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老子出去!快放你大爷出去!老妖婆,你辩不过我!就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卑鄙无耻!肮脏龌龊!我!我要告你非法拘禁!”
“皇上,皇上别骂了,您都骂了一个时辰了,歇歇气,喝口粥吧。”
养心殿内,随侍太监端来一碗银耳莲子羹,候在一旁,门外,新增了四名带刀侍卫,日夜轮班,目的,是为了暂时软禁光绪小皇帝。
近日来,民间对小皇帝朝上拍板之事越传越神,甚至出现了小皇帝是天上真龙下凡,意欲重整朝纲,再现先朝盛世之语。
慈禧太后担心小皇帝盛誉太隆,会早早地影响到自己的亲政专权,所以不得已出此下策。
光绪怒不可遏,哪里吃得下一口饭菜,在养心殿西暖阁中一边转圈一边破口大骂,服侍的太监宫女皆是掩耳闭目,不敢细细听音,更不敢开口议论。
就这样过了几日,年幼的小光绪逐渐冷静下来,每日开始按时起床早读,准时吃饭歇息。
时间一晃,春去秋来,眨眼间,已过半载。
除了举行大典、祭祀外,其余时间,光绪皆被软禁于养心殿内。
期间,竟无一亲贵大臣前来探视,也无人敢为小皇帝上折请脱。
光绪终于明白,慈禧垂帘执政十余年,嫡系众多,树大根深,势力遍布朝野上下,拥护支持者甚多。
反观自己,年幼无力,势单力薄,如一叶浮萍,毫无根基可言,此时的自己与慈禧正面硬碰,无疑于鸡蛋撞大石。
长此以往,自己的宏图伟业不过是自欺欺人,白日做梦罢了。
正烦恼间,忽闻两宫太后懿旨,命,内阁大学士翁同龢、侍郎夏同善授读学业,御前大臣教习满、蒙文言及骑马射箭,最重要的是,为了让小光绪能够快速适应学习生活,生父醇亲王奕譞也被安排进宫内辅导照料。
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四月,慈禧终于解除对光绪小皇帝的软禁,安排他在东六宫东侧的毓庆宫正式拜师学习,但明旨规定,醇亲王奕譞必须以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
光绪经过刻骨铭心的反省,这次学聪明了,明面上,每日的功课很是用功,连慈禧太后都在臣工面前夸赞他:“光绪皇帝自幼非常爱好学习,坐着、站着、躺着都在朗诵诗书。”
然而私下里,光绪一再请求醇亲王,托醇亲王每次入宫时都偷偷携来《孙子兵法》、《练兵实纪》和《兵经百篇》等经典兵书,每次只带两三页,课余休息时细细研读,随后付之一炬,不留痕迹。
尽管醇亲王奕譞不知小皇帝能否读懂这些晦涩难懂的兵书,但看他刻苦用功的模样,也不忍浇灭他的热情,只是每日照例携来。
光绪的几位老师虽看在眼里,也不敢过多言语,每当遇到兵书中深奥难解的篇章时,光绪甚至还会要求老师们帮忙翻译注解。
“古人之才智,真是宛如明珠藏于大海,历经沧桑,愈显耀眼,博大精深,令人敬仰啊 !”
光绪在近一年的课读中,愈发觉得自己在前世中对古人的认知偏见太深,因为新世纪的网络文化兴起,以往自己都认为古人们是愚昧无知,封建蒙昧的,现在看来,自己才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之人呀。
一日,卯时时分,今儿个翁同龢身体不适,暂休病假。
授课时,夏同善感到腹中不适,便出恭去了,此刻,毓庆宫的内殿中便只留下光绪小皇帝和其父奕譞两人。
光绪深知时机难得,为了这一天,自己已准备多时!
“父王!”
