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 第238章 新君来了

第238章 新君来了

    人的心态是会随着地位与财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这是真理。

    此时的秦公师隰,胸有画图、踌躇满志,一番推让之后慨然应允。

    伏踔孤涂提出欲重新举行会盟仪式,秦公也应允了,并和自己的进军雍城誓师大会一起搞了,以显得声势浩大。

    经过一番复杂的祭祀、燔燎等仪式,架起一堆熊熊大火,以示告慰祖宗,祷告上天。

    最后的祭旗仪式,义渠的左大当户像死猪一样被拖了上来。因为他经过伯御一撞、重马一压、以及手下亲卫的一番折腾,绝对的粉碎性骨折,彻底不能动弹了。

    八部对义渠人这些年来的欺压愤懑已久,血债血偿,完全不需要什么斩首,八部部众蜂拥而上,一人一下,活生生将义渠左大当户给剐了,二百多斤的大胖子转眼就成了一堆骨架。

    这还不算完,他们还要求一部分得一块左大当户的骨头,作为联盟信物,这也是算是互相拿捏,互持把柄,谁特么的屁股都不干净,别想着私通义渠这档子事。

    对于头颅,各部都欲争抢,最终势力较大的乌氏部拿到了左大当户硕大的头颅,其余各部分别拿到了手、臂、足、胫等不同部位的骨头。当然秦晋也各分得了一块。

    部族民众拿着这毛骨悚然信物欢呼雀跃、群情激昂。秦晋与各部之间通过这种方式,结下了永不背渝的“血盟”。

    但秦公师隰与八部联军也是心中各有盘算。

    秦公只想借用八部的名头,壮大自己的声势,并不想让八部的人马进入关中平原,他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呐!

    八部联盟对秦国也有着根深蒂固的防范意识,这是小国对大国应有心态,何况这些部落都称不上“国”呢?毕竟秦国有过吞并攻伐游牧部落的黑历史。

    基于这种考虑,秦公下令杜挚部驻守焉氏塞,八部协助杜挚,共同防范义渠人的反攻。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安排,双方都能愉快地接受。

    端木伯御以养伤为名,要求留守焉氏塞,这倒是出乎秦公师隰的意料。其实这一路上来,秦公对这个小伙子信任有加,感激有加,还真动了拉拢过来、为己所用的心思。

    但伯御是真的有伤,伤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但这个借口是实实在在的成立的,秦公只好作罢。

    新君在共邑重创义渠的消息,迅速在秦国国内散播。

    这些年来秦国东败于魏、西辱于戎,老秦人过得太憋屈了。当胜利的消息传来,举国欢庆,此次胜利正好迎合了老秦人渴望一场胜利的民心,为新君赢得了极大的民望。

    附近的老秦军民,争相涌向共邑,一时秦公师隰声望空前,实力大增。

    新君来了,秦国太平啦!

    新君来了,青天就有啦!

    秦公师隰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通演讲,又向众将士发了一轮空头支票,立即发布君令,快速向雍都挺进。

    历史上所有的战争,早期大家都在观望,当形势明朗之后,往往只需传檄而定。

    一路之上所过城邑,俱都望风而降,争先向新君表忠心,争先给大军当带路党。

    一路上不断补充兵员、供奉粮草,新君的部队竟然发展到了近五万人。当先头部队杀到雍水岸边的时候,雍城的秦出子政权彻底慌了手脚。

    最为慌神的是庶长嬴夙,形势变化之快,是他所没有料到的。他一边安排部署雍城的城防,一边召集心腹秘密议事,寻找应对当前局势之良方。

    嬴夙问道:“今日事急矣,二三子当为我谋。”

    一位家臣拱手道:“庶长与菌改势不两立,菌改入城,必不利于庶长。为今之计,唯死守耳。雍都城高池深,兵精粮足,相持数年应无大碍。”

    嬴夙微微皱眉,他和菌改政争了这么多年,菌改入城,自己必死无疑,这道理浅显易懂。死守城池,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这还用说吗?

    另一位家臣道:“死守不足以恃,庶长当紧急调郑所、南郑等各地军民西进,以救君上,以护雍都。”

    此次秦公师隰几乎将西北方向的军马全部裹挟进来,秦国目前可用的军力,除了雍都的守军两万之外,可以动用的就只有东面防御魏国的右主然,和南郑秦蜀前线的一部守军。

    但动用郑所之塞的右主然,必然会导致魏军乘虚而入;动用南郑的军马,也会招致楚国、蜀国狼贪虎视,实属两难。

    嬴夙一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众家臣又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堆,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可行之策,嬴夙不禁焦躁起来。

    “庶长,咳咳……”一位老家臣咳嗽几声,开口言道:“庶长胡不拥立新君?”

    此言一出,满座震惊。

    什么?拥立新君?那不是和菌改一样做了乱臣贼子了吗?

    嬴夙也是惊得目瞪口呆,自己一直把自己摆在忠于秦公的角度,整体思维一直在如何“救局”方面考量,但从来没有想到如何“破局”。

    就像下棋一样,“救局”局限于现状,着眼于当下,着眼于现状,力求拯救残局,起死回生。

    而“破局”则完全跳出圈外,甚至推翻全局,以另一个角度,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

    一位家臣大为不满,提出反驳道:“菌改尚在叛军之中,汝之策,让庶长如何自处?”

    老家臣抚着胡须,不紧不慢地道:“菌改有拥立之功,庶长有献城之功。”

    “庶长一生忠义,切不可受此贼蛊惑,而丧失名节啊!”

    老家臣仍然不为所动:“公子连,昔日灵公之嫡子,亦是赢姓血脉,公室正朔。三十年来,秦国凋弊。庶长开城,非是为己,实为国也。”

    这一席话将开城献降说成了为国为民,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站位提高了不是一丁半点,令嬴夙怦然心动。

    另一家臣怒道:“庶长,此乃乱臣之言,万万不可轻信。庶长若献城而降,置君上与夫人于何地?”

    “庶长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