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这边,
抱着李诗情一路离开了小院,
再出现已经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巷子。
“叮,恭喜宿主成功逃离小院,奖励100积分,目前积分580分。”
苏明没有理会系统的声音,而是轻轻放下李诗情,
“你怎么样了?”
李诗情看了苏明一眼,没有说话,而是忍不住伏在他肩膀上痛哭了起来。
苏明轻轻拍打李诗情的后背,
想给她一些安慰。
良久之后,李诗情的哭声才渐渐停止。
“事到如今,小院是回不去了,你先到我家吧。”
随后,苏明便拉着李诗情,一路跑回了镇北王府。
“哎?少爷这是谁啊?”
德福看到苏明拉着一个女孩子回来,连忙问道。
苏明没有理会他,而是一路将其拉到了老太太的住所,
“乖孙,这是谁家的丫头啊,怎么哭的脸都花了?”
“这个,呃,这是您孙媳妇。”
苏明一时不知道怎么回,随口说道。
“哎哟,快快快,快进来让奶奶看看,”
老太太听到这话,连忙就拉住李诗情,顺带责怪的看了苏明一眼,
“是不是欺负人家了?”
“没有,奶奶您别问了,这件事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随后苏明又看向李诗情,
“诗情,卷宗能交给我吗?我现在必须要去跟他们做个了解。”
李诗情看了一眼苏明,满脸委屈,随后从怀里将卷宗拿出,交到了苏明手里。
苏明拿过卷宗,转身就要离去,
像是突然想到什么回头又说道,
“奶奶,您可得帮我好好看着她,千万千万别让他做傻事。”
说完这话,苏明这才放心离去。
“这小子,风风火火的,不让人省心,”
老太太看着苏明远去的背影,随后又拉起李诗情的小手,
“哎呀,这姑娘可真俊啊,来,跟奶奶进去。”
苏明一路从后院跑到前院,正好撞见了苏穆成,也没跟他打招呼,
“臭小子,大白天不当值,你乱跑什么呢?”
苏穆成不满的对苏明喊道。
德福则是看着苏明背影,在身边悄悄说道,
“老爷,我刚刚看到,少爷带了个女眷回来,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儿。”
苏穆成听到德福的话,顿时脸色大喜,
“真的,这臭小子,总算做件正经事了。”
说罢,连忙捋着胡子,满眼欣慰。
苏明拿着卷宗,
一路跑回了大理寺。
将周秉良叫到身边,这才打开卷宗查阅了起来。
根据十五年前卷宗所载,
胡亮身上有多处刀伤,致命伤在胸前,
一刀将心脏扎破,失血过多而死。
当时大理寺官员通过现场勘察,发现了作案的凶器,
作案凶器上有一个赫然的血手印,经过跟学堂众人比对之后,找到了杀人凶手,
同时也在凶手的身上搜到了胡亮被拿走的银两。
但是凶手身上银两明显不是全部,于是在官员的严刑逼供之下,
凶手便将五人一起作案,一起瓜分钱财的事情供了出来。
并且供词还在卷宗之内夹着。
但是后来由于白胜衣身死,大理寺少卿被收买,
卷宗上的后续突然就变成了,五位学子是被屈打成招,所以供词不能算数。
而且白胜衣死前曾亲口承认杀人事实,
由于他已经羞愤自尽,此案便到此为止。
苏明又拿出了白胜衣写的血书,
两者相互佐证,便能证明白胜衣并非东窗事发才羞愤自尽的。
如此关于他亲口承认杀人事实的描述就不攻自破,
案件便又成了五人见财起意,杀人夺宝。
看完之后,苏明心中顿时大喜。
“周秉良!”
“下官在。”
“我命你带大理寺令牌,速速将李杜一干人等捉拿归案。”
“下官遵命。”
随着苏明命令下出,
周秉良带着大理寺差役,
将当年涉及谋杀胡亮的一众五名人员以及李杜全部拿下,
统统关进了大理寺监牢。
一时间朝廷内外,风云涌动。
这五位官员,俱是六部大臣,此时一次性全部入狱,不由得众人议论纷纷。
大理寺大堂内,
苏明坐在公案之前,
看着下面跪着的五位大臣,以及此时一脸生无可恋的李杜。
苏明将白胜衣的血书以及卷宗扔到他们面前,
“没想到吧,一失足成千古恨。你们是现在认罪,还是等我叫人先打一顿再认罪呢?”
“回大人,我们认罪,我们认罪。”
“好,那你呢?”
苏明又看向李杜,
“你可承认包庇罪犯,栽赃他人,逼死学员的罪行?”
“回苏大人,我承认,”
李杜看向苏明,缓缓开口,
“我所做之事,罪该万死,我都认了。”
“那好,周秉良何在,按大宋率宣判。”
周秉良拿起面前的判纸,读了起来,
“今重审晋文学堂五子杀人一案,经多番查证,证据确凿,犯人供认不讳,
现宣判刘芳宇,赵旭峰,田二名等五人犯杀人罪,判处绞刑;
宣判李杜,包庇罪犯,犯包庇罪,流三千里。”
随后刘芳宇等人便被带离了出去,而李杜临走之前,回头看向了苏明,
“大人,我是否能求您一件事?”
“你说,”苏明并没有拒绝。
“我作恶多端,自知是在劫难逃,只是小女诗情,我不想她再像诗音一样,落得个惨淡收场,所以大人能否替我,替我照顾她。”
“你放心去吧,我自会照顾好她的。”
“如此,那就多谢大人了。”
听到苏明这话,李杜也终于放下心了,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大理寺大堂。
苏明看着他的背影,不由得自言自语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随后摇摇头,独自离去。
随着凶手被处斩,李杜被流放,这件案子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是殊不知,皇宫大殿内的风雨,才刚刚开始。
五位大员被斩,
梁王赵煦当堂参奏宰相韩毅用人不察,以致六部官员中混入杀人凶犯。
奏请女帝废黜宰相韩毅,削爵为民。
顿时朝中大臣立刻分为两派,
一派请求按照梁王意思,严惩韩毅。
另一派则是表示宰相虽有微错,但劳苦功高,不能轻言废黜。
一时间朝堂内争吵不休。
女帝赵澜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好看向苏穆成,
“镇北王认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