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绝望赌徒 > 第163章 药王宫

第163章 药王宫

    张三丰闻言,笑意更浓,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狡黠:“哈哈,青书啊,你这可是夸得为师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说到底,这份机缘还得多亏了你小子带来的那份不同寻常的领悟,让为师也窥见了那更高一层的境界。怎么,你已跨越了那道门槛,窥见了另一番天地?”

    白甜谦逊地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如夜空:“不过是刚刚触及门槛,如盲人摸象,所知有限。玄学道法浩瀚无垠,我每前进一步,便觉自己渺小一分,疑惑反增不减。此番正欲借太师父这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张三丰闻言,爽朗大笑,一把拉住白甜的手,仿佛拉着最亲近的友人:“好小子,有这份自知之明,难得!你我师徒,何须言谢?今日便来个教学相长,你的疑惑,或许正是我的解惑之机。”

    两人并肩而行,步伐轻快,留下一众弟子在原地目送,眼中满是不舍与敬仰。白甜心中却已暗自决定,这段路,他要独自走下去。

    “其实,早在踏上武当山之前,我就已心生去意。原想慢慢筹备,避免波澜,但世事难料,修为的突破让我意识到,继续留在武当,只会束缚我的成长。张三丰师父虽宽厚,但门派之间的微妙平衡,我不可不察。”白甜在心中默默盘算,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

    他深知,自己所学已逐渐偏离武当正统,如同参天大树自然分枝,虽同根同源,却已走向不同的风景。这样的自己,留在武当,或许只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特别是当这消息不慎传入峨眉,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师父,我意已决。远方有片清净之地,无人打扰,正适合我巩固修为,稳定境界。”白甜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他望向张三丰,眼中满是感激与理解,“武当,永远是我的家,而我,只是去远方寻找属于我自己的那片天空。”

    张三丰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更多的是对徒儿的信任与理解。“去吧,孩子。树大分枝,鸟大离巢,这是自然之理。只是记得,无论你走多远,武当永远是你的后盾。”

    于是,在那片被朝霞染红的天空下,白甜踏上了新的征程,而张三丰则站在原地,目送着那个曾经青涩、如今已能独当一面的身影,渐行渐远……在晨曦初破的冬日里,武当山巅,一场关乎传承与变革的序章悄然拉开。不是风动,亦非幡动,而是江湖深处,一颗新星即将璀璨绽放。

    “终是江湖路远,各安天命。既然心向远方,择日不如撞日,即便我宋青书另起炉灶,药王宫之名虽异,武当之魂犹存。”宋青书立于山崖之畔,一袭白衣胜雪,眸中闪烁着不羁与坚定,仿佛在说,不是逃离,而是另一段传奇的开始。

    张三丰,那位仙风道骨的武当掌门,以苍老而深邃的目光望着爱徒,轻叹道:“青书啊,道阻且长,先辈们穷尽一生,亦难窥天道全貌。你既有此机缘,踏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便是天命所归。记住,无论风雨兼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心中的剑,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岁月流转,新春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武当派的一则震撼消息如春风过境,迅速席卷整个江湖——武当第三代首徒,人称“玉面孟尝”的宋青书,在张三丰的认可下,毅然决然,于武当山下另辟蹊径,创立药王宫,与武当山一南一北,如双子星般璀璨,却又各自绽放光芒,互不侵犯却又血脉相连。

    药王宫,这个名字初听之下,仿若武当的影子,但很快,它便以独特的姿态,在江湖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世人笑称“小武当”,药王宫弟子听后,非但不怒,反以温文尔雅之姿,耐心纠正,直至每个听闻之人都能铭记于心,药王宫,一个以剑为骨,以医为魂的新门派,悄然崛起。

    武当与药王宫,同源而异流,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既相互独立,又和谐共生。武当以道法自然、武学精深著称,而药王宫则独树一帜,将剑术与医术精妙结合,两者虽不兼容并蓄,但在危难之际,却能跨越界限,携手并肩,这份微妙而复杂的情谊,让江湖中人纷纷侧目,难以捉摸其深意。

    当宋青书作为药王宫首任宫主,于万众瞩目之下宣布开山立派之时,迎接他的并非满堂的祝福,而是质疑与讽刺交织的浪潮。江湖人众说纷纭,有人嘲笑其不自量力,有人则暗含嫉妒,毕竟,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选择,更是门派武学传承的一次大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