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 > 第21章 鲁地生根 再造新军

第21章 鲁地生根 再造新军

    “廷辂啊,还有十几天就过年了,我们好好过了年,正月十五,就由你们特战班打响走出金州第一战。你说的东西刚才我看了,年前就可以给你们。”三人喝了一会儿茶,豪格也看了殷廷辂的需求,特制匕首,战备包,短筒碎发枪,硬钢短弩,棉甲背心。

    “谢王爷,小人先行告退!”殷廷辂退下。

    “安达儿,这个特战队现在有多少人?”豪格问。

    “王爷,除了三十二名学员之外,还从军中挑选了五十五人,加上廷辂,一共八十八人,全部是汉人。目前已经有基地给他们安置了专用训练基地。”安达儿回道。

    “廷辂要的装备,每人准备二份吧,直接找胡锡,十天之内备齐!”豪格吩咐道。

    “王爷,没问题!”安达儿回道。

    “外勤人员,你甄选的李甘(北方组)、蒋元冲(南方组),方雨润(女北方组),蒋馨儿(女南方组),你培训完,安排一下,年前就让他们出发吧!时间很急,必须做早筹谋!内勤组黄宝和王义伟暂时不动,年后再上!”豪格又说道,安达儿拱手。

    “安达儿,我准备在年后,要在鲁地插进去!目前山东的形势十分纷乱,虽然大清派方大猷和王鳌永接收了不少地方,但是像青州有顺军旧部赵应元活动,淄川有谢迁在活动,昌邑也有小股义军在活动,登莱和胶州等沿海地带各方势力交织,目前处于无政府状态,南明派的巡抚不敢来,大清在不断的分化和接收。鲁西运河一线,基本被大清南征控制。我金州军最擅长的是水师海战,所以登莱和胶州,我志在必得,而且要打造成下一个金州。特战队的作用在于暗中支持赵应元和谢升,但是也不能引起他们的敌视,所以我军即便拿下登莱和胶州,也不打出金州军号令。你知道我的意思吗?”豪格有些忧心忡忡道。

    “王爷的意思是,我还是不太明白,光靠特战队肯定守不住这些地方的!难道是我们要扶持傀儡,不对,应该是我们的人直接以一种新姿态占住登莱和胶州,还不暴露身份,特战队再暗中保护!”安达儿眨了眨眼睛。

    “对,就是这样,让特战队一边战斗,一边建立根据地,这样不管是哪方都会摸不清,我们也插进去了,特别是大清。如果大清突破较快,山东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势力能阻挡,他们太散了!”豪格说道。

    “好的,王爷,针对入登莱和胶州,我回去后会做一份详细的规划。也会给李甘和方雨润任务,让他们及早介入山东,以策应特战队入鲁。”安达儿说道。

    “也要注意,东南郑家,一旦南明玩完儿,他们保不齐会投清,就对我金州大大不利,要想办法让南方组提前布局搞破坏!至于顺军和西军,我们金州应该暂时是没有什么兴趣的,都深居内陆,我们不跟他们玩消耗,让他们跟大清好好折腾吧!”豪格想的比较多。

    安达儿点头称是,一脸汗水的回去了,这内务部的活儿不好干,都是特别费脑子的活儿,比打仗还费劲儿。

    年后,金州军事学堂贴了告示,兹有李甘等等学员因各项成绩表现不合格,被开除,现继续面向金州招生五百名云云。虽然有不少学员以及军士感觉怀疑,但是很快就被金州各部训练给拉练的没劲儿了,还有特战队也消失,听说是出去拉练没回来。

    金州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前进,大黑山炮台,童牛山炮台,西河防线,也在加强,各位军工厂制造的新玩意越来越多,几个老石匠在豪格的启发现,开始烧制石灰石,准备造水泥。

