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曹丕是我儿,但我不信曹 > 第32章 袁公路扣粮赈灾 徐元直奇计破敌

第32章 袁公路扣粮赈灾 徐元直奇计破敌

    楚渊率领两万人马来到汝南城下,刘辟和龚都这才反应过来。

    原本想出城直接冲杀,但看到领兵者是楚渊时,魂都吓没了。

    邺城之战,楚渊的勇猛,二人是亲自领教过的。

    于是,闭门不出,坚壁清野,欲要让楚渊的人马粮草耗尽而退却。

    楚渊采用军师徐庶的策略,

    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让人挖地道进入城中,以做内应,成功将城门打开。

    这日半夜时分,楚渊遂带领人马冲进城中。

    以为高枕无忧的刘辟和龚都,做梦都没想到城门会被打开。

    一时间,喊杀声伴随着无数惨叫声,城中大乱。

    黄巾军四处逃窜。

    刘辟和龚都见大势已去,分别往东西方向逃窜。

    迎接二人的是,王野和黄忠各自率领的一万大军。

    二人见走投无路,便下马投降,成了阶下囚。

    剩余黄巾军,或被杀,或投降,汝南之黄巾余孽尽除!

    顺利的拿下第一仗后,楚渊决定先休整一下。

    主要还是粮草不足以支撑到,下一场战役,需要等待朝廷指派人员押运粮草,以做补给。

    五万大军驻扎在汝南,楚渊左等右等,都没等到粮草到来。

    原本应该在半个月前到达的粮草,愣是没来,发送公文函给朝廷催粮,也像石沉大海一般。

    正当楚渊跟徐庶商量要不要撤军时,一名士兵来报:

    “启禀元帅,朝廷指派的押粮官,押送粮草过来了!”

    “总算来了!”

    楚渊大松一口气,随即出营帐去迎接押粮官。

    来到帐外,却见一人器宇轩昂,姿容俊伟,全身上下透着一股侠义之风。

    来人见到楚渊,忙抱拳行礼:“折冲校尉袁术拜见讨黄大元帅,送粮来迟,还请恕罪!”

    楚渊这才知道眼前之人是袁术,急忙查看其数据:

    袁术(字公路)

    统率:79

    武力:69

    智力:70

    政治:47

    魅力:81

    评价:《三国演义》中草包主公的代表,四世三公,史书上称其青少年时有侠义之气。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冒然称帝,落得身死的下场,世人称其为“骷髅王”!

    楚渊看着袁术那不太起眼的数据,深刻体会了这个时代背景的重要性。

    依托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袁术在群雄争霸初期,表现非常亮眼,可谓兵粮足备。

    心念一闪而过,楚渊忙抱拳回礼:

    “公路,你来得可真及时,若再不来,本元帅要率军返回京师了!”

    袁术面怀歉意:

    “实在对不住,路遇山匪劫掠,这才耽搁了一些时日。”

    楚渊有些诧异的看着袁术:

    “哦?哪些山匪有如此狗胆,竟敢劫掠官家粮草。”

    袁术叹了口气:“一些山贼草寇而已,已经被尽数消灭!”

    楚渊看得出来,袁术是在故意推脱,隐瞒实情。

    正当楚渊还想继续追问时,徐庶来到身旁,凑到其耳边低语:

    “主公,这批粮草比跟朝廷同意分发的粮草少了一半。”

    “什么?”

    楚渊心下大惊,粮草少一半,意味着行军速度必须大大加快,而且,讨伐黄巾余孽必须速胜,才不至于缺粮。

    袁术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忙躬身抱拳:

    “元帅息怒,这批粮草本该半月前抵达,无奈末将听说寿春爆发蝗灾,粮食欠收,饥民遍野。末将自作主张将一半粮草用于赈灾。”

    楚渊这才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敢情这袁术拿着军粮去寿春,赈济灾民。

    楚渊气不打一处来,这袁术胆大包天,连军粮都敢私自挪用,质问道:

    “那本元帅问折冲校尉你,粮草少了一半,我军该如何行军,讨伐黄巾余孽?”

    袁术不慌不忙的说道:“元帅莫急,在末将决定去赈灾时,就已经上报朝廷,朝廷也已应允,至于那一半粮草,朝廷会再派人押过来!”

    “原来这家伙早有准备,这么一来,好名声都让这袁公路得了,我这五万大军,行军打仗却只能耽搁,真是好算计!”

    楚渊心中对袁术的好感度大幅下降,推测史书上描写袁术有所谓的侠义之气,都是这么得来的。

    看到楚渊不说话,袁术识趣的拜别:

    “粮草已经送到,末将这就告辞!”

    楚渊摆了摆手,艰难的挤出两个字:“不送!”

    在等粮草到来的这段时间,楚渊也没闲着。

    他将楚家的酒坊、酒楼和白糖生意,在豫州的汝南等地发展起来,为以后争霸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终于等到粮草,楚渊率军马不停蹄的赶往青州。

    赵宏和孙仲已经收到消息:

    刘辟和龚都因官军挖地道而兵败被俘!

    故而早就命人将护城河挖的很深,不给官军挖地道的机会。

    而且,为了防止城内有官军的内应,将城内所有平民都赶出了北海城。

    楚渊一到北海城附近,就观察此处地形,发现其两面临海。

    于是,下令引海水而灌北海城。

    灌城成功之日,楚渊下令五万大军将北海城包围。

    无数黄巾军或被淹死,或被冲出城外,赵宏和孙仲也没能幸免,被官军俘虏。

    由此,北海的黄巾军尽除!

    青州与其他州不同,除去北海之外,其他郡原本就盘踞着一些黄巾军。

    楚渊原本想将之逐个扫平,但是五万大军的粮草供给依旧是个难题。

    朝廷每次提供的粮草,只够支撑一次战役。

    楚渊只能在去幽州时,将路过郡县中的黄巾军扫除。

    来到幽州涿郡时,不算赵宏和孙仲所率领的贼寇,已经有近十万的黄巾军,被楚渊所率军队,顺道清除。

    以裴元绍和韩忠为首的黄巾军,之所以不去占据幽州最富庶的北平,转而占据涿郡。

    主要还是因为北平有公孙瓒坐镇。

    公孙瓒是朝廷任命的中郎将,抵御乌桓和鲜卑等少数民族势力。

    手下骑兵,尤其是“白马义从”,能征善战,裴元绍和韩忠深深忌惮。

    裴元绍和韩忠深知,自身的实力不足以在幽州站稳脚跟,故而跟乌桓勾结,借用胡人的悍勇,劫掠幽州各地。

    幽州之人苦不堪言,就连战绩彪炳的公孙瓒,对此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