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齐齐错愕,这个不学无术的淮王,而今竟然说出如此有道理的话,当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淮王所说有道理,事情都是大皇子搞出来的,为何让大庆背锅?”
“将大皇子送给大金,就能直接平息金人的怒火,我大庆少死多少将士?”
“大皇子也及冠了,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百官议论纷纷,就好似在说,肉都送到他们嘴里来了,张嘴就能吃下去,有何不可?!
一个大皇子而已,没了还有三皇子嘛。
口风一边倒,甚至一开始那些中立派,甚至主战派都有些动摇了。
努尔哈简直诚意满满。
“大庆和大金斗到如此地步,再想和谈,几乎没有任何可能,这封信不像是在说和谈,更像是在给大金争取修整的时间,即便我等交出大皇子,大金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一直沉默不言的范文正这时开口道。
倒不是他偏袒萧衍,而是他看得更加透彻,这个淮王靠不住,努尔哈狗急跳墙了,更加不可信。
张仲谋不干了,“范相这话何意,难道他努尔哈堂堂一国之君,会专门写一封信来欺瞒我等?还是说,范相暗中收了某些人的好处,故意如此说?”
范文正冷笑一声,这就是他不喜欢在朝堂上说话的原因。
疯狗太多,尤其是张仲谋逮着人就咬。
“本相只是照实说而已。”范文正吐出一句,再次闭上眼。
不要和疯狗咬,不然别人会不知道谁是疯狗。
“范相,所言不虚,与其希望金人退兵,不如大庆倾国一战。”庆帝凝声道。
萧煜急了,“陛下,如何倾国一战?我大庆的全部兵力此刻全都集中在淮西十六城,可饶是如此,也仍旧不是铁浮屠的对手,继续消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陛下,为了萧衍,而让整个大庆至于险地,列祖列宗知道了会如何想,先皇在天之灵若是看到这般大庆,又该是何等的痛心疾首!”
这话,若是其他的朝臣说,庆帝绝对会毫不客气地给他三十庭仗。
可说话是萧煜,是他的兄弟。
庆帝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淮王,若不是你当年畏战投降,我大庆何至于丢了那淮西十六城?!”
“陛下,非臣不战,而是无力一战,臣是不想让淮西十六城生灵涂炭,为此臣甘愿舍弃名誉,背上骂名。”
萧煜面不改色心不跳,昂首挺胸,说地大义凛然,“不过是让大皇子萧衍舍生取义,为了大庆的祖业,舍一人而成全千万人,有何不可?若是连这等魄力都没有,未来如何继承大统?如何振兴祖宗基业?!”
萧昊、张仲谋在心中大呼畅快。
这些话也就是淮王敢说,换做一般人,若是说了绝对会被庆帝当场砍死。
“淮王!”
庆帝勃然大怒,长袍带动着周遭的空气猎猎作响。
“臣恳请陛下为了大庆江山,为了祖宗基业,答应大金送大皇子赴死!”
萧煜也不废话,跪倒在地,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的架势。
萧昊、张仲谋等人见状,顿时底气十足。
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老臣附议。”
“儿臣附议。”
萧昊本就在朝中势力强大,见他站出来,满朝文武跪下了一大半,只有寥寥几人站着。
“你们你们”庆帝怒吼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逼宫吗?造反吗?!”
“臣等绝无此意,为大庆计,为江山计!”
众人整齐划一。
庆帝的脑子嗡嗡作响,这段日子以来,萧衍为大庆做了多少事?
战匈奴,据大金,办报纸,开铁矿。
桩桩件件,哪一件事不是为了大庆的未来,哪一件不是为了强国富民?
可这帮人不仅仅不知道感恩,反而恶言相向,庆帝无比痛心!
“今日的朝堂好生热闹,怎么全都跪下了?”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百官身后响起,在场的百官闻言,一个个汗毛都立起来了。
除了萧衍有这等魔力,还能是谁?
他的毒计可是深 入人心。
谁人听了不说一句,大皇子活阎王?
“衍儿,你来的正好,朕收到了努尔哈的来信,要求你去建州伏法,而大金则会退兵。”
“朕是断然不会让你去建州的,关于那些铁浮屠,你可有退敌的妙计?”
庆帝万分急切,而今要堵住这些人的嘴,只能靠萧衍的计策了。
衍儿有办法,一定有办法!
萧衍、张仲谋相视一笑,他萧衍有个锤子的办法,但凡有办法,会这时候才来上朝?
黔驴技穷了!
萧煜久不在朝堂,没有切身体会过萧衍的毒计,很是不屑。
别说大庆了,就是九州大陆上的那些强国,哪个见了大金的铁浮屠不头疼,九州大陆最强铁骑开玩笑的?
“妙计?”萧衍摊了摊手,“没有。”
“衍儿,此计有伤嗯?”庆帝眼神怪异地看着萧衍,“没有没有妙计?”
啥玩意?!
大皇子没计策了?!
那些还站着的官员眨眼便跪了下去,他们可是把一切都赌在萧衍身上了,谁料这个活阎王没计策了!
“衍儿,朝堂之上,不可儿戏。”
庆帝提醒一句,这帮人摆明了是来逼宫的,不好好处理,怕是要出大乱子。
“儿臣,真的没有计策了,大金铁浮屠确实厉害,九州大陆诸国怕是谁也没有好办法对付他们。”
“妙计没有,不过儿臣这里有一上策。”
萧衍风轻云淡道。
上策?!
庆帝惊呆了,满朝文武也惊呆了,活阎王转性了?
萧衍的计策可从来都是毒计,从来都是谈笑间,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的性命。
要不就是把人算计到骨髓里!
从来是下策,从来都是毒计,怎么今日,居然有上策了?!
满朝文武,齐齐抬头,不约而同地看向萧衍,眼神之中尽是错愕。
“上策,上策也可。”庆帝等不及了,“衍儿,快快说来。”
“送儿臣去建州,战事即止,大庆得淮西十六州,大金退兵,一举两得,此乃上策,何乐而不为?”
萧衍一脸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