光绪一声呼喊,随之声泪俱下,扑通一声跪倒在醇亲王奕譞面前。
醇亲王原本正在打盹儿,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不轻,急忙跟着跪下,面色慌乱至极:
“皇上!您这是何故啊!老臣罪不敢当啊!”
“父王!求您救救孩儿吧!”
醇亲王双膝跪地,双腿向前挪动着,想要搀扶起光绪,而后者硬不肯起,语气中带着哭腔。
“现在这里没有其他人了,父王,求您救救我吧,不然我今日宁愿跪死在这里都不肯起来!”
“好好好!你要我怎么救,你说吧,你先起来,起来说。”
醇亲王将光绪扶起,刚坐回原位,光绪立马涕泪交加,哽咽着说:
“父王,孩儿想您了,想额娘了”
醇亲王一听,情从心生,顿时也跟着老泪纵横起来。
眼看气氛已烘托到位,光绪立即切入正题。
他在醇亲王面前,添油加醋,略显浮夸的讲述了慈禧是如何囚禁他,如何监视他,如何虐待他的,自己则每日活的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如若父王不肯相救,他便自我了结,这样,也比活成一个人形木偶要强得多。
都说父子连心,更何况是如此稚幼的小儿,醇亲王顿感悲从中来,心如刀绞,双眼噙着泪,双手紧握着光绪的十指,久久说不出话来。
忽的,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醇亲王急忙用袖口将光绪脸上的泪痕擦拭干净,自己则躺回原位,假装呼呼大睡起来。
直到酉时时分,今日课毕,趁同行的夏同善和两名御前侍卫一个不留神,醇亲王将一张不足寸长的小纸条塞进光绪的手心中。
一路上忐忑不安,一回到养心殿内阁中,光绪便迫不及待的从袖口中抽出皱皱巴巴的小纸条,只见上面用小篆赫然写着八字:
“刀山火海,为父愿往”。
见宫女端来晚点,担心泄密,光绪一个心急将纸条直接囫囵吞下。
当夜,他辗转反侧,泪湿衣襟,心中不断大呼:
“成了!成了!”
一周后,醇亲王奕譞以小皇帝年幼无伴,难以自制为由,上了个折子,两宫太后无奈,只得同意折子中,从王府捡派一位机灵书童作陪读的意见。
而慈禧提出,每日课毕,书童都必须回到王府中,不得在宫中留宿,殊不知,这样正中两父子的下怀。
醇亲王奕譞通过宫中的人脉,买通了出入宫时负责搜查的禁卫,就这样,两父子通过书童传递信息,书信往来甚密。
起初,醇亲王以为小儿只是想摆脱慈禧的掌控,早日回到父母身边来。
谁料,年幼的光绪并不作此常人打算,他告诉父亲,自己一心想要扳倒慈禧皇太后,一心想要夺回本属于他的无上皇权。
醇亲王这一惊,非同小可!
连他自己都不敢拿定主意,又不敢同夫人叶赫那拉·婉贞相商,无奈之下,只得从幕府中挑选出几名品学兼优,略沾亲缘的人来作“师爷”。
连续一月,白天,醇亲王照旧行事,一入夜后,便闭门不出,谢绝见客,夜夜与师爷们相商此事。
一月后,书童带来一封用特制牛皮匣制成的密信,对光绪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查看。
入夜时分,光绪借着月色,双手颤抖着拆开密信上的泥封,缓缓抽出信纸,信上是用标准的“馆阁体”写就:
“内结亲贵,外连重臣,暗藏锋芒,伺机而动,时机一到,一击必杀!”
光绪阅后即焚,又撒了几泡尿在纸灰上,最后还用脚将灰烬踢散。
“以往大家都说,就凭现代普通人的这点脑容量,穿越回古代皇室,最多活不过一集,这属实,是妄言了一点,依我看来,这普通人,放到这里,连他妈片头曲都活不过的呀!”
光绪一阵唏嘘,和衣睡下。
至此,震惊中外、轰动寰宇的夺权之路,将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