    二月初,王鳌永在青州城搞招降工作,得到了不少地方势力的支持,正欲完全控制青州。顺军旧部赵应元率部前来投降,说是没有粮食吃了,王鳌永挺高兴,但是只让赵应元带一百人进城见面。到了约定日子,王鳌永在青州城内接见赵应元,最后谈的非常开心,赵应元说自己接下来带去平定淄博,活捉谢升。于是大家一起把酒言欢,酒喝的正酣的时候,赵应元拔刀一个照面就斩杀了王鳌永,很快清除了王鳌永的随从,赵应元的顺军兄弟早就乔装打扮的进了城,很快赵应元就控制了青州城,打出了大明旗号。

    赵应元其实最近新收的一个手下叫孙延龄,计取青州,就是他的主意。赵应元控制了青州之后,迅速向南京报告,要求南京接收,结果南京迟迟不派人来。最后赵应元只好把青州的衡王请出来,但是衡王打死不出头。这个时候孙延龄,又出了一个主意,要赵应元联合昌邑的义军,以及淄川的谢迁势力,共同御清,而且这一带紧邻登莱和胶州都不是清军势力范围,还有后退周旋空间。如果往西去找李自成,肯定是不太可能的,这中间全是大清的控制区,不会给机会的。

    这名孙延龄的山东兄弟对这一带特别熟,哪个地主家里有余粮,哪个地方空虚,带路以来,基本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赵应元手里也聚集了近五千人马。此时也联络了谢迁,很可惜,谢迁这时还看不上赵应元个顺军逆贼,加之前主韩源跟谢升投清廷,一头莫名怒火,正在高苑附近招兵买马,也搜集了二千多人占山为王,但是还没有正面跟清廷开战。

    刘二挠、郭应海、张东举等在昌邑暴动,杀大明奸官释良民,离着青州这么近,也都不是什么正经出身,所以对赵应元比较客气,双方签订了联合条约,共同对抗清军。

    登州也一股义军,在张广于的带领下,目前啸居山林,原来被登莱的陈锦压制的不行,后面陈锦带着明军水师去打金州,结果全军覆没。登莱剩下个巡抚丁文盛,被张广于的义军打了好几次胜仗后,基本也是龟缩的城中不敢出来!

    张舆在高密起兵,自称总镇大元帅,和徐振、管相国等一道,响应赵应元共同起义;

    邱子营、邱元复等在诸城起兵,收复了灵山卫。

    一系列战报传来,豪格看了不由得心花怒放,山东人民抗清做出的努力一点儿都不输江南啊,历史欠他们一个说法。当然,这些势力里面大部分都有他的特战营的影子。孙延龄就是孔有德的女婿,此次行动,孔有德都不知道。郭应海、张东举和管相国也是特战队员,战力勇猛啊,义军也喜欢,直接推举为首领。

    此时的鲁东北确实热火朝天,但是东南胶州却不像豪格想像的好处理。

    如今的海时行摇摆在南明与大清中间,混的如鱼得水。当地土豪高家挺明,他直接打压,把高家财产给没收了,霸占了人家府邸做总兵衙署。还有土豪法家与匡家,人家明着投清,不把海时行放在眼里。不过海时行也不惯着他们,他们两家海上的走私生意,屡屡被海时行查获,只能低头交钱了难!

    殷廷辂带着骨干队员来了胶州一个月了,还没有太多进展。鲁东北可以用撒豆成兵形容,胶州就是吃黄豆被硌牙了。胶州明末受战乱影响不多,当地的民众生活受的冲击不多,氏族势力过于强大,官府势力更强大,这种情况靠鼓动百姓起义造反纯属送命,真不能这样玩儿,老百姓的命也是命,大家都是汉人嘛!

    胶州的情况,豪格也知道了,让安达儿回复殷廷辂先不要急,待时而动,先把鲁东北的事情做稳固!

    豪格手里握着一份情报,多尔衮手段真是雷厉风行啊。三月份初开了科考,一次性就中了三百多次进士,看来参加的人真不少啊。这大明啊,真是不中用,你不给这些文人一个机会,有人给他们机会,挖你们的坟。这么说的话,金州还是很弱势,一二次军事上优势还是比拼不过大清控制的内地,那我们也加快节奏吧。

    赵应元的举动很快引起了清廷的重视,很快在方大猷的紧急救援下,清廷实在无人可派,就派了李率泰一万汉军前来镇压。

    三月底,李率泰带着精良的汉军已经到达济南,做出了一番声势浩大的围剿态势。

    赵应元一开始还信心满满,自己老底子还有六百多陕西兄弟,其它还有四千多山东好汉,至少战一战实力还是有的。但是没过几天,手下的山东好汉跑了一大半儿。赵应元在孙延龄的建议下,立即向周边义军刘二挠、张广于、张舆、邱子营、邱元复等部发出联合抗清的昌邑,请求他们派兵过来支援。毕竟自己在他们前面顶着清军,大家应该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几天过去了,没有一支义军赶来,还有的义军劝赵应元保存实力,先进云门山躲躲。

    赵应元手下的兵马一天天的数量还在少,山东兄弟跑的更多了。赵应元也没有做好战略物资储备,想进山啊,手里没吃的,现在手里钱是有,但是买粮食要时间,几千人扛不住几天,再说云门山也只那么大,如果大军围山,也守不住。

    就在犹豫之中,有探马回报,李率泰派出前锋李士元一千人已经过了淄川直奔青州而来。

    赵应元此时认真清点了一下自己兵马,除了自己的老陕六百多,孙延龄带了八百多山东兄弟,其它零零散散的不过五百人。赵应元心一横,二千对一千,拼一把,不然这次逃跑了,以后在江湖上名声就坏了,再也没人跟他混了。

    赵应元将全部兵马一起拉到青州城外,列阵应敌。

    结果李士元的兵马到了之后,并不直接进攻,反而派人过来送信。

    李士元信里告诉赵应元,他只是前锋骑兵军,后面还有李大人亲率的五千大军,二日后就到,这场战争完全可以避免,只要赵应元投降满清,绝对不会有任何危险,而且会加官进爵。给赵应元一天的考虑时间,如果同意,双方就碰头商议具体投降安排。

    如此一来,赵应元没招了,把兵马缓缓的退回青州城,李士元也没有趁机攻城。

    回到府中,赵应元喊来了自己的老陕亲信,及孙延龄等一众大小十几名将领商讨。

    结果是老陕出奇的一致认为应该投降,眼下加山东兄弟就二千人,就算干掉眼前的李士元,也会被随后而来的李率泰给杀的一个不留,这样方式不可取,得给顺军兄弟们留下些火种。

    孙延龄等山东兄弟们想法就不一样,建议连夜撤出青州,大家分散转移,云门山,清风寨,九龙峪都可以占山为王,大家遥遥呼应,虽然日子苦一些,但是能保命,也过的逍遥自在。

    大家争吵了半天,也没有得出个结果,最后赵应元思量一番,决定投降。为什么呢,如果撤出去占山为王,他就失去了这个领袖的地位。山东兄弟们做响马的历史悠久,谁会听谁的,往往是不服就反,他这六百老陕又不是本地人,想生根发芽很难,搞不好给山东兄弟们收编了。如果现在带着这二千人投降,在清军中还有一定分量,李率泰说不定给他总兵当当也有可能。

    “兄弟们,大家也讨论了半天,我决定我们向大清投降。请兄弟们一定要理解我的苦心啊,几百年前有个山东好汉宋江宋公明,经营了水波梁山八百里,声势浩大,最后也投奔朝廷了,虽然结局不太好,但是最起码也给兄弟们谋了个前程,不再背负贼盗之名啊!”赵应元朗声说道。

    一众将领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齐声回道,“谨遵头领之意!”

    “兄弟们,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明日就去李士元大营商讨降清具体事项,不给个好前程,我也不会随便答应。具体安排如下,我带陕西兄弟们前去清军大营,城里山东兄弟们,就交由孙延龄暂时统领!”赵应元最后交待。

