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这么说,户部尚书向来与其他人交往极少,主打一名孤臣。”
站在田穗收的角度来看就不一样了。
田穗收是站在皇权这一边的,但他不知道现在范仙逸也是站在皇权这边。
所以他抢这个活也只是为了不让范仙逸更加壮大起来。
范仙逸则是站在后面暗道:老夫也只是当个工具人,真正的执行者并非我,而且我还要给别人擦屁股呢。
说白了,现在很多事情都是范仙逸来背锅。
但为了下辈子和下下辈子的福气,那还是背锅吧。
燕清妤低声跟陈墨说完之后,看向台下。
“建立部门的事宜暂时还不用,朕要看看青国公的这个提议行效如何,朕不希望这是一锤子的买卖。”
原本像鬣狗一样等待机会的群臣只能放下希望,但他们将希望重新放在了范仙逸身上。
这可是肥差啊,明面上收一两,暗地里再多收一些钱,岂不美哉?
不过范仙逸拱手作揖说,“此等试行,还得陛下以皇榜告知,这样百姓才会相信。”
燕清妤点头,“青国公果然考虑周全,这个收费肯定也要公示在皇榜上,如果这闲散人员没做好,就向官府举报,由官府主持公道,这样就没问题了。”
很好,堵死~
不过这也等于女帝亲自监督,就算想搞事情,那也得等过段时间。
这件事也安排下去了。
不过范仙逸说完了,那还有别的人要说别的事情。
这不,礼部侍郎王庆阳站了出来。
“陛下,商路即将开启,虽然再过一个月才正式派出商队,但这件事也需要公告天下,让民间商队准备准备。”
燕清妤抬起手。
“此事不急,这线路安全与否你能保证吗?你们谁能保证乾国夏国还有后秦不会动手脚?”
这话是陈墨教燕清妤的,商路又不是一锤子买卖,是一个长时间持续往来的,燕清妤并没有打算在这几年对这三国发兵。
或者说是打算用别的办法去弄这三个国家。
如果真要发兵,那也是对北方的高句丽发动。
“是臣考虑不周,请陛下恕罪。”王庆阳连连告罪。
燕清妤摆了摆手,“王卿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就一并说了。”
王庆阳一听,就知道女帝陛下在点自己了,连忙说道:
“陛下,关于海关关卡,臣认为应该时候安排了,不然其他商队都到关口了,我大齐的检查关卡都还没设立,那就贻笑大方了。”
关口设立在商州。
因为商州正处于乾国与夏国的边界,至于后秦要来,也得通过这两国的线路过来。
而汴京距离商州也没有想象中的远。
至于为什么将大齐的都城定在汴京,主要其实还是为了更好地出兵进攻乾、夏二国。
这个时候燕清妤才开口,“关于商路的关卡守军,朕打算以轮换制度执行,一是为了练兵,二是为了减少贪腐与渗透,朕这么说,诸位应该能明白吧。”
没有人质疑,毕竟陛下的安排确实很到位,理由也很充足,而且大家都发现,自从南巡结束后,陛下做事变得雷厉风行了许多。
甚至宰相都在一旁相助,这种时候就不能与之对抗。
所以大家对燕清妤的计划没有反驳,而且海关这件事与文官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是触动着武官的利益。
燕清妤扭头看向一向甚少发言的武官,毕竟自从燕清妤坐上皇位后,并没有对外扩张以及操动兵戈。
“不知道哪位将领想要承担第一轮的任务?”
武官们面面相觑,他们对这件事了解并不深,都在看有没有人先做这个出头鸟。
果然,一个人站了出来。
忠武将军宁远伯——关山月。
“陛下,臣斗胆一试。”
燕清妤看了看其他人,不少武官也都反应了过来,纷纷站出。
“陛下,臣也想去试试!”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的真实想法,但燕清妤还是摆了摆手。
“会有机会的,这一轮先让宁远伯为各位卿家探探路吧。”
不少站出来的武官心中默默松了口气,虽然他们还有升迁的机会。
但商路关卡又不是打仗,这可没有功绩啊,白白蹉跎两年时光,那并不好受。
而且秋季已至,高句丽的骑兵大概率会南下打秋风。
这时,燕清妤径直看向兵部尚书韩立源。
“蒋国公,不知道对北方边防有什么安排?”
韩立源原本有些昏昏欲睡,没想到陛下竟然会突然唤自己一声,他连忙惊醒,立刻站了出来,脑子里快速思索。
“陛下,北方边防有沈将军镇守,并无大碍,最近也从未听说过出现高句丽有任何动静。”
燕清妤点头,也没继续多说什么。
今日早朝已经说了很多,剩下的还需要让其他人下去执行与消化。
早朝都是为了商讨大事或者处理急事。
小事就以奏折或者求见的方式禀报。
退朝前,燕清妤还让关山月和范仙逸到燕德宫一聚。
关山月对文官一向无感,跟范仙逸也没有太多联系,便先行跟着太监来到燕德宫外等候。
随后范仙逸在后面跟来。
“宁远伯不愧是武将,走得可真快,老夫这副老骨头走两步就直喘气啊。”
“下官只是比较年轻,青国公还得保重身体。”
范仙逸对于关山月的话也不放心上,只是淡然处之。
很快,一名太监高喊:“宣!”
两人才施施然进入宫中行礼。
“参见陛下。”
“平身吧,青国公,要劳烦你给宁远伯讲解一下海关关卡要做的事情,仙人找朕有些事情,朕需要先过去一趟。”
范仙逸当即说道:“没问题,陛下,请交给臣。”
交代后,燕清妤直接回到燕德宫右边的厢房内,穿过衣柜。
只留下关山月和范仙逸在。
关山月有些疑惑,反倒是范仙逸自在许多,他朝着旁边的太监招了招手。
“青国公有何吩咐?”老太监曹华站在一旁询问。
“陛下这里应该有那种茶叶吧,曹公公可否为我和宁远侯沏一壶茶?”
曹华淡然一笑,“陛下早就命杂家为两位大人沏茶,此乃仙人赐茶,名为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