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 第922章 挖坑设套

第922章 挖坑设套

    进入营帐之中,俱酒顾不上休息,立即让斗孟雄、赤八乌汇报一下郑国最近的形势。

    郑国,本来早该在历史上灰飞烟灭了,然而,在汉国的强力支援,在墨家的全力坚守下,又苟延残喘了数年的生命。

    上次“中原掏心战”之后,郑君乙确实有一段时间做到了“内事不决问孟胜,外事不决问十七”的良好局面。

    郑国虽然已经国将不国,但毕竟是立国几百年的老诸侯,“大企业病“”一项都不少。

    没有抵御外敌、富国强兵、高谋死战的栋梁之才,却从来不缺阴谋算计、插圈弄套、狐鸣枭噪宵小之辈。

    郑国的公族、贵族、寺人、佞臣们,感觉国家大权旁落,于是又开始进行花式作妖,一遍一遍地在郑乙面前吹耳旁风,频繁进谗言要求提防墨家和汉国。

    这些人真的挺难定义的,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第六感是挺敏感的,汉王俱酒派人支援郑国,其动机真的并不单纯。

    听得谗言多了,郑乙也开始疑神疑鬼。既要依靠墨家和汉国,又要提防墨家和汉国,尺度就非常难以把握,这就很难受。

    恰好在这个时候,赵国人递来橄榄枝,于是郑乙在一班小人佞臣的撺掇下,渐进式地实施了“挥刀自宫”的三个步骤。

    首先,建立墨家学苑,邀请孟胜及墨家诸子设坛讲学。名为传播墨学,光大墨家,却以此为由解除了墨家的守城之权,将孟胜和诸墨作为一班闲人养了起来;

    其次,提出太子掌兵。这个要求很合理,如此一来,易十七就没有理由把持兵权,只好郁闷地交出兵权,将都城防守全部交给太子。

    太子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提出建立防御纵深阵地,把易十七、斗孟雄等人,以及其亲信部队派到了郑邑外围,美其名曰“以空间换时间”。

    郑国都被祸祸成这样了,哪还有什么战略纵深?讲什么外围内线?敌人一个冲锋就能把阵地穿透了。

    其实,就是把易十七他们放到第一线去当炮灰。

    最后,引入强援赵国。

    对于这一点,郑君乙非常得意。

    既然大家对汉国有怀疑,那么我就引入赵国,汉国与赵国互相制衡,则我郑国更加安全。

    还得意洋洋地对内侍说了一番话:“汉,我援兵也;赵,亦我援兵也。二者兼得之,汉赵相制者,郑国平安矣!”

    蜀中智者赤八乌,自从上次前往申不害府上送信,成功离间了申不害离韩之后,便径自前往易十七军中,担任军中司马之职,帮助易十七出谋划策。

    当郑国挥刀“咔咔咔”把自己裤裆砍得鲜血淋漓而自嗨不已的时候,赤八乌已经看出郑邑不保,此地不可久留。

    于是赤八乌向易十七提出了团结底层军卒,吸引有志之士,适时拉出队伍,把郑国的残兵变成汉国奇兵,适时返回汉国的计谋。

    对于墨家,因为有着极高的学术声望和江湖地位,赤八乌建议钜子孟胜,尽快撤离郑国,不必做无谓的牺牲。

    不久之后,汉国的指示接踵而至,赤八乌的思路完全正确,不过汉王给出的指示却并不是返回汉国,而是北上太行,建立敌后根据地,在韩、赵、魏的中心地带生根发芽,变成一根深深扎入三家腹心地带的刺。

    对于进入大山去打游击战,易十七、斗孟雄等人都没有经验,也对恶劣的生存条件心有余悸。

    不久,汉国再次飞鸽传书而至,汉王俱酒挂念中原孤军,不日将亲自前来指导工作,看望大家。

    众人闻言大喜,汉王如果能来,将为大伙注入一针强心剂,更对纷乱复杂的中原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

    只是非常不巧,就在俱酒即将到来的时候,孟胜和易十七,同时被郑君乙以商议国事为由,召回了郑邑。

    俱酒长叹一声,郑国自作孽,不可活,不提也罢。

    他又询问斗孟雄对军队的控制情况。

    斗孟雄道:“经过前期经营,郑军中下层军官多为我所用,战时可用兵力约在万二千人,勉强也够一军。”

    俱酒点头称赞,中原楔子,不纯粹是为了延长郑国的国祚,控制有生战力为我所用,才是其背后的目的。

    徐弱补充道:“钜子近来在郑国城郊传授墨法,成立墨家组织,也颇有成效,底层百姓深信墨学,关键时刻,亦可堪一用。”

    俱酒还是不放心孟胜和易十七,他命令徐弱带路,让聂政、索卢参一同进入郑邑,进行一番察看。

    郑君乙其实没有什么军情要商议,提出邀请孟胜和易十七进城的,是已经秘密潜入城中的赵军将领,赵存!

    赵存,在当年的邯郸之战,率领一支代地骑兵南下增援,成功扰乱了魏军后防,为解邯郸之围立下奇功。

    其后,赵存一直留在邯郸为将,这些年来一步步得到提拔,直到此次奉命进入赵国,执行赵侯种下达的灭郑计划。

    此刻的赵存,早已不是单纯的骑兵将领,而是统帅着多兵种的一位将军。

    但此次进入郑国,却没有骑兵相随,而是以步兵为主。

    赵存的既定战略是,少数精锐进入城中,实施斩首行动,擒拿郑君乙和城中的文武将领,然后里应外合,夺下郑邑。

    郑邑既下,郑君被执,则郑国群龙无首,灭亡郑国之策就可以完美成功了。

    当赵存进入郑国之后,才发现郑君乙这个大聪明把最能打的易十七给调防到城外去了,墨家的孟胜之流最近也一直在向城外转移。

    如此一来,解决城内的郑国君臣倒是没有什么难度,但有易十七和孟胜在,事情出现反复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行,必须先解决这两个刺头!

    于是赵存以协调防务为由,请郑君乙下令,命易十七和孟胜入城一叙。

    郑君乙很为自己的妙计飘飘然,他也正想让汉、赵两的领军人物见个面,彼此之间互有忌惮。

    这样一来,郑乙在两方势力中间方能更安全,郑国方能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