    孙延龄领令下去,众人也各自去安排了。

    孙延龄回到自己营中,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通知兄弟们立刻收拾行李,只拿金银财宝细软之物,随后集体上城墙警戒。因为孙延龄早几日就给潜伏在胶州的殷廷辂传信,结果到现在还没有收到回信,也没有看到过来支援的人。根据特战营的要求,队员执行任务时,遇到突发特殊事情,队员必须果断处置。孙延龄投赵应元以来,使出浑身解数才拉拢到这八百多人,可不能灰飞烟灭啊!赵应元此去李士元营寨,在孙延龄看来必然是凶多吉少,而且赵应元也有一定私心,只带跟自己意见统一的人去,万一说几句山东兄弟不好的话,清军一入城,山东兄弟们估计要遭殃。

    翌日,赵应元整装完毕,带着六百人出城直奔清军大营。

    一上午事情谈妥了,李士元当即把和赵应元谈好的条款派人送给后军李率泰。下午赵应元便让部属回城取了大量的猪牛羊,送到清军大营。双方就地开餐,宴请李士元等清军将领士兵,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打算履约。晚上等大家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埋伏好的人马一拥而上,不仅赵应元当场被杀,六百老陕也是拼命突围,李率泰的大军突然出现直接攻向青州城。同为汉奸,不可不说有的汉奸的手段够毒辣的。孙延龄这八百人,神经都绷了一夜一天,一看清军大营一有喊杀声,情形不对,快速从城东门逃进云门山,城里的其他山东好汉们也一哄而散了!

    孙延龄带人逃入云门山后,还没有歇口气儿。第二天,李率泰又亲率大军前来围剿。孙延龄只好继续跑,一众人又奔向九龙峪,这里山高林密,河流众多,关键这里有人接应。

    怎么回事儿呢,孙延龄逃到九龙峪山上,发现这上面龙门固有一处寨子,前面是一线天,后面是悬崖,易守难攻啊,但一看装束就是土匪啊!身后还有追兵,怎么办呢,土匪人数不多,就百十号人,准备强攻吧!结果刚冲了二里地,寨子里的土匪全部下来投降了,孙延龄一看带头的头领,差点儿没吐血啊,这不就是同学郭应海嘛。一看人家一本正经的投降,装做不认识,毫不客气的接收了这伙土匪。

    靠着地形优势,孙延龄在龙门固坚守不出,李率泰多是骑兵,无法展开攻势,等了一天就退下山去其它地方围剿了。

    龙门寨内一间房子里,孙延龄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对面的郭应海见此情景,不由得偷偷掩口一笑。孙延龄抄起桌子上茶杯就要砸过来,郭应海装做害怕状,举手投降。

    “赶紧说说怎么回事,你不是在昌邑吗?什么时间跑来青州了,也不说一声,装模做样的,我真想揍你一顿!”孙延龄问道。

    “大哥,你是遵令行事,我也是遵令行事。五天前,接到殷统领命令要我来接管九龙峪,我还觉得好奇呢。同时我们昌邑刘首领也接到赵应元的求救,李率泰的一万大军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刘首领也没有胆量支援,也怕清军来的太快,跑不了,所以带着我们连夜沿着潍水南下。一个晚上下来,我们二千多人逃跑了大几百,我也趁乱带了几个比较铁的兄弟跑了,东举还在,他手里管的人手还挺多!我们二天跑了一百多里到了九龙峪,殷统领已经等候多时了,因为他还有要事要办,就先去诸城了。让我在这里等你们青州大神到来,我还纳闷呢,你们不是兵强马壮吗?最起码顶个几天啊,这就败了。至于说殷统领怎么知道你一定会来九龙峪,我怎么知道!这山寨是殷统领五天前带了十八个兄弟在内应的帮助下,一晚上就拿下来了!”郭应海一边说一边乐。

    “哎,殷统领真是考验我啊,年后让我潜伏到赵应元手下时,让我全力引导赵应元坚定抗清,善待百姓,大力发展民生。如果清军反扑,建议我们向青州周边有山的地方转移,休养生息!我这不逃跑都是朝有山的地方跑吗?只不过我搞不清楚,为什么九龙峪离青州这么近,殷统领为什么不去救青州啊,虽然说赵应元坚持投清该死,但是还有好多兄弟们呢!”孙延龄不解道。

    “不要怀疑统领的用意,他肯定有考虑过,但是我们是特战队,我们追求的跟一般造反的不一样”郭应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