遣使臣出使安南和高丽,告知两国说他朱重八朱皇帝已经当了皇帝,要求两个国家臣服并遣使来贡。

    然后,高丽国主王颛和安南国主陈日煃就派遣使臣来朝,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会在洪武二年六月左右先后到达京师朝贡。

    而朱重八朱皇帝之所以让王琼再往宁阳县跑一趟,则是因为朱重八朱皇帝听朱标转述了杨大知县关于“大国自当雅量”的高论,所以让王琼来问问杨大知县,大国究竟该怎样才算是“雅量”,并且让杨大知县慢慢想,然后在五月底之前上一份奏本。

    这事儿说急不急,说重要也不重要,杨大知县原本也没想好该怎么“雅量”,但是刚刚跟刘三十二他们说“挣钱还有嫌累的?”这一番话,却又让杨大知县的心里冒出来一个新的想法。

    安南那边儿盛产粮食,高丽那边儿则是盛产人参——前者是大明紧缺的物资,后者是大明紧缺的药村,如今这两头肥羊又一起送上门来挨宰,杨大知县觉得要是不宰他们一刀,也实在是有点儿过意不去。

    自己刚刚不是还说过嘛,挣钱还有嫌累的?

    但是吧,怎么在挣钱的同时,又能体现出大国的“雅量”,却是比较让人头疼。

    主要还是朱重八这个老登不会选人。

    瞧瞧人家张骞、涉何、傅介子、安国少季。

    杨大知县没看史书之前很是同情并且佩服苏武牧羊的精神,等看了史书之后发现当时的匈奴单于是真踏马能忍。

    再看看朱重八这个老登挑的人选,无论是派到安南还是派到高丽的使节都特么活着回来了,这还雅个屁的雅?

    想到这里,杨大知县就恨铁不成钢的呸了一声。

    一群小趴菜!

    人家大汉是每百公里疆域消耗一个汉使,特么你大明使节就是每百公里消耗十斤粮食是吧?

    不行,指望大明朝堂上这些小趴菜们跟安南和高丽玩“大国雅量”那纯属是做梦,让他们直接撕破脸皮去挣钱更是想都别想,这事儿还得本官亲自来!

    心里打定主意后,杨大知县就一头扎进了书房,开始给老登写奏本,要求从宁阳县挑选两个读书人到鸿胪寺担任招待安南和高丽的工作人员。

    等写完了奏本,让人快马送往通政司之后,杨大知县又直接喊来跛五,吩咐道:“劳烦跛五哥去一趟修路的工地,从那些读书人当中挑几个相貌端正、一看就满腹经纶、家里亲眷多的读书人,然后把他们带到县衙来。”

    跛五当即就领命而去,很快就挑了四个符合杨大知县要求的读书人回来。

    杨大知县瞧了四人一眼,问道:“想不想摆脱工地上的苦力活?想不想当官?想不想青史留名?想不想让你们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四个读书人不明所以,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读书人拱手答道:“回县尊,想。”

    杨少峰点了点头,又望向其他三人:“你们呢,想不想?”

    其他三人彼此对视一眼,皆是把心一横,答道:“回县尊,想!”

    杨大知县这才笑着点了点头,起身踱了两步,说道:“你们脚下站的这片土地,现在叫做大明,以前也叫过大宋,大唐,大汉,大秦,大周,大商。”

    “自从三皇治世,五帝定伦,这片土地历经数千年岁月变幻,几度沦于胡膻,如今却依旧是我华夏沃土。”

    “可是,也有安南九郡、辽东四郡至今未归我大明。”

    “先贤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位,安南九郡和辽东四郡,这是我辈读书人的耻辱!”

    四个读书人很想抓着杨少峰问一句,谁特么跟你是我辈读书人?

    我辈读书人里又怎么会有你这么个败类?

    正当四个读书人暗自腹诽时,杨大知县却又接着说道:“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吗?现在的情况是安南遣使来朝,高丽遣使来朝——本的炎黄苗裔、华夏沃土,如今却已化外蛮夷而自居,这难道还不够耻辱吗?”

    确实够耻辱。

    几乎是不知不觉间,四个读书人的思路就被杨大知县给带偏了。

    杨大知县又接着说道:“不过也好,这次安南和高丽来朝,也是一个将之收复的好机会——本官已经上奏陛下,请求陛下从咱们宁阳县挑选四个读书人去鸿胪寺任职,本官恰好挑中了你们四个。”

    四个读书人再次互相对视一眼,最先答话的那个书生再次拱手问道:“敢问县尊,我等要如何做,才能让安南和高丽重归华夏?”

    然而杨大知县却哈的笑了一声道:“不急,不急,眼下离安南与高丽使节进京还有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你们有的是时候考虑该怎么做。当然,本官也会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慢慢告诉你们该怎么做。”

    杨少峰可不会傻到这几个读书人稍微表态就相信他们。

    但是杨少峰坚信一点,那就是只要不断的给他们洗脑,这四个读书人也未必不能成为坚定的汉使。

    一个半月的时间,差不多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