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绝望赌徒 > 第137章 万劫不复

第137章 万劫不复

    反观如今的三弟四弟,口齿伶俐,识文断字,虽在同龄人中算得上佼佼者,但与皇兄那超越年龄的睿智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寻常得如同宫墙内随处可见的砖石。

    她心中那份忧虑,如同春日里连绵不绝的细雨,悄然滋生。母亲的心事,如乱麻般纠缠,日复一日地煎熬着自己,也无形中在弟弟心田种下了不安的种子。她害怕,那不应有的奢望会在弟弟心中生根发芽,一旦在父皇面前展露,便是家族覆灭的序曲,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令人窒息。

    而今,皇兄归来的消息,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她心头的阴霾。她期盼着,这次重逢能成为母亲心中的一块巨石落地,让她终于能够释怀,转而全心投入到对弟弟的教导之中,教会他如何在皇权的游戏中游刃有余,又不失真我。有舅舅与表哥的鼎力相助,或许未来,弟弟能成就一番诸侯王的霸业,而她,也将作为那逍遥自在的诸侯王太后,享受另一种人生的繁华,不必再受太后与明心真人双重压力的桎梏。

    至于后宫的纷争,李夫人的地位依旧稳固如磐石,她深知能在刘彻身边宠冠六宫多年,绝非仅凭姿色。于是,她急召儿子刘旦,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对待长兄必须心存敬畏,万不可轻举妄动。她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身为三夫人之首的她,在后宫中仅次于卫贵妃,这份尊贵也让刘旦自小便被捧上了天,养成了眼高于顶、不可一世的性格。平日里,他对二皇子尚可勉强保持礼数,但面对那位传说中的太子殿下,她却深知儿子的轻慢定会引来大祸。毕竟,那位太子,即便是通过坊间流传的只言片语,也能感受到他非同凡响的威严与手段,绝非池中之物。在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中,刘旦犹如一只横行无忌的小螃蟹,以其独有的骄横姿态游走于宫闱之间。他未曾料到,那位名义上身份高于他、实则温润如玉的兄长刘据,竟会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一次次包容他的锋芒毕露。在刘旦的心中,这几乎成了对兄长角色的刻板描绘,以至于母亲那番“尊重兄长”的叮咛,在他听来不过是耳旁风。他暗自腹诽:“那从乡野归来的‘泥腿子’,回了这金碧牢笼,不该是夹着尾巴做人,怎还敢在我面前摆太子的架子?哼,若真敢如此,我便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宫中小霸王’,让他知道,这宫墙之内,谁才是能横着走的那位!”

    而另一边,四皇子,这位出身于低位嫔妃之腹的皇子,就像是宫廷角落里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习惯了默默无闻。当母亲轻声细语地嘱咐他要尊敬长兄时,他乖巧地点头应承,眼中闪烁着纯真的光芒,全然没有那些宫斗中的尔虞我诈。

    后宫的嫔妃们,对于即将归来的太子白甜,心中虽有万般好奇与羡慕,却也深知这位年轻储君的血脉纯正与地位尊崇。她们偶尔在心底泛起一丝嫉妒的涟漪,但很快便平息下去,毕竟,与太子直接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保持距离,图个清净。然而,对于后宫中另外两位权势滔天的存在而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她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更为复杂的情绪。

    家宴之日,皇帝刘彻特意将宴席安排在了长乐宫,太后居所的庄严与温馨交织成一幅别样的画面。尽管近年来后宫事务多由卫贵妃一手操持,但面对即将归来的太子,她的身份似乎略显单薄,不足以承担这份荣耀。于是,这场盛宴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太后的肩上,她以母仪天下的姿态,主持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家宴。

    卫贵妃对此却是乐见其成,非但没有丝毫被边缘化的不悦,反而心生庆幸。她深知,与太子相关的一切,都是国家大事,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因此,她宁愿退居幕后,静观其变,将这份烫手山芋留给更为合适的人去处理。

    至于刘彻,他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对太子白甜的深深信赖与期待。白甜心中明镜似的,皇帝此举,不仅仅是为了缓和太后与自己之间的微妙关系,更是对他能力的全面肯定与信任。正如当年窦太后对刘彻与阿娇婚事的默许,背后隐藏着的是对家族利益与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在权力的游戏中,每一位玩家都是精明的棋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在复杂的局势中,为自己和所爱之人争取更多的筹码与保障。