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吧,你前来所谓何事?”
萧铣打断了李世民接下来的话。
“好。”
李世民见状,就知道萧铣更加喜欢开门见山。
“此行目的,是和梁公商议一下,如何对付大隋。”
他直接是开门见山不绕弯子。
“你们李家,也要对付大隋?”
萧铣有些吃惊。
要知道李家可是大隋八大世家之一,也是陇西士族的一员,得到了大隋的不少好处。
这个时候突然要对付大隋,的确让人吃惊。
那也是因为萧铣,根本不清楚大隋朝堂中,没有硝烟的纷争。
“是。”
李世民直言。
“有意思,你就不怕本公告发你们李家?”
萧铣玩味的问道。
只要他把李家的事情告诉大隋,大隋必定会对李家出手,出现新一轮的叛乱。
如此局面,对他们这样的叛军自然更好。
“大隋会信吗?”
李世民反问道。
听到这话,萧铣得意的神情缓缓消失。
岑文本也皱起了眉头,这李世民果然不简单,如果他没有十足把握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
其实他明白,大隋朝堂纷争不断。
某某文官或者武将造反的传闻接连不断,如果皇帝都信的话,天下岂不是乱套了?
再者,这个消息还是他们梁军传出去的,可信度也是个问题。
“不愧是李渊的第二子,的确有些本事。”
萧铣赞道。
“不知梁公,可愿意商议一番?”
李世民问道。
萧铣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岑文本,后者点了点头。
“可以。”
萧铣这才应下。
随后大厅多余的人都被叫了出去,只剩下岑文本和萧铣还有李世民三人。
“梁公,大隋底蕴尚在,消灭了高句丽和两大作乱的世家,就算梁军再怎么强大也感觉到了压力吧?”
李世民淡淡说道。
听了这话,萧铣和岑文本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本想反对,但李世民所言不错。
这段时间,萧铣都在头疼大隋的问题,岑文本也想不出个好的法子。
“不错。”
萧铣点了点头,还是承认了李世民的话。
“不怕您笑话,李家和隋室的皇长子也有过节,极有可能走上宇文家和赐姓杨家的后路。”
李世民苦笑道。
这样说,是为了让萧铣明白,其实李家也是被迫对付隋室。
果不其然,听了这话之后,萧铣的神色变得更加放松下来。
知道了李家要对隋室出手的原因,可以让他们更加相信李世民。
“说一说重点,要如何应付现在的隋室。”
萧铣直言道。
他不想听太多的废话,喜欢直接一些。
“如果单论一个势力而言,是无法对付隋室的,无论是梁公也好还是我们李家也好。”
李世民沉声道。
“你不会是想让我们联合其他势力吧?”
岑文本听出了端倪。
“不错。”
李世民一口应下。
岑文本沉默了下来,他也想过这个办法。
“以梁公的威望,联合天下各大叛军并不困难。”
李世民说道。
“李家又做什么呢?”
萧铣问道。
“只要梁公这边动手,李家就会从内部动手,然后里应外合推翻隋室。”
李世民沉声道。
“敢情你是让我们来吸引隋军兵力?”
岑文本冷笑道。
他是萧铣的谋士,想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话不能这样说,毕竟大家面对的敌人是大隋,并州靠近登州一带也可以牵制隋军不少人马。”
李世民淡淡说道。
“只能说大家合作,对彼此都有益。”
他补充了一句。
“你怎么看?”
萧铣问道。
“可行。”
沉默半晌,岑文本点了点头。
他们叛军急于打开局面,现在李家上门联合,提供了这次机会。
既然如此,岂有不抓住机会的理由?
“好,那就这样定下。”
萧铣不再犹豫,直接开口应下。
闻言,李世民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只要梁军答应下来,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很多。
“既然如此,在下告退,如有什么消息传来,李家会第一时间告诉诸位。”
李世民起身说道。
“不送。”
萧铣点了点头道。
就此,李世民从江陵离开。
而萧铣也第一时间,以梁公的身份,广发结盟邀请给四面八方的叛军。
请帖迅速发布,各大叛军首脑也纷纷收到。
这结盟邀请,主要是由岑文本书写,阐明了各大叛军的情况。
不过邀请发出,各大叛军没有第一时间回应。
都在考虑,此次结盟是否有必要。
与此同时,长安例行朝会。
众文武皆在,刚好政事也商议结束,眼瞅着就是退朝的时候。
“诸位卿家。”
杨广突然叫住众人。
众文武的目光,都汇集在杨广的身上。
“大隋该是时候有储君了。”
杨广的声音缓缓响起。
此话一出,朝中文武却是狠狠地吃了一惊,纷纷抬头看向杨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准备立下太子,为大隋的未来做准备。
但皇室只有一个独子,那就是不久前才相认的杨昭。
“陛下,的确是时候了,储君为国之根本。”
来护儿出列应道。
紧接着便是黄门侍郎裴矩,以及文臣虞世基等人。
但也有人保持沉默,并未表明态度。
例如苏威,还有一些其他世家之人。
一旦立下太子,那么朝堂的势力也将会受到影响。
不过反对呢?
反对的话,不就是包藏祸心?
毕竟皇室就杨昭一个血脉,皇位迟早都要到他的头上。
拖延时间?
那更加不得了,杨昭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中。
所以不愿意的人,也只有强行忍着。
从高句丽和平叛两场大战结束后,杨昭就无人可挡,注定成为皇室太子。
“臣,无异议。”
终于,其余人也纷纷表态。
“朕已经看过吉日,三日之后就是最佳时辰,礼部的人好好准备一下吧。”
杨广命令道。
“诺。”
礼部尚书出列应道。
“退朝。”
裴矩在杨广的示意下,终于宣布了朝会的结束。
杨广起身,从大兴殿专用侧门离开。
随即,众文武才纷纷从大兴殿离开,途中一直在讨论立